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鴻燊與世長辭兩年還不到,家庭企業即陷入困境,澳博虧損228億,賬面上的現金不足17億。
是什么導致了賭王家族的衰落?
何鴻燊“功不可沒”,是他一手導致的。
賭王家族內亂最大的一個原因,在于何鴻燊沒留下遺囑。這就造成各房哄搶財產的局面,官司一樁接著一樁,從他身前打到身后,去世近兩年,家族爭產官司還在繼續。
這樣的形勢,家族企業管理者能拿出多少精力用在公司發展方面?精力在內訌中用去了大半。
有讀者跟我說,賭王不立遺囑,其實也有他的考量,假如早早把家產分完,大家就都沒動力了,干脆他就由著大家胃口,讓大家卯足勁,發揮出自己最大力量,也對他用盡孝心,這樣對雙方都好。
話是如此,不過,2009年,當他突然摔倒入院時,就失去了對于家族的掌控力。恐怕他再也不想到,就在他生前十年時間里,可以親眼目睹家族爭產盛況。
當他蘇醒過來時,想到的就是要與自己親生女兒對簿公堂,聲稱“她們是強盜,把我的財產搶走了”,雖然官司最后以和解告終,可以想象的是,賭王對于女兒們選擇了和解,其實是與自己的年邁產生和解,看似他在親情面前選擇了退讓,其實是他不得已的選擇。
面對龐大的家族,他實在已經失去了核心掌控,他的命運,也將身不由己。
按照他的初衷,是想將被搶走的財產要回來,然后將財富以信托方式,四房均分。
可惜,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他最后要回來的,不過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搶得最大部分的,是二房。
二房掌控家族企業,估計大家都不服。在接手兩年的時間里,財報非常難看,二房的能力也受到質疑,而這些,并非僅僅是疫情的原因。
今年是澳門賭牌續約的關鍵年,假如二房這邊再拿不到賭牌,家族內部恐怕會再起波瀾。
有位讀者說,賭王將家產任由兒女爭,其實是想考察她們的能力,誰能搶到,就證明誰最強,由她來接手最合適。
我回復說,這讓我想起了“養盅”,問題是,這種“養盅”方式,對于培養家族企業接班人而言,合適嗎?
爭到最終,贏到最后的,不一定是最有管理能力的,但一定是心狠手辣、手腕強硬的,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強者,但不一定是最合適管理家族企業的掌舵人。
最狠的人,不一定是最有能力的人,而接管家族企業的,必將是一個綜合素質最強的管理人,這樣的人,假如通過簡單的“養盅”方式培養出來,也顯得有些草率。
總之 ,不是何鴻燊不想立遺囑,也不是他不想立接班人,在他晚年時,財產被姨太和兒女們搶走,他對于家族已經失去了掌控力,這樣的情形,也由不得他控制。
因此,在他生前身后,繼續爆發爭產大戰,也不足為奇。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即使賭王家族又因為爭產上了頭版,也同樣不是新聞。
創業難,守業更不易,不知道何家后人會如何堅守這份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