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一天,李小璐“做頭發”事件震驚了整個娛樂圈,李小璐,賈乃亮,皮幾萬三個人就被推上了熱搜。
然而就在這時,網友們發現,如此勁爆的新聞竟然沒能占據熱搜第一,熱搜第一的是一個圈外的網紅考研老師,張雪峰。
張雪峰后來回憶這一天說到:“我是被罵上熱搜第一的,因為那些人覺得罵我比吃瓜還重要。”
作為老師中的一股清流,張雪峰自從因為一個點評各大學校的視頻走紅網絡后,人氣暴漲,許多網友紛紛前來圍觀。
他的講課犀利又搞笑,甚至有學生拖家帶口的來聽他講課,而當他問學生:“同學你考研嗎?”
學生笑著回答:“老師我不考研,我是來聽相聲的。”
一個能把考研如此枯燥的事講成單口相聲的老師,本應該給大家帶來歡樂,卻為何被罵上了熱搜?
成為網紅后,張雪峰也上過不少綜藝節目,但有關于他的爭議卻一直沒有停止。
有網友扒出了他當初在《快樂大本營》中,為了宣傳胡歌的新片《獵場》所參加的節目,張雪峰在節目中就有關面試者該不該問五險一金的問題,做出表態,再次引發了網絡上對他的新一輪的聲討。
從考研老師,到網紅,再到現在的公司老板,張雪峰也經歷了從受人歡迎到被學生舉報,他的“口無遮攔”究竟是他飄了?還是三觀問題?
張雪峰出生于1984年,在黑龍江齊齊哈爾長大的他是個地地道道的東北小伙,據張雪峰說,自己的家庭條件并不好,因此在上大學的時候,他一直堅信,讀書能改變命運。
在鄭州大學上學時,他一直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演講比賽,只要是有比賽就一定有他的身影,他也正是在一場場比賽中,鍛煉了自己的口才。
但他走上考研輔導老師這條路,卻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
在大學快要畢業的時候,張雪峰發現身邊的很多同學都在準備考研,熱心的他也被調動了積極性,幫助同學們查找各種考研資料,學校資料。
漸漸地,他接觸到了一個職業,考研輔導。
當時張雪峰的一個朋友正在負責考研輔導招生,看到張雪峰能夠有能力查找這么多的考研資料,便起了拉攏的心思。
就這樣,在2008年時,張雪峰正式成為了一名考研講師。
雖然是第一次登上講桌,但憑借著多年演講比賽的經驗,張雪峰心里并沒有太多的緊張。
只是他發現自己的的確確是按照其他老師的風格在講課,下面的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
甚至有學生在他講完后站起來說:“張老師你講這些一點用都沒有,根本不能幫助我們考研。”這樣的質疑給了張雪峰不小的打擊。
但不服輸的他不愿意就此放棄,既然這個風格無法讓大家喜歡,那自己就換個風格吧。
張雪峰一直有一個人生信條,“努力,什么時候都不會晚。”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直接地幫助到考研的學生,張雪峰通過各種方式查閱了全國四百多所大學的考研資料,和招生規則,甚至就業方向和信息都被他牢牢地記在心里。
兩年后,再次站在講臺上的他煥然一新,他會從考試方向,科目學習的順序,以及學校的選擇,畢業后就業等各種方向給予學生實用的建議。
特別是在學校選擇上,張雪峰不僅查閱了學校考研的相關信息,甚至查閱了學校的建校歷史,他將這些歷史融匯在自己的每一次講課中,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吸引了許多同學的眼光。
他的講課不再呆板,程序化,而是十分的接地氣,有時候甚至會運用網絡流行語來逗樂大家,漸漸地形成了一種類似于單口相聲的課堂氛圍。
在張雪峰的課堂上,聽到最多的不是學生和老師的互動,而是下面一陣陣的哄堂大笑。
張雪峰表示,自己這樣講課的目的就是為了留下準備考研的學生,不僅如此,自己還要讓那些不準備考研的學生也覺得有趣,愿意留下來聽。
不可否認,他的方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每一場的講課教室內外都擠滿了學生,還有學生將他講課的視頻錄下來發在了網上。
沒想到,這一舉動讓他在短時間內火爆全網。
2016年,一個《七分鐘解讀34所985高校》的視頻走紅網絡,網友們帶著無聊的神情點開視頻,最后都捧腹大笑地開始在網上扒他其他的視頻。
張雪峰火出圈了。
全國考研的學生有幾百萬,而他的視頻播放量卻上千萬,網友們不管自己考不考研,全都聚集在他的視頻下,只為了聽一段搞笑的單口相聲。
甚至有學生拖家帶口的將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都帶來了教室。
下課后,老人還會握著張雪峰的手說:“小伙子你講得真好,下次還來啊。”
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都讓張雪峰既開心又無奈。
開心的是能有這么多人喜歡他,無奈的是這與他的初衷有些背離。
從講師到網紅的路上,張雪峰所付出的努力不可謂不多,要將全國所有的高校背下,并用段子的方式快速地讀出來,同時還要做到有趣。
為了不讓每節課都講重復的東西,他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各種知識和段子。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張雪峰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然而,人紅是非多,很快,張雪峰便遭到了許多網友的謾罵,甚至一度將他罵上了熱搜,連賈乃亮,李小璐這樣的娛樂圈大瓜都壓不下去的那種熱搜。
事件的起因是張雪峰在一次公開課的時候勸說學生不要報考西南大學。
這段視頻被發到網上后,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有網友覺得張雪峰一直以來在解說大學的時候都會進行拉踩,一邊說這個學校好,一邊貶低這個學校,甚至還帶有一定的職業歧視。
比如張雪峰勸說學生不要報考西南大學的理由,便是大學會將一分之差的學生調劑到獸醫專業。
這讓西南大學的學生十分不服氣,紛紛表示張雪峰應該向西南大學道歉,學校的選擇應該由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后做出慎重的選擇,而不是聽信一個人的言論。
網友們也覺得,張雪峰作為公眾人物,如此說法有失偏頗。
然而也有一部分網友支持張雪峰,認為張雪峰只是在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信息,是有學生將視頻發在了網上才引起了這場罵戰。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很難界定這件事的對錯,一直以來公眾人物的言論都是放在放大鏡下的,一句不經意的話,很可能會帶偏一大群人。
事后,張雪峰也公開對自己的言論進行了道歉,只是西南大學的反應十分冷淡,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張雪峰道歉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一次采訪中,張雪峰表示,自己不怕被學校告,就怕被學生舉報。
有的學生在他這里報了班,問他學校的招生規則,他前腳說了,后腳學生就會把截圖發在社交平臺上。
可他要是不說這些信息,心里會覺得對不起學生交的錢。
有些網友也表示認同,很多東西在私下說和在公眾面前說是完全不一樣的,關于張雪峰的爭議還沒有結束。
在出名之后,張雪峰上過不少綜藝節目,也做過求職者的評論員,在一檔節目中,張雪峰舌戰群儒,將馬丁懟得無話可說。
當馬丁說:“我的公司員工沒有一個重點大學的學生。”
張雪峰回道:“所以你的公司不是世界五百強。”
這句話也一度在網上引起熱議。
而真正讓他陷入困局的是在《快樂大本營》中所說的一段話。
那個時候胡歌的新片《獵場》正在熱播,是一部關于職場的劇,嘉賓們討論起員工面試的時候是否應該問“五險一金”時,張雪峰則直接表示:“我最討厭員工面試的時候問這個問題。”
這下讓網友們炸開了鍋,大家覺得,一個法律賦予我們的正當權益,為何被他說得如此不堪,就連人民日報都對此點名批評。
張雪峰在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想方設法的準備找補回來,只是禍從口出,無論他怎么解釋都于事無補。
如今張雪峰已經從網紅成為了一家教育公司的老板,依舊會時不時地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一些視頻,只是關于他的熱度,卻遠沒有以前那么火爆。
對于這些爭議,許多網友看得還是比較明白的,說到底,張雪峰站在一個公司老板的立場上去評論這件事,似乎是迎合了一部分老板的看法,但觀點歸觀點,法律賦予我們的權益是不容詆毀的。
同樣從大學老師成為網紅的鄭強教授便將這一點做得很好。
鄭強教授的每場演講同樣的有趣生動,但每一個點都是站在民族的大義,站在正確的是非觀念上出發。
這樣的教授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榜樣。
公眾人物的手里有著屬于面向公眾的權利,而當意見綁定權利的時候,意見就不能太過主觀,應該兼顧公平正義,這也是每一個公眾人物應該時刻遵守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