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國產的科幻片,大家腦袋中可能都會一片空白,很難找出有印象的代表作。其實徐克在1996年監制的這部《黑俠》就能成為一個典型的代表。
科幻片其實很多時候并不單純依賴特效,一部好的科幻片最重要的始終是劇情和人物設定,在這一點上《黑俠》便是宛若教科書一般的作品。
其實對于《黑俠》來說,這部作品雖然擁有較為出色的劇情和人設,可在現在看來特效成為了它的拖累。
不過放在當年,這部影片是極其少有的科幻題材,比之我們后來看到的漫威、DC超英電影早了很多年,時至今日我們也鮮少看到能夠在同類型上超越這部作品的存在。
《黑俠》的導演是李仁港,這位導演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算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導演,雖然他沒有獲得什么導演相關的獎項,但是他參與的作品如《星月童話》、《九陰真經》等作品如今已經成為業內的經典作品。
按照李仁港的風格,他若是拍《黑俠》這種類型片確實力有不逮,而當我們翻看制作人員名單時,會發現監制徐克的名字。
這樣我們便會明白為什么這部影片能夠在1996年扛著《獨立日》等經典美國科幻片上映,只不過票房并不理想,被成龍的《簡單任務》、周星馳的《食神》、《大內密探零零發》全面碾壓,成為李連杰為數不多票房失利的電影。
《黑俠》的劇情并不復雜,可以說這部影片的故事摻雜了眾多港劇的元素,比如警匪對立和老情人反目成仇。
李連杰片中飾演一位神秘殺手徐夕,為了逃避殺手生活他選擇當一個普通的圖書管理員,但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他不得不披上”黑俠”的面具,從而有一個合適的方式來拯救自己在乎的那些人。
作為一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影從業者,徐克向來不缺乏奇思妙想,很多人都會將他視為一位開創了港片全新時代的人物,這一點《黑俠》便能證明一二。
首先是701殺手組織的設定,這個組織的成員都是接受特殊改造的人類,其次在科幻元素之外,影片沒有過多使用特效,可以說是單純用李連杰的武打動作支撐起作品的激情場面。
即便放在今天,《黑俠》這部影片若是能夠重新上映,票房也不會低到哪里去。
除了李仁港和徐克的存在外,李連杰、莫文蔚、劉青云、黃秋生等重量級演員都在這部影片中擁有不少的戲份,可以說看到這幾個演員同框就已經值回花費的時間,更別說這部影片在某種意義上還象征著國產科幻宇宙的開端。
在當時,《黑俠》其實有兩個發展的方向,一個是將李連杰正值巔峰的武打橋段作為賣點,將這部影片打造成武打片中的經典。
另一個則是圍繞著”黑俠”這個元素進行挖掘,將片中黑俠的前后故事作為發掘點,從而開辟出一個新的IP。
可惜的是李仁港的風格終究是有些保守,他和徐克的磨合終究有些生硬,這也導致影片在部分觀眾看來有些缺乏特色。
但是不管怎么說,這部影片也算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作品。
在爛片當道的時代中,我們總是會去回顧那些經典的影視作品,興許只有我們看過《黑俠》之后,才會發現國產片曾經也有過高光時刻,雖然這份高光時刻沒法長存,但也足夠撫慰觀眾的心情。
在很多觀眾的評價中,《黑俠》除了自身的科幻要素和武打戲份之外,在人設方面同樣具有出色的地方。
就比如男主的感情線,作為一個想要脫離殺手組織的殺手,他卻依舊選擇為了保護身邊的人挺身而出,明知道會越陷越深,卻依舊在兄弟情和男女情中堅持自己的做法。
總的來說,《黑俠》這部影片是一部遠超及格線的作品,透過這部影片我們可以看到港片轉型的征兆,再次看到徐克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在看影片的時候,我們不僅是在欣賞李連杰瀟灑的打斗場面,更是在見證一位劃時代電影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