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2049》作為商業片只能打三顆星,但作為文藝片可以達到四星以上。劇本很棒,懸念鋪設得很巧妙。最大的亮點在于全片對何為人性的追問,最終導演以愛與自由作為注腳,對影片進行了哲學上的升華。作為商業片來講,該片缺陷也十分明顯,雖然可以憑借長鏡頭營造一種高級的沉浸感,但過多的長鏡頭也無疑是對觀眾注意力和耐心的消耗。

因此本片固然優秀,但并沒有實現藝術和商業的平衡。2049的藝術感也不要太多,最著名的應該就是華萊士的水波紋燈光了。還有整個影片中,那霧蒙蒙的世界,懸浮車,冷色調的大廈,這種創意設計是我前所未見的(和阿基拉還是不一樣的),太陽能發電廠,大壩這兩個地方的配樂可以說太神了,大壩上的海傾瀉而下,配樂響起,看著遠處朦朧的地平線,遼闊無垠之感油然而生。

當然這一部還是秉持著第一部的思考問題:什么才叫人?電子小女友是不是人?k是不是人?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弟堅持他們是仿生人,盡管他們會思考,他說這是為了和人區別開,就好比狗也會思考但它不是人一樣。相信每個人判斷的標準都不一樣)銀翼殺手是藝術品。這部電影帶給我們思考的地方太多了。

當然國內不接受的話有以下幾個原因:我放給家里的老年人看了,他們既看不懂,也不感興趣。他們不明白為什么要描摹這樣一個世界。這可能是主流不接受2049的人的想法。二是科幻本身受眾就很小,很多人跟風看了三體,喊三體牛逼,然后就沒了。也不去看銀河帝國,也不去看太空漫游,更不會去看其他的科幻作品。他們看三體,這部科幻小說僅僅是跟風,然后炫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