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央視當(dāng)家主持人背后的心酸
2004年,在《難忘今宵》的歌聲中,倪萍一如往常,微笑著和觀眾道再見,但這一次“再見”,卻成為最后的道別。
從1991年開始擔(dān)任央視春晚主持人,這一年,主持了13屆春晚的倪萍,正式宣布離開央視。當(dāng)時,臺上的倪萍與趙忠祥用最飽滿的微笑,向全國人民百年,共同迎接21世紀(jì)的到來,美好的祝福聲中,臺下的觀眾可能永遠都不會想到,當(dāng)時倪萍的內(nèi)心正承受著多大的煎熬。

剛出生幾個月的兒子被診斷患有先天性眼疾,“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繼續(xù)加重,有可能失明甚至危及生命”。為此,春晚結(jié)束之后,倪萍踏上了帶兒子去美國的求醫(yī)路,這一去就是12年。
雖是央視知名主持人,但家里的積蓄并不多。帶兒子治病的這些年,倪萍欠下了很多錢,那時,倪萍的母親和兒子虎子住在一個朋友的舊房子里。為給孩子治病,倪萍不顧一切拍電影、接廣告,即使這樣也幾乎傾家蕩產(chǎn),一度窮困到要賣房的地步。令人欣慰的是最終戰(zhàn)勝了病魔,正應(yīng)了《姥姥語錄》里的那句話:“只要你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你倒了,誰也扶不起你。”
02
明星給孩子買保險成為時尚
可以說,明星是中國富人群體中,保險意識率先覺醒的一群人。
他們在給自己投保的同時,也給孩子購買了巨額保險。
謝霆鋒
謝霆鋒在Lucas出生僅22天的時候,就花了1000多萬港幣為兒子買了保險。
王菲
早在2004年,王菲就為女兒竇靖童購買了價值2000萬港幣的保險,以期孩子將來生活無憂。
明星鐘愛給孩子買保險,是對家庭和孩子愛與責(zé)任的表現(xiàn)。
章子怡
據(jù)爆料,在女兒“醒醒”出生后,章子怡就斥資千萬為愛女購買保險,在她看來,保險是對女兒的愛和責(zé)任。
姚明:
姚明也為寶貝女兒買了2600萬保險,并坦言:

從姚明、王菲、謝霆鋒,他們也給普通家庭提了個醒:再有錢也要買保險!
03
普通家庭孩子的保障必不可少
兒童投保“12字訣”::一個基礎(chǔ)、三個必要、一個可選。

而其中,重疾險是孩子的保障核心,在疾病面前,天堂和地獄,有時候只是差了一張保單!
雖然它是眾多父母最不想提及的話題,但: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明星面對疾病尚且如此,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孩子的保障更應(yīng)該重視起來。
據(jù)國際兒童腫瘤學(xué)會調(diào)查顯示:兒童腫瘤已成為僅次于意外傷害的第二大兒童死亡原因,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5萬名兒童患上癌癥。近10年來,兒童腫瘤發(fā)病率每年都以2.8%左右的速度增長,中國每年新增3~4萬名兒童惡性腫瘤患者。
剛萌芽的嫩葉就面臨著枯萎的風(fēng)險,對父母來說,沒有什么比孩子患病更痛苦的事情了。雖然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醫(yī)療水平的進步,我國兒童腫瘤的治愈率現(xiàn)已大大提高,多數(shù)病癥是可以完全治愈,但是隨之而來的高額醫(yī)療費亦成為最大的負擔(dān),以白血病來說,整個治療過程,除了治療期間的化療、骨髓移植等治療費,還需要后期一系列的康復(fù)費用,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高額開銷,對于絕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都不算輕松,成為孩子痊愈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所以,讓人倍感無奈的是:“有時候,不是治不好,而是沒錢治。”
如果子女出生不久,就為其投保一份終身壽險,待他成年時,這張保單就是絕佳的禮物。從跌跌撞撞到步履穩(wěn)健,孩子要走的路很長,父母也許沒辦法呵護孩子一輩子,但那深厚的愛卻借著薄薄的保單,流傳給子孫后代,幫助孩子安然度過每一個難關(guān),無窮無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