一對夫妻在婚姻中的感覺和個性差異能有多大?《傳家》中鐘靈和席維安的婚姻就是這世間所有不般配婚姻的典型。
席維安出身行伍,文化不高,行事粗野,是個典型的軍閥兵痞。
鐘靈作為名門閨秀,從小在古板傳統的祖母身邊長大,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精通烹飪和調香,感情細膩豐富,是個典型的文藝青年。
兩人的結合,席維安宣稱自己和鐘靈的婚姻是一見鐘情,天作之合,命中注定的緣分。
而對鐘靈來說,不過是路上碰到了一個土匪軍閥,被強買強賣了一段婚姻。自己和席維安的結合是為家族利益,家宅安全,她可以說服自己平靜地接受,但絕談不上什么浪漫和愛情。
懷著不同的感受走進婚姻的兩人,在婚后也因各種小事矛盾不斷。
鐘靈追求“留得枯荷聽雨聲”的詩意,有意留著滿院的枯葉,希望聽雨打枯葉,憑欄作畫。
席維安則秉承著軍人的整肅嚴謹,則看見滿院枯葉無人打掃,以為家中傭人做事偷懶,不僅鞭打了下人,還令自己的親兵趕緊將全部枯葉打掃干凈。
鐘靈追求天然雅趣,不愿將鳥養在籠子里,于是在臨窗的樹冠上搭了一個鳥窩,放鳥自由鳴啼。
席維安卻覺得鳥兒在窗邊吵鬧甚是煩心,于是自以為貼心地下令副官將鳥窩給捅了,省得吵夫人午睡。
這樣兵痞與文藝女青年的結合,任誰都覺得兩人遲早分道揚鑣。特別是在現在強調兩人三觀相合才能繼續生活的觀念下,鐘靈和席維安似乎不可能成就一段美好姻緣。
但有趣的是,盡管兩人矛盾叢生,鐘靈和席維安卻漸行漸遠,反而實現了先婚后愛。
世上許多看起來十分般配的姻緣都走散了。為何鐘靈和席維安能沖破重重矛盾,彼此靠近呢?其實和另外三個方面的因素有直接關系。
其一,席維安在精神上雖無法與鐘靈共鳴,但行為上卻對易家維護有加
本來投資經商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十分有風險的事。今天看到興旺發達的家族和企業,一個決策失誤,或一場金融危機一來,就有可能衰落。而在軍閥混戰的亂世中從商更是一場高風險的賭博。
貨物流轉,金融風波,還有各方勢力的敲詐勒索,都讓民族資本家們的生存舉步維艱。像易家這樣的巨商大賈,若沒有軍政勢力的庇佑,便如同一匹毫無任何保護的肥羊,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在《傳家》中也多有表現。
國民政府支付龐大的軍費開支和斂財,總是巧立各種名目搜刮商家的錢財。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來自幫派地頭蛇的勒索敲詐。
若不是有席維安這個軍政界的實權人物做背書和鼎力支持,易興華即使再善于經營,也會像林家鋪子一樣倒在各種勢力的擠壓中,甚至家破人亡。
對于其中的利害關系,鐘靈心知肚明。
鐘靈的母親早亡,從小被祖母養在身邊,讓她不僅學會了琴棋書畫、女紅調香這些女子技藝,更養成了人情練達、審時度勢的本事。
所以當席維安上門求取鐘靈時,鐘靈并沒有表現出激烈的反對,而是接受了這樁婚姻。因為她知道,易家需要這樣的實權人物的支持。
而每次出現危機時,席維安的仗義、果斷和毫不含糊的護短行為,也讓鐘靈心存感動。
雖然鐘靈對席維安的粗魯和沒文化感到郁悶和不滿,覺得自己只是家族利益的交換,目的就是得到席維安的庇護。但她也明白,盡管這是席維安給予她的回報,但換一個人,未必能像席維安那樣做的如此仗義和大方。
像席維安那樣對岳父的尊敬,對弟妹寬容,不計較鐘靈的小脾氣,極力維護,不僅是出于義務,而是出于對鐘靈的愛屋及烏。面對這樣一個能幫自己扛事兒的男人,要說鐘靈不心動也是假的。
因此鐘靈雖時常對席維安不假顏色,但她也小心地拿捏著這其中的平衡,保持著欲拒還迎的姿態,而不是用大吵大鬧的方式直接將席維安推出自己的生活圈子。
其二,席維安始終忠誠于自己最初的誓言,這么多年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尊重鐘靈
在民國的那個年月,有一些勢力的軍閥強搶民女、三妻四妾都是尋常事。就連蔣介石在年輕時的情史也相當地豐富。
但自從席維安娶了鐘靈之后。盡管在日常生活上夫妻多有齟齬,席維安也常常為摸不清鐘靈的想法而苦惱,但他從沒有以此為借口在別處風流,尋找安慰。相反,席維安始終終于自己第一眼的悸動,并盡最大的努力理解和支持鐘靈。
盡管他在鐘靈回娘家后死皮賴臉地也跟了進來,但看到鐘靈的抗拒,也沒有霸王硬上弓。岳父易興華提示他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便真的認真反省,是哪些方面給鐘靈帶來了反感。
有人到易宅行刺,席維安情急之下當場將來人就地正法,雖解除了危機,也讓易家上下的少爺小姐受驚不小。
當席維安在鐘玉的怒斥中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易宅上下造成了多大的心理沖擊和驚嚇時,席維安便鄭重對鐘靈許下承諾,今后絕不在易宅中殺人見血。
對于一個殺人如麻的將軍來說,承諾不在心愛的人面前殺人,可以說是在用生命許下重諾。席維安以此表達了他對鐘靈的人格和情感尊重。
雖然在生活方面,席維安并不了解鐘靈作為文藝女青年的細膩豐富的情感世界,常常因此做錯事,但每次只要他發現自己錯了便會真誠地對鐘靈道歉,并吩咐手下的軍官一切按夫人的意愿來。
對于鐘靈來說,她在易家其實都未必能得到這樣的尊重和支持。席維安能這樣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生活選擇,其實就已經讓鐘靈心中渴望的那份尊重得到了極大地滿足。
而鐘靈心中之所以對席維安還有所抗拒無非是對席維安當年的搶親行為還有疙瘩。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鐘靈和席維安之間誤會消除,她便會徹底接受這個男人。
其三,席維安雖然是軍閥出身,但心中有溝壑,是個大氣寬厚的男人。
有句話講,一個女人的懂事和堅強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而有男人寵愛和包容的女人,往往會更任性,因為有人愿意保護她的這份天真。
《傳家》中,易家老仆顧姨曾評價鐘靈,看著像蓮花坐上的觀音似的,一副無欲無求的樣子,但這么多年下來竟然看不透她。
而當鐘靈拿著《女兒經》來勸鐘玉要表現得柔善守禮、恪守孝道時,鐘玉也反問鐘靈:你天天這樣束縛自己,不累嗎?
但鐘靈卻從小就明白,自己在易家根本就沒有任性的資本。
二妹鐘玉有母親周夫人娘家勢力作支撐,而弟弟鐘杰、妹妹鐘秀則有現任夫人黃瑩如的呵護和父親的寵愛,因此他們都可以任性。而她鐘靈說起來是長女,但在易家卻無依無靠,唯一能憑借的就是祖母交給她的為人處世之道。
所以在易家所有人眼中,大姐的為人最是文靜好說話,對家中任何人都表現得禮數周全,對父親和弟妹的要求也基本是有求必應。很難想象她發脾氣是什么樣子。
席維安掃了她留下的落葉,她二話不說就回了娘家。席維安表現粗魯,她可以對席維安不假辭色地呵斥批評。
席維安心疼她,怕她辛苦,讓她少管百貨公司的事。鐘靈直接甩臉,給席維安吃了個閉門羹。甚至明知席維安生氣,還故意晾著他,不給他面子,不主動安慰。
顯然,鐘靈在席維安面前明顯比在易家人面前要表現得任性強勢得多。
從另一個方面理解,鐘靈其實在席維安面前才活得更加真性情,才獲得更真實,才更像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正常人。而這一切離不開席維安對鐘靈的寬厚與包容。
如果說,對鐘靈的寬容是出于愛,那么席維安對小姨子鐘玉的寬容則是一種男人的大氣。
開始時,鐘玉不了解席維安的為人,十分刻薄地罵了許多難聽的話。但當她被綁架時,席維安卻沒有介意之前鐘玉對自己的冒犯,而是傾力尋找她的下落。
當鐘玉為此向他表示感謝,并對他為之前的冒犯道歉時,席維安卻只是憨厚地付之一笑,并不介懷。甚至還向鐘玉生動地講述自己是如何求娶鐘靈的過程。不得不說,這個場景中的席維安相當地可愛,也徹底改變了鐘玉對他的態度。
后來席維安在怒斥陸家少爺時,講了一段“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話。不僅表達了心中的至高理想,也表達了自己為國捐軀的決心。而這一刻,我們可以看到,鐘靈的眼中對席維安是充滿了敬佩和欣賞的。
正因如此,盡管開始時因各自的生活習慣、教育背景和品味情趣的不同造成了鐘靈和席維安的諸多矛盾和沖突。但正因他們共同經歷的這些事,讓他們逐漸發現并欣賞對方的品格為人和志趣理想。
盡管三觀上仍有無法調和的矛盾,兩人依舊能在婚姻中找到各自的情感的平衡點和合適的相處方式,才能實現所謂的“先婚后愛”。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樂意觀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