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已經錄到第十季了,想到一句老話來形容現在的跑男——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當然這只是一點個人感觸,形容的可能不是百分百準確。但要問觀眾現在的跑男節目質量如何,尤其是問那些老觀眾們,相信大部分給出的答案都會是“大不如前”。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口碑下跌嚴重的節目,卻能逼得同一個單位的另一檔熱門節目《王牌對王牌》提前插播兩期,連收官之作都被迫延后,以此來給其騰地方。這就說明,跑男這節目依舊是有不小的流量,有不錯的觀眾基礎。可現在這批觀眾還是最初的那批觀眾么,答案大概是否定的,因為那時候的觀眾不是被流量引過去的,而是因為節目本身足夠精彩。

時間拉回到2014年,彼時跑男的七位常駐嘉賓分別是鄧超、李晨、陳赫、鄭愷、王寶強、王祖藍、楊穎,當時的這七位嘉賓都不算是現在意義上的流量偶像,包括楊穎,在當時也不算是所謂頂流。最初多數觀眾去看這個綜藝是因為看到有些嘉賓是自己還算熟悉的明星,但多數也都談不上粉絲和偶像的關系。而這批觀眾喜歡上這檔綜藝,愿意追著看下去,是因為節目的內容很新穎、很有趣,這種之前沒怎么看過的綜藝類型有很大的吸引力。而現在節目里的游戲還有新意么,都是換湯不換藥,換個馬甲就是一個新游戲。

游戲沒有新意不說,游戲的刺激程度以及嘉賓們玩游戲的努力勁頭也大不如前。
拿最出名的指壓板來說,現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腳還沒碰到指壓板呢就吱哇亂叫,那最初的時候在指壓板上跳繩不說,背著一兩百斤的胖子不也是健步如飛?還是說哇哇大叫才是這個游戲要展現的節目效果?

還有泥潭游戲。以前是怎么玩的,一群人都在泥潭里打滾兒、頭上頂著個泥坨坨、臉上除了五官全都被泥給糊上了,還有一期鄧超和李晨在泥坑里互相鬧,鄧超被糊了滿身的泥,褲子都差點給墜掉了。再看現在呢,臉上被甩兩個泥點就能被夸“好敬業哦!完全沒有偶像包袱哦!”,稍微再臟一點兒就有人會說“哎呀,不要這么拼命,媽媽會心疼的”。
還有淋水,現在的淋水游戲淋多少水,頭發可能都還沒濕完。以前呢,王祖藍的頭巾都被潑成辮子了。

以前女嘉賓玩游戲都是很賣力的,想想一群姑娘在水里爭搶小紅心、在泥塘里搶數字、背著撕名牌,那是真不顧及女神形象,觀眾看了能不刺激么。
說到撕名牌,這是最意難平的。以前的撕名牌那時真下手的,咱不知道是不是有劇本,但看著就是“拳拳到肉”的撕名牌。現在呢,唱個歌、表演個才藝就不撕了,這么喜歡看這些的話,去看春晚多好。甚至現在那種真刀真槍的撕名牌都少了,美其名曰考驗智力,還不是為設計好的劇本找一個適當的理由。

所以,多數老觀眾已經慢慢都流失掉了,現在還能有這么高的流量,是因為多數新觀眾不是來看節目內容的,是來看自己的偶像的。只要能看到自己的偶像,什么游戲都已經無所謂。
如果說以前的跑男是通過自己精彩的節目內容讓“跑男”成為了大流量,那現在的跑男就是靠流量明星來給自己吸粉、引流。

當然不是說那個好哪個壞,每個人喜歡看的人和事都不同,沒有高下好壞,只是想說現在的跑男已經不是最初的跑男,現在的觀眾也不再是最初的觀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