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劇圈連連地震。
幾大電視臺接連宣布,砍掉自家多部劇集。
CW在幾天之內陸續砍掉了9部劇集,包括連播多年的《明日傳奇》。
NBC則在一天之內砍掉了3部劇。
包括了剛開播一季、口碑還不錯的《終局》。
同時,確認了經典劇集《我們這一天》本季完結。

就連財大氣粗的網飛也宣布砍掉了一些劇。
其中就包括了魚叔介紹過的《太空部隊》。

劇集被砍,原因通常不外乎口碑不足、收視低迷、成本過高等。
同時也說明,創作者陷入瓶頸,難以給觀眾帶來新意。
然而,英國有兩個人,卻似乎從來沒擔心過這點。
他們的劇集如今拍到了第七季,依然魅力不減,每季分數幾乎都在9分以上。
網友一邊打出5星,一邊發出靈魂叩問——
「這兩人難道沒有創作瓶頸的嗎?」
這就是魚叔安利過多次的神劇——
《9號秘事》第七季
Inside No. 9 Season 7

《9號秘事》從2014年開播至今,每季基本都在豆瓣9分以上。
第七季回歸,目前開分9.2,非常堅挺。

本劇長盛不衰的奧秘就在于兩位核心主創——
史蒂夫·佩姆伯頓,里斯·謝爾史密斯。

左:史蒂夫·佩姆伯頓,右:里斯·謝爾史密斯
兩人首先是英劇圈的天才編劇。
《9號秘事》每集一個獨立故事,前后完全不相關。
所以說,從任何一季入坑都沒問題。
無數個故事里,唯一的聯系點在于,都藏著一個關于數字「9」的元素。
除此之外,形式不限,類型不限,題材不限,尺度不限。
成本平平(甚至可以說布景簡陋),但依然能看得人驚掉下巴。
因為他們玩的就是創意,是腦洞,是反轉,是驚喜。
兩人曾說過一句玩笑話:
「我們的目標是讓觀眾倒吸一口涼氣。」
事實證明,他們做到了。
比如第一季的《靜夜》。
整集只有一句臺詞,其余全是啞劇。
但全程緊張揪心,笑果也很強。
還比如第三季的《圣誕惡魔》。
模仿老電影的質感,將一個驚悚故事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展現。

甚至,搞過直播集。
在萬圣節特輯中,上演一出直播鬧鬼。
最終還把兩位主演個人信息改成「已故」。

主創對自己節目常被跟《黑鏡》混淆有著深深的執念
上一季的《唇語服務》,就給魚叔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位男子入住酒店,立馬就拿出望遠鏡掃向對面的一間房。
他似乎想找到妻子出軌的證據。
下一秒,來了一位高挑女子。
一對一服務、按小時收費……
這似乎在暗示,他要用特殊服務來報復出軌的老婆。

沒想到,女子接過望遠鏡看向窗外。
原來,她提供的是讀唇語服務。
于是兩人一邊監視,一邊訴說生活之苦。
孤男寡女,敞開心扉,氣氛到位。
就差在小房間里發生點什么。

等等!最大的反轉留到了最后三分鐘。
真正在被監視的其實是,原來是他妻子所出軌的情夫。
他是一名反對當局的杰出政治家。
據悉,他準備宣布一個影響政局的重磅消息。
于是,競爭對手決定利用他私生活不檢點的問題,完成一場暗殺。

這位被綠帽的憂郁中年男子,其實是政治家的新聞秘書。
他的作用,則是被設計成替罪羊:
一個困擾于妻子出軌的男人,槍殺了自己的上司,然后被警方擊斃。

這場政治暗殺行動,就這么包裝成了一場狗血情殺。
最后我們看到,提供唇語服務的女子,其實是政府安保。

有大的政治話題,也有小的社會議題。
還有一個經典的反轉故事,是第一季的《沙丁魚游戲》。
一群人被邀請來到一個屋子參加聚會,莫名其妙地玩起了捉迷藏游戲。
大家接連擠進一個狹小的衣柜,一邊閑聊,一邊回憶往事。
大量語焉不詳的對話,一開始讓人覺得有點懵。
但直到最后,才將之前散亂的碎片拼合起來。
那些無關緊要的對話,揭開了一起塵封多年的兒童性侵案。
而這些人,都是這起案件的參與者。
或是直接加害者,或是幫兇,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這個沙丁魚游戲,就是等待他們數十年的應有報應。

故事設計精巧,人性挖掘深邃。
這樣的風格讓《9號秘事》的每個故事都充滿著黑色喜劇的荒誕感。
一旦入坑,便難以自拔。

而且,兩人的演技也是精湛無比。
別人是「劇拋臉」,他們是「集拋臉」。
每一集,換一個角色,形神兼備,從不重復。
男女老少,瘋子變態,屌絲富豪……就沒有他們不能演的物種。
這樣風格和創造力,同樣延續到了第七季。
就拿《九條命凱特》來說,反轉次數創下新高,30分鐘內將近10次。
一個叫凱特的女人半夜驚醒,下樓發現自己的搭檔出現在家中。
她似乎根本不覺得意外,直接聊起一樁孩子被綁架的案子。
原來,她是出了名的好警察。

案情沒聊出進展,凱特轉身去看自己的女兒。
她被衣柜里的聲音吵到。
一打開。
驚醒了。
原來是夢!
不過,醒來的凱特依然遇到了搭檔。
在分析案情時,女兒突然跑了過來。
她一轉身。
又驚醒了。
好家伙,夢中夢,難不成是《盜夢空間》?
在那之后,凱特又陸續驚醒五次。
每次都有新的對話。
從一開始單純分析案情,到后來枕邊人變成了一夜情炮友。
最后發現,案子不是自己的,房子也不是自己的。
就連她自己,也不是真實的。
原來,她只是作家虛構的一個角色。
而那位搭檔就是作家。
他因為靈感枯竭,不得不把凱特沒寫完的故事扔到桌底。
每次凱特驚醒,其實是抽屜被重新拉開。
最后,作家放棄了凱特這個人物,轉而編寫另一位偵探的故事,并在現實生活中大獲成功。
鏡頭一轉,來到了現實中的作家房間。
他醉心于寫新的小說,以致角色成了可以直接對話的二重人格。
但也因為過于沉醉,卻忘了接自己的孩子放學。

一陣驚慌中——
作家也驚醒了。
怎么,還有夢中夢?

他下樓后,看到一位家庭聯絡員平白無故地出現在自己家中。
一會兒像個迷妹說自己是粉絲,一會兒又提醒他寫書走火入魔。
而作家也跟先前凱特遇到的一樣,不斷從夢中驚醒。
這一次,他竟然發現凱特出現在了自己家中。
她要挾作家必須寫完自己的故事。
一個虛構人物要報復真實世界的作者?
隨著,凱特和作家等人爆發激烈的爭吵。
正當一切即將塵埃落定時,隔壁房間傳來了一句大聲的「安靜」。
最大的反轉留到了最后。
原來他們所有人都不過是書中的角色。
而那位出現幾分鐘的家庭調解員,才是真正的作者。

一連串的反轉,讓人看得目不暇接。
直到看完,還有一種似夢非夢的恍惚感。
但是,這就是全部嗎?
在片尾字幕中,這集又留了一手。
那個全程只聽聲音不見蹤影的小孩,突然出現在了門口。
沒有臉。
難道,這一切還是假的?
本季的另一集,雖然沒有那么多次的反轉,但同樣給人以「倒吸一口涼氣」的意味。
一個倫敦的男教師,來到一個鄉村教書。
剛來沒多久,就發現有些古怪。
校長說在他之前,有一位金老師。
但這位金老師似乎什么也沒教。
學生們對待常識,一問三不知。

一天,男教師看到一位女同學郁郁寡歡,還做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把蝌蚪泡進了咖啡里。
于是,男教師把她單獨留了下來,問候談心。
結果,這個女同學轉頭就去跟校長舉報他性侵,還詳細捏出了他下體的圖畫。
校長的處理方式更是奇怪。
他用拍立得拍下他的隱私部位,跟畫進行比對。

愈發感到不對勁的男教師,開始偷偷調查。
他發現,根本沒有前任金老師這個人。
而校長的檔案袋里,全是隱私部位的照片。
故事到此,已經十分詭異了。
這所鄉村學校,似乎存在著不見天日的兒童性騷擾事件。
正當男教師氣沖沖地表示要揭露真相時,話鋒一轉。
他被學生們用強力膠固定在了座椅上。
所有學生都換上了十分奇怪的裝束,齊聲唱起詭異的歌曲。
包括校長、校工在內,所有人在教室里舉行了一場邪教儀式。
而男老師,就是那個祭品。

原來,性騷擾只是這個故事中的一個「障眼法」,真正諷刺的是極端環保主義者。
這所學校早將孩童們,徹底洗腦。
讓他們篤信,只要每年將一個老師獻祭,就能防止自然災害,保證糧食收成。

打破孩童的天真與單純,讓這集成了最讓人后怕的一集。
學生的喃喃自語,只讓人不寒而栗。
辛辣大膽的諷刺,與別出心裁的隱喻,讓《9號秘事》擁有了娛樂性之外的深度。
不僅看得爽,還讓人在看完之后回味良久。
這樣精彩的劇集,魚叔真希望它永遠更下去,永不完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