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娛樂圈,流行扒明星的黑歷史。
先是斯琴高娃打羊胎素,后有海清拜歐豪為神。但要說起真社牛的明星,那還得看吳君如。金像獎的頒獎現場,吳君如直接現場表白劉德華。不僅希望直接給劉德華頒影帝,還發花癡說自己晚上夢到劉德華。
甚至還當眾調侃劉“老來得子”。
旁邊的曾志偉說你老公陳可辛也不錯啊。吳君如擺擺手,我老公不行。(這是能說的嗎?)
小時候覺得吳君如在電影里瘋瘋癲癲的,沒想到現實生活中她更瘋。所謂不瘋魔不成活,她的從業生涯中演過最癲狂的角色,直接讓她拿下金馬獎的影后。
011980年,年僅15歲的阿金(吳君如飾),坐著第一天開通的地鐵去“賣魚丸”。
但是因為長期在黑暗中工作,眼睛出了問題,于是,她不再做“魚蛋妹”,轉行當舞小姐。
別人當舞小姐,靠美貌為生。阿金當舞小姐,靠耍醉拳為生。別人要小費靠嗲,她要小費靠賣丑。別人瞧不上的肥仔客人,她來上。
那時的香港,經濟發達,遍地是黃金。只要肯努力,就能過上好日子。哪怕,你是在做雞。于是,叫床都比別的舞小姐賣力的阿金,很快就買到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沒多久,阿金發現自己懷孕了,同事勸她打掉。(關鍵是不要影響掙錢,多么無情的財迷。)但每次出門的時候,都會下大雨。
阿金覺得這是緣分,決定給這個孩子找個爸爸。于是,她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客人,李察。
阿金生下了孩子,卻一眼沒看過小孩。李察帶著孩子去了美國,臨走在機場前,問阿金要不要來看看。誰知道,剛一出門,就是大雨,甚至下起了冰雹。阿金很絕望,明白自己和這個孩子有緣無份。但這種悲傷并沒有持續多久,轉身她又投入到自己熱愛的舞小姐事業里去了。021987年,股市崩潰,市場低迷。在廁所收小費的阿嫲,從百元大鈔直接轉變成5元硬幣。
錢難掙就算了,同行競爭卻更激烈了。90年代,從內地來香港的“北姑”,胸更大,比香港人更拼,為了掙錢,什么都干得出來。
用現在的話來說,內卷。為了防止再卷下去,阿金選擇改行當按摩女郎。當然,是不正經的那種。
阿金算了筆賬,當舞小姐,一個月最多能干25天。但是當按摩女郎,只靠手,能干滿31天。錢,掙得更多。好家伙,我要是有這個覺悟,也不會錢包空空了。
03小人物的命運,總是和時代緊緊掛鉤。2000年的香港,流行三樣產(慘)物。一、負資產。二、申請破產。三、雞流感。在股市里賠的叮當響的阿金,不僅房子沒了,就連當初買的公主床,都只能一分為二。
再加上之前做按摩女郎時弄傷了手,只能做回老本行,搞起了“一樓一鳳”的生意。
可惜,沒什么人光顧。這時 ,一位精神導師——劉德華的出現,開啟了金牌教學。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天王巨星劉德華,教你怎么真情實感地叫,你學不學?華仔告訴阿金,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客人,都要拿出真情實意的服務態度來,面帶微笑,叫得投入。
后來,阿金無論是面對肥仔,還是老伯,都拿出實心實意的服務態度?!柏洝焙貌缓脽o所謂,服務絕對好!果然,生意供不應求?,F在我嚴重懷疑,海底撈有從這部電影偷師。04阿金這輩子,沒被命運特別優待過。上面的故事,是她路過24小時銀行,被一個劫匪搶劫時講出來的。人生幾次浮浮沉沉,失業再就業,有錢又沒錢,年年給未曾謀面的親生孩子買生日禮物,卻從未送出。但是阿金一直都很樂觀,永遠笑著講故事。
有一個詞,叫做“香港精神”。指的是一種刻苦耐勞、勤奮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阿金身上,就有著一股“香港精神”。不管大環境如何,阿金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吃到飽。就算是做雞,也要做一只金雞。
好在,電影的結局回饋了命運多舛的阿金一點點溫暖。七年前,阿金借給自己愛慕的客人15萬。七年后,阿金查到自己的銀行賬戶多了一筆錢,數額嘛,正好就是當年客人留給自己的電話號碼,九十多萬。
我們現在所處在的時代,或許比阿金好,又或者更糟糕。但是比起抱怨,還是要相信,努力就能揾到食!
05最后說回吳君如。在她剛出道的香港娛樂圈,最不缺的就是美女。偏偏她的美又不夠突出。
我想吳君如也是像阿金想得那樣,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揾到食。所以為了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吳君如選擇了女丑這個賽道??倳腥擞X得扮丑只要舍得下臉皮,放得下身段就可以。事實上,當演員最重要的還是演技。所以到了后來,我們不僅能看到喜劇片里的丑女吳君如,也能看到帥氣的“洪興十三妹”,更能看到《歲月神偷》里的羅媽媽。
吳君如,又何嘗不是另一個時空的阿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