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綜藝中,papi醬和主持人的一段對話,引起了無數媽媽們的共鳴。
主持人丁丁張對papi醬說:“許多男性有了孩子后,感覺都更加有奔頭了,好好健身,好好活著之類的。”
Papi醬的反應,可以說就是屏幕前的我了。
她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
“好好健身?把健身的時間拿出來陪孩子不好嗎?我覺得男性在成為父親這件事情上,不是天然的事情。你跟孩子的感情是你帶出來的,男人多帶孩子,比啥都強。”

對于papi醬的觀點,我深感認同。
在成為父母這一點上,女性從懷孕時就已經有了母親的自覺。
孩子出生后,媽媽也因為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多,在照顧寶寶方面更熟練。
而爸爸呢?不說不生氣,一說就一肚子氣。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這些爸爸們的帶娃圖鑒吧!

爸爸們在帶娃這件事上,可謂是把“糊弄學”發揮得淋漓盡致。
就從帶娃時間上來說,爸爸們的營業時間一般是10分鐘以內。
前三分鐘親親,抱抱,舉高高。
中間三分鐘,開啟提問模式:
老婆,他是不是餓了?
老婆,他是不是困了?
老婆,他是不是拉了?
最后幾分鐘:“來,寶寶,我們去看看媽媽在干什么呀?”
去年一條姐弟收拾家務的視頻爆火。

相比于姐弟倆的動手能力,爸爸的帶娃姿勢引起了無數媽媽們的共鳴。


大家紛紛吐槽:爸爸帶娃,全國統一,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
在被迫營業時,只要不影響爸爸們玩手機,隨便娃怎么造作。

但你讓爸爸好好陪娃玩,別看手機,那不出五分鐘,爸爸就可以安然入睡。
想讓他哄娃睡覺,那是不可能的。孩子,愛睡不睡吧,我先睡了。

爸爸們帶娃的粗心程度,也是到了讓媽媽們頭皮發麻的程度。
把衣服穿反,是常規操作。

送孩子上學,還能送錯學校。
今年長春的一位老父親,把上小學的兒子送到了中學門口。

后來孩子反應過來不對勁,趕緊回頭叫爸爸。
好在此時老父親還沒離開。
前兩天含山的一個小男孩,也因為他的心大父親上了新聞。
晚上他跟著父親去公園散步,散著散著,爸爸不見了,之后半天也沒見爸爸來找他。
無奈之下只能尋求民警幫助,最后民警把小男孩交到了他媽媽手里,這時,爸爸才發現丟了娃。
說實話,如果我是孩子他媽,真的恨不得“褫奪”他的爸爸稱號,再賞十大板子。

有句話說,爸爸是危險時的港灣,安全時的隱患。
娃安全時,最怕身邊有個爸爸。

明星夫妻中,吳京算是典型的“坑娃”選手。
把兒子當“槍”使算是怡情。

來一個360度大轉盤,管孩子開不開心,暈不暈,反正當爹的是過癮了。

偶爾開個玩笑,讓孩子摔個“狗吃屎”哇哇大哭,也絲毫不慌。淡定的給孩子擦擦嘴里的泥就算安慰了。

除了吳京,還有一些父親的做法甚至讓人懷疑,孩子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這位釣魚的老父親,魚一上鉤,果斷把孩子一丟。

評論區的媽媽們都要炸毛了。

要說上面這位爸爸可能事情發生的太快,身體比腦子先做出了反應,勉強可以理解。
但看完下面這位爸爸,孩子他媽40米的大刀估計都要收不住了。
短短帶娃的幾個小時,就給兒子頭上整出了一個“大雞蛋”。

妻子有事外出,讓娃他爸照看孩子幾小時。
結果玩心大發的大人,帶著一個“鐵手指”,沒輕沒重的給兒子來了一下

。

闖禍后,為了讓兒子不繼續哭下去,他趕緊拿出手機給兒子拍照。因為兒子知道拍照時要微笑。

別說親媽收不住刀了,我看到都想給他的腦門上,來兩個娃的“同款包”

。

“關于我爸一生要強”,每個孩子肯定都有他們不愿想起的回憶。
之前網上有一段視頻被瘋轉。
視頻中的爸爸和孩子們一起“打斗”,面對著手無縛雞之力的三個孩子,爸爸絲毫沒有手下留情。
給穿尿不濕的來了“一劍”后,又將哇哇大哭的女兒“抹了脖”。

最后在女兒凄慘的哭聲中,爸爸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網友總結式評論:“男人真的只會變老,不會長大。”
還有下面這位老父親,明明知道孩子已經在崩潰的邊緣了,依舊不管不顧地問道:“我已經連五個了,誰贏?”

最后孩子哇哇大哭的喊道:“你贏啦!”
孩子的內心:“你心里是真的沒有我嗎?”。
還有這位爸爸,明知道猜拳連輸N把的兒子就要繃不住了,卻依舊給了重重一擊。

看著兒子嚎啕大哭的模樣,老父親差點要笑岔氣。
如果以上幾位爸爸算得上“普通要強”,那下面這位爸爸堪稱“硬核要強”。
和兒子在西湖公園玩捉迷藏,輪到他藏起來后,兒子怎么樣也找不著了。
最后兒子哭哭啼啼找路人幫忙報警,民警來了后領著男孩,找了將近40分鐘,終于在湖里發現了父親。

一位父親為了贏兒子,躲到了湖里,用一根蘆葦在水下呼吸。
當然,好強的父親,也不是完全不好。
比如親子比賽的戰場中,他們就是孩子心中閃閃發光的英雄。

輸贏不一定,但孩子們一定會被父親們那一份“勇爭第一”的精神所感染

。

傅首爾在《奇葩說》談到自己老公帶娃時,說過這樣一句話:
“全職爸爸帶娃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助于孩子自立。”
她說自己帶娃時,孩子連牙都不會刷,但她老公帶了三天,孩子就學會了幫他爸穿鞋。
現在她老公全職帶娃已經好幾年了,兒子已經學會了燉湯。

雖然這是一句吐槽,但研究發現,經常被爸爸帶的孩子,長大以后確實抗壓能力和自立能力會更強。
除了讓孩子能學會自立這一點,不少媽媽可能也會發現,爸爸帶娃,孩子很少哭鬧作妖。
這一點,真是羨慕死老母親了。
2006年美國的一項研究也表明:“父親的陪伴可以使孩子情緒更穩定,更自信地去探索周圍事物。”
除此之外,爸爸有時候帶娃的一些“大膽”行為,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比如把孩子拋起來,帶著孩子在公園里瘋跑,開卡丁車,玩泥巴,淋雨…

只要是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這些“冒險行為”,能讓孩子充分釋放他們的天性,也能讓他們在摸爬滾打中磨練心智。
著名的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男人更具冒險精神、探索精神、寬容精神、求知精神,這些特點,會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

所以,媽媽們不要因為這些不足,就放棄讓爸爸帶娃。
給爸爸們一些時間和表現機會,說不定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點個“贊”,讓隊友們都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