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是如何進入觀眾的視野呢?我認為它的有潛力成為爆劇的,理由如下:
其一,它的宣傳是非常到位的,提前就開始用預告片、片頭曲、各種風格的剪輯來宣發,儼然一部民國家族大戲,賺足了噱頭。
其二,演員選的好,本身就是自帶熱度、自帶IP的,比如聶遠、秦嵐、吳謹言本身就是在《延禧攻略》中合作過的,此次二搭,自然是有很多老的受眾來圍觀的。
其三,整體的觀劇模式是比較舒服的,大到家國情懷,小到家族內斗、情情愛愛等,全都涵蓋。所以這個劇后期是必然有一個升華的,從商場風云、家族爭斗到全民抗敵這樣的一個視角,其實也是人物的成長史,這場群像戲是我很期待的。
其四,當下各種懸疑劇、破案劇如《重生之門》、《對決》等正在熱播,所以這塊市場是相對飽和的,而民國風的也有但不飽和,就是《良辰好景知幾何》一部戲,但是這個劇的著眼點就比較小,沒有擴大到一個家族、一個時代、一個世界格局上,所以相對而言,《傳家》是著眼點比較大,里頭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等于是一邊看劇一邊順帶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覺盛宴,這還挺出挑的。以上這四點是我認為此劇必火的原因,也是此劇的收視密碼。
所有人的結局都在照片里
其實作為片頭的這張照片揭露了許多東西,比如人物的關系,一張照片里有5對夫妻,中間的是大家長,旁邊的子女和他們的伴侶。一旦有這張照片的存在,其實預測著,家族斗爭的最后,一定是以“和解”作為結局的。下面來說幾對夫妻之間,會有什么樣的故事。
第一對,易老爺易興華(劉鈞飾)和易夫人黃瑩如(苗圃飾),這一對屬于半路夫妻,而且黃瑩如的上位史上不了臺面,屬于小三上位。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覺得黃是壞人,屬于那種心思歹毒的后媽。但是就目前的劇情來說,我覺得非也。首先她的兩個子女都是非常純真善良的,也都沒有心思去爭奪家產。
所以如果是一個城府心機的女士,她能教養出來如此純良的孩子嗎?只能說概率是很小的。而且易老爺之前的原配已經去世了,繼室和易貌合神離,本身就是一段難以維系的婚姻,換到現在的詞語來說,就是需要“離婚”的,但是因為家族利益的捆綁,可能許多事情就受到限制,不能自由發揮。
所以易老爺在前一段婚姻中,他是痛苦的、消沉的,而第三任夫人,黃的出現,不管是對這個家庭來說,還是對易老爺自己來說,都是一種救贖。大家都知道后媽是不好當的,她能最后當到所有子女都認可她,可謂是非常不容易。
第二對,大姐易鐘靈(秦嵐飾)和大姐夫席維安(聶遠飾),這一對比較有意思,屬于“先婚后愛”的類型,男對女一見鐘情,看到一次照片就到處找尋,這可謂是非常“瑪麗蘇”了。然后最有意思的是,兩個人其實是算不上門當戶對,因為男的是軍人,也是粗人,這一點,從他一出場就在汽車里,大口大口的吃肉包子就可以看出來。
而妻子對他是遠離的態度,儒雅的人看不上這樣的粗鄙的生活方式,他對風花雪月沒有認知。而大姐卻是京城里養出的貴族,受到了祖母的熏陶,身上的滿族氣質完美拿捏,所以絕對算的上是大家閨秀。
要不是因為亂世,席維安是娶不到大姐的。然而亂世,只有軍閥才能保住這一家老小,所以在父母的撮合之下,成就了軍界和商界的跨界婚姻。由于大姐夫特別愛老婆,在外是冷酷軍閥,在內就是妻奴,雖然大姐目前還不喜歡席,但是后期這個關系的轉變,我們還是可以期待的。
第三對,二姐易鐘玉(吳謹言飾)和外交官唐公子(韓庚飾),這一對屬于歡喜夫妻,一直是女追男的模式,這一點可以參考《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我覺得吳謹言對于這兩個角色的詮釋差距不大,只是在《傳家》中多了一份囂張跋扈。
第四對,三妹易鐘秀(張楠飾)和陸公子(鄭凱飾),這兩個倒是屬于志同道合的類型,只是前期陸公子對外名聲不太好,遭到了一些誤會。但是其實兩人都崇尚西洋藝術,思想上都相對單純,性格都屬于軟萌的類型,所以相處起來會很舒服。
第五對,易鐘杰(張逸杰飾)和女仆阿媛(張澤兮飾),這一對也是比較瑪麗蘇的類型,少爺對女仆一往情深,然后順其自然,兔子就吃了窩邊草。
從子女的婚姻來看父母,其實除了大姐的婚姻,父母有插手之外,其他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找的伴侶,總體而言,還是相當開明的。
伏筆精彩 細品深思
此劇的第一個鏡頭,為什么是水中倒影的大廈?我們聯想到水這個東西,其實總有點“鏡花水月”的感覺,把大廈的畫面映射在水里,其實在預告“上海危矣,大廈將傾”,那從預告中得知,后續的劇情也確實是這樣的,雖然前期依舊日日笙歌,要多繁華有多繁華,人們的生活就是非常“小資”的那種類型,但是也抵不過瞬間一場戰爭,就能讓這一切幻滅。
為什么說這部劇把家國情懷詮釋到了細節中呢?此劇一開始,從街頭的廣告中,就看出“提倡國貨”的口號,這就是一個伏筆,后期在易家最大的產業,星華百貨的經營中,一定是會遇到利益和民族大義相悖的時候,特別是針對“日本人”。
所以作為商人,易家究竟是選擇“在商言商”?還是選擇“保家衛國”,堅守“民族尊嚴”?這是一個比較好看的點。
就目前來看,我覺得全家心眼最多的其實是管家顧姨,她一直有“挑撥矛盾”的嫌疑,比如在夫人面前特地強調“二小姐是這個家真正的主人”,一看就是含沙射影。然后又在二小姐面前,一副保護姿態,稍微有一點“仗勢欺人”的感覺,畢竟在這個家,她只是下人,哪有那么多話語權?
但是二小姐又是非常需要這個管家的存在的,因為小時候是這個管家看著長大的,多年離家,她早就沒有歸屬感了,就像回來做客一樣,只有管家的存在,才會讓她覺得熟悉,是自己家的感覺。
劇風活潑 細節到位
這部劇給我的感覺,劇情還是比較有細節的,很多細節塑造人,比如二姐從小被母親虐待,拿冰水泡腳,長大后走樓梯膝關節總是疼,這就是一個細節。劇情節奏上,也是跌宕起伏的,有槍戰、商戰等,看點比較多,也比較精彩。
但是我個人看的時候,覺得這部劇有點尬的地方是許多情節沒有銜接,硬生生的推下一趴。比如大姐和三妹正在勸父親不要為了繳稅問題煩惱,下一秒馬上大姐就獻唱一首京劇,哄大家開心,這種情節就非常生硬,但是也頗具喜感。
總體來說,《傳家》作為民國家族情感傳奇劇,借助動蕩年代中家族成員的成長和經歷,講述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整體的立意點也好,還是演員陣容、大方向的劇情設計,都是中等偏上的,整體的劇風是活潑和厚重感交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