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那些事,齊淑芳如今可以說是大師級別的京劇演員,她從小是在其嫂子,也就是張美娟的精心教導下成長的。曾經進過上海戲曲學院,是校內的高材生,十分受歡迎。1958年,還只有十六歲的齊淑芳替主席表演《三戰張月娥》,便一舉成名。
隨后1960年在北京吉祥劇院的演出更是令人轟動,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在臺上又翻又打又唱,許多人都認為她有發展前途。大師梅蘭芳更是在表演之后上臺緊握她的手,不停的感嘆后起之秀,后起之秀。此后她開始跟隨劇團出國演出,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表演的大部分都是武戲,在各國演出的時候,精彩的演出常常使得觀眾贊嘆不已。甚至是站票都一售而空,掌聲和鮮花都圍繞著她,就連日本人都稱為是最喜愛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要說她最轟動的應當還是智取威虎山,齊淑芳在里面飾演的是小常寶,這一角色使得她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功底深厚、技藝高超、身段優美、嗓音高亮而甜美,每每演出都是令人拍手叫好。本來都希望她繼續大放異彩,讓京劇進一步發揚光大。然而她卻做出了一件意想不到事情,一次前往美國演出后,她選擇留美不歸,說自己要移民美國。一瞬間,小常寶齊淑芳再次在全國引起了轟動,這次是罵聲,祖國培養了她,轉頭卻開始罵娘,如何不會被罵?
被她拋棄的還有家,在此之前,齊淑芳已經有了家庭。移居并沒有帶上丈夫,而是跟劇團的團長結婚,這樣的行為就連她到底粉絲都心寒不已。她到底為什么要移民?沒有人知道,但數年后,人們似乎明白了,大抵是為了將京劇推廣至世界。自從1988年定居美國后,她便在紐約創立了齊淑芳京劇團,并得到免稅待遇。
隨后她帶著劇團開始陸續表演,多次參加世界性藝術季節,更是定期舉辦大型演出。1992年的一次戶外演出,當天下著大雨,卻有3000人撐傘也要觀看,其中百分之七十是美國人。十多年的時間中,她的劇團深入美國腹地各個城市演出,日程安排得很緊湊,觀眾都是美國人。
除去拋家棄國來說,齊淑芳在一定從程度上,將京劇推向了全美國。而且她的劇團水平非常高,聚集許多國家級的演員、演奏員,從而保證了演出的高水準。這些成就,以及多年來在美國巡演所作出的影響,令一些戲劇研究學者都感到欽佩。在半個世紀的表演中,她的藝術探索已經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豐富了京劇武旦的技巧和表現形式。
也提高了高難度,增加些趣味性,而且,她還曾拿到過傳統藝術最高成就獎。這獎是聯邦撥款用作獎勵的,齊淑芳是唯一一位華裔藝術家。她在美國的推廣也是絕無僅有的,這也是齊淑芳給出移民的一個解釋。當然這并不能讓人們放下對她的偏見,僅僅是為了推廣,難道就能放棄國籍、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