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陳坤年少時,看母親生活困難,去向父親討生活費,誰知后媽不但不給,還很嫌棄,“我們沒有錢”。陳坤的親生父親也把他罵了一頓,陳坤被趕了出來。
1976年,陳坤出生在重慶江北,父母離婚后,母親只帶走了弟弟,陳坤和外婆生活在一起。
陳坤大一點后,母親再婚,外婆也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母親接了他和繼父以及兩個弟弟一起生活,五口人的家經濟捉襟見肘,陳坤長得又黑又瘦。
除了經濟上困窘,陳坤還經常被欺負,因父母離婚沒人愿意和他玩,在學校還經常挨打。后來才知道,找人打他的正是他的繼母的兒子。陳坤慢慢習慣了獨來獨往。
而在再婚的父親那里,他得不到溫暖,連生活費都要不到。在這樣困難的境地下,中學時期的陳坤開始半工半讀,一開始去做打字員,但是工資實在太少,后來陳坤去了酒吧做服務員。
在酒吧,陳坤發現唱歌可以掙錢,憑著自己出眾的樣貌和嗓音,陳坤成了駐唱歌手,收入成倍增長。
1994年,陳坤遇到了自己的貴人,重慶歌劇大師王梅言,她指導陳坤唱歌,還指點他去考東方歌舞團。1995年,陳坤考上了東方歌舞團的獨唱演員。
有一天,一位歌舞團同事拉著他要他陪著一起去考北電,同事落選了,陳坤考上了。當時考試的時候,老師臨場出題讓他們清唱,做過駐唱歌手的陳坤順利晉級,他和趙薇、黃曉明成了同學。
1998年,趙寶剛來北電為《永不瞑目》選角色,選中了陸毅沒選陳坤,但是趙寶剛對陳坤印象深刻,幾年后,給他安排了《像霧像雨又像風》里的男主,這部戲他和周迅配戲,初步成為國內一線小生。
拍完趙寶剛的劇,陳坤掙到了五位數的片酬,開始他想去歐洲學設計,但是發現這點錢不夠,他只好繼續拍戲,從而接到了《金粉世家》的燕西的角色,這個角色讓陳坤徹底成名了。
陳坤一路走來,父母離異再婚對他的影響最大,他有兩個父親,一個生父,一個繼父。
繼父溫厚善良,對陳坤不錯,生父卻對陳坤很冷淡。
陳坤隨母親和繼父一起生活,繼父對他很親厚,他去東方歌舞團報到上班,繼父偷偷塞給他五百塊錢,對他說,“你雖不是我親生,但我一樣把你當親兒子”。
陳坤拍戲以后,就開始負擔母親、繼父還有兩個弟弟的生活,對于繼父的養育之恩他一直很感激,他說自己很幸運,因為繼父對他好,使他的童年雖有缺失卻沒有遺憾。
陳坤出名以后,母親和繼父年紀也大了退休了,陳坤在北京買了一套大房子,把母親和繼父接來一起住,給他們養老。
對于生父,繼父曾經對陳坤說,“你對我好,也要對生父好,他生了你。”
有一天,陳坤在重慶拍戲,門口來了一位白發老者,陳坤一看,原來是生父。陳坤想起那么多年生父一直對他不聞不問,心里五味雜陳。
生父提了自己熬的魚湯來送給陳坤,并且隔三岔五提著魚湯來看他。陳坤看著一個七十多的老年人天天這樣做,又因繼父的話,內心起了波瀾,心中塊壘漸漸消散,終于慢慢和生父修復了關系。
后來,陳坤給生父、繼母以及小時候打過他的哥哥也買了房子,讓生父也可以安享晚年,這樣做之后陳坤覺得心里舒服了很多。
@涵雙彤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生恩大還是養恩大?”,一個高贊的回答是,古人說生身之恩大于人,養育之恩大于天,父母生兒育女是理性的,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恩情無法衡量大小。
親生父母即使錯誤再大,其恩情也要大于其他人,那是給予孩子生命的人。而養育孩子的父母其恩情比天還大,養父母沒有義務,卻依然把孩子撫養長大,這樣的恩情大過天。
陳坤最終原諒了親生父親修復了關系,終究血濃于水,親情是人生無法割舍的情感。“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