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周星馳執導的影片《功夫》拿下了兩岸三地華語年度冠軍,之后又在其他55個國家上映,總票房約8.7億人民幣,可以說獲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
近些年,不時傳出《功夫2》上映,宣稱周星馳將自編自導自演,把故事情節和主演都曝光出來,甚至連豆瓣電影都標注將于2022年上映,但求證周星馳經紀公司,證實此事只是媒體為奪人眼球而已。

有太多自媒體認為如果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功夫2》,現在上映票房會超越吳京主演的目前國內電影票房冠軍《長津湖》,我認為比片即使上映,票房也難超50億。

一部電影大賣,天時地利人和加口碑發酵缺一不可,按目前狀況,多地影片因疫情防控不能開門迎客,即使有一個好檔期,票房能達到30億,都是現象級作品,情懷加上星爺票房號召力再加持10億,加一起也只是40億而已。

連星爺自己都不敢輕易出演電影,因為他是精益求精的電影人,不想毀自己的經典形象,這也是《功夫》IP如此強大,18年未敢出續集的原因。星爺老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曾經的星仔早已一去不復返。他越是不主演星迷越期待他主演,但如果他主演電影一旦角色失敗,他將跌落神壇,他自己也將悔恨交加,所以我覺得星爺可導可編就不要主演電影了,特殊情況可以客串無足輕重的角色,我覺得這樣未嘗不是明智之舉。

百年不遇的喜劇天才,給觀眾帶來過太多的經典角色,韋小寶、蘇乞兒、賭圣、齊天大圣……,這些角色早已深入人心。他不需證明什么,他就是影迷心目中的喜劇之王。
黃渤和沈騰為新生代喜劇演員的翹楚,星爺漸漸老去,但他們倆還遠遠達不到星爺的高度和影響力。
結語:不是新生代喜劇演員不夠努力,是因為周星馳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與戲比天大、精益求精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