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時候,江毅首度出演柯鎮惡。
當年第一次出演柯鎮惡,江毅的造型,
把很多同時代的香港小孩嚇得夜里做噩夢。

1931年,出生在廣東中山的江毅,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家少爺。
當時在中山,有一整個村子都是江家的資產。
單單每個月收的租子,就夠他們一家人半生吃喝不愁。
然而這一切隨著大環境變化而煙消云散。

也有說法是,江毅的父輩一代自己的折騰,讓家庭的輝煌不再。
無論如何,漸漸懂事后的江毅,就跟著父母過起了漂泊的生活。
所幸他們全家,沒有像其他兩廣人一樣去海外討生計,
最初一家人從中山來到了澳門。
整個童年時代,江毅基本上都是在澳門度過的。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他們一家在中山,卻有著地主和資本家的壞名聲。
于是乎在后來,江毅一家沒有返回中山,而是去了一江之隔的香港。

彼時的江毅已經長大成人,他在一家會計事務所工作。
日常除了沉悶的上下班之外,他還想通過炒股發家。
據說彼時的江毅,專門炒美股。
1963年肯尼迪遇刺,他眼睜睜看著眾多的資本像煙云一樣消散得無影無蹤。
那一次的股市崩盤,直接給江毅上了一課。
從那之后開始,江毅便覺得股市太過于無常。
他知道自己的內心承受不了這種巨大的波動。

彼時的江毅非常喜歡粵劇,而且還非常有興致扮演花旦。
有一些自發組織的演出活動,江毅也經常參加。
在傳統的粵劇《柜中緣》里,他飾演的小生扮相俊美。
而且唱腔和身段都廣受歡迎。
很多私人的宴會,經常邀請他去演出。
或許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江毅萌生了做演員的念頭。
除了粵劇的演出之外,江毅當時還是業余話劇團里的主要成員。
后來在鐘景輝的介紹下,他最終有機會到電視臺工作了。

六十年代中期開始,江毅參演了大量的電影。
大部分的角色都是龍套或者配角。
不過由于江毅有粵劇和話劇的表演功底,
所以他在演出技巧上并不是空白一片。
在早期的電影拍攝生涯中,謀生是江毅的主要訴求。
幾年時間,他就參演了二十多部電影。
這些電影的出演,為他后來加入TVB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不過由于他出道的時間并不早,尤其是在拍攝電影的時候都已經三十多歲,
所以這幾年中的電影飾演,并沒有讓他獲得做主角的機會。

43歲那年,江毅的人生迎來了轉折。
這一年,江毅正式和TVB簽約,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剛剛加入TVB的第二年,他就參演了五部電視劇。
除此之外,那一年他還連續出演了五部電影。
雖然都是配角,但產量是非常的高。
1976年,他的電視劇工作量又上升到了八部。
而且內地的很多觀眾并不知道,
江毅在這一年甚至還出演過阿Q。
雖然已經開始演戲,不過江毅仍然時不時地會出演花旦。

在一部劇中,江毅飾演穆桂英。
劉德華站在他的身后,飾演一個龍套士兵。
華仔后來想讓江毅給他一張劇照,不過江毅沒有答應。
那時候的江毅,很快將迎來自己人生中很重要的角色。
1983年,TVB再度決定把《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搬上大熒幕。
而且最初的籌劃是,要連續拍攝四部。
劇中的主演早已定下來,柯鎮惡這個角色,則由江毅來飾演。
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因為四部電視劇是連續拍攝的,
因此江毅在劇中的戲份實際上也不少。

尤其在電視劇上映后,觀眾更是牢牢記住了江毅的造型。
而實際上作為簽約演員,在飾演柯鎮惡之前,
江毅出演的電視劇都不下二十部了。
但柯鎮惡這個角色,從此幾乎成了江毅的標簽。
以至于當TVB在九十年代重拍《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時,
柯鎮惡的這個角色,仍舊是由江毅來飾演的。
一直到《大時代》拍攝出來,對香港人而言,江毅又變成了陳萬賢。

有趣的是,早年的江毅就曾經馳騁股市,
在《大時代》中,他又扮演一個反派資本大鱷。
劇中他的一句“這么多人死,為何不見你死!”更是被香港人牢牢記住。
尤其是香港年輕的一代,當初在看這部劇的時候,
只是單純地去看待江毅在劇中的無惡不作。
等到很多年輕人慢慢長大,才漸漸看到了江毅演藝生涯中的另外一面。
從七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江毅在TVB參演的電視劇就超過了40部。

海量的出演,讓他基本上跟主角無緣。
除了出道的時間晚之外,另一個因素是這個行業的年輕人太多了
所以二十多年的時間,江毅也一直默默做著自己的配角。
雖然配角沒有主角的影響力大,但是做的時間長了,
同樣能夠收獲大量的關注度,而且早年TVB風光無限的時候,
即便是出演配角,像江毅這些海量的配角,也能獲得穩定的收益。
那時候,他們大部分的演員,拿的都是固定的薪水。
收入自然比不上主角,但是相比于大部分普通的香港市民來說,絕對是比下有余的。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對江毅來說,配角的穩定飾演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隨著TVB的風光漸漸平復,一切好日子都不存在了。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TVB改變了給演員的發薪制度。
原來是不管拍戲還是不拍戲,每個月都有固定工資拿著。
隨著制度的改變,成了只有拍戲才有工資拿。
偏巧從九十年代開始,江毅的出演頻率實際上大大降低。
由于每個月的出鏡率不高,TVB甚至還要給他降工資。
所以,當江毅因為柯鎮惡的這個角色被大量的觀眾所熟知時,
實際上那時候的他,已經在和TVB鬧出很多扯皮事情了。

1995年左右,已經六十多歲的江毅,
終于選擇離開了效力了二十多年的TVB。
此時的江毅已經老了,當年的輝煌不再。
不過在離開TVB后,江毅隨后又加入了亞視。
年紀大了的他,已經不能頻繁地拍戲了。
在圈子里這么多年,江毅有著“江制片”的綽號。
根據一個導演的說法,之所以江毅會有這個綽號,
是因為每次到片場,他不管自己的戲份有多少,
但對于其他演員的戲份,劇本的設定以及場景的布置等等,
他都會說出自己的見解。

導演表示他太能說,以至于到吃飯的時候都堵不上他的嘴。
雖然當時覺得他嘮叨,但到了剪輯的時候,
才能慢慢體會到,江毅所說的很多都是有道理的。
除此之外,江毅對于角色深度的挖掘,往往也有自己的看法和執行方式。
在不少導演看來,編劇有時候也會犯錯誤,
畢竟人不是萬能的,對于角色的設定,
無論是對話或者衣著,也可能會出錯。
很多平庸的演員,要么看不出來劇本的問題,
要么看出來了,也懶得去指正,基本上都是劇本怎么寫就怎么演。

但江毅從來不是如此。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幾十年里除了演戲,
無論角色的大小,對于其深度的挖掘,
一旦正式接演之后,江毅從來沒有停止過。
就是這樣一位在演藝圈里深耕的前輩,他一生卻沒有婚娶。
江毅身邊的朋友都知道,自從他的母親早年去世后,他一直是一個人生活。
香港一個眾所周知的說法是,江毅是同X戀。
張國榮活著的時候,兩個人就是很要好的朋友。
除了張國榮,早年間他和羅文、陳百強等人也算是至交。
按照圈內人的說法,還在很早之前,不少人就知道江毅是一位“T志”。
只不過有的人公開了,而江毅的X取向,一直未曾正式承認。
2011年,已經八十歲的江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如果公開承認這一點,恐怕是沒有好結果的。
再說,年輕的時候都沒有坦承的事情,何必要到老了再去掀起爭議。

實際上,X取向這個問題,即便是一如香港這樣相對開放的城市,
多年以來也是一種不可過度言說的禁忌。
無論是承認自己的X取向,還是在作品中去隱晦的表達什么,
都會掀起很大的爭議,并且給演員自己帶來非常大的壓力。
畢竟,類似的群體相對于大多數,無論在什么時候永遠都是少數派。
在演員本身就有巨大關注度的情況下,
如果再說起X取向的問題,往往會帶來很多不可控的后果。
因此正是出于這一點考慮,江毅一直沒有正式承認這一點。
當年離開TVB轉投亞視后,由于后者的電視劇拍攝量降低,
江毅隨后的出演并不多。
于是在六十多歲后,江毅重新拾起了年輕時候的愛好——話劇。

70歲那一年,他憑借話劇《天下第一樓》,
獲得了舞臺劇獎的最佳男配角。
此后十多年時間,雖然年齡一天天地增加,
但江毅斷斷續續的拍攝還在繼續。
80歲那年,他又參演了電影《竊聽風云2》。
劇中江毅飾演的地主會成員,
和他早年在《大時代》中飾演的陳萬賢有異曲同工之妙。
導演莊文強當時表示,原本后來的第三部,也想邀請江毅來參演的。
然而后來的江毅卻不幸患上了肺癌。
隨后的一年多時間,江毅都在和疾病抗爭。
2013年3月13日,82歲的江毅病逝。

那部《竊聽風云2》,也是他最后參演的作品。
實際上,小時候的江毅,既沒有系統學過粵劇,
更沒有接受過話劇表演的專業訓練。
江毅曾經說過,還是孩子的時候,家里的二伯父最喜歡看戲,
那時候他也時常跟著去湊熱鬧。
一來二去,江毅慢慢對戲劇也就產生了興趣。
等當年到了澳門,由于大量的伶人躲避戰亂也逃難過來,

江毅也有機會跟他們近距離的接觸。
于是乎從那時候起,演戲就漸漸在江毅的內心生根發芽了。
只不過在隨后的幾十年生涯里,
江毅用另外的表演形式,通過電視機,
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角色形象。
他也將自己的全部,都獻給了表演。

文|二十二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