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于和偉淚灑當場。
唉,其實我是一個很戀家的人。
只要躺在我家小賣店邊上的小床,我就覺得特別放松,比在五星級酒店還舒服。
沒有錯,叔圈的代表人于和偉就是這么低調,這么接地氣。
世人皆知,于和偉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
都46歲了,才靠著一部《軍師聯盟》成了人見人愛的老戲骨,“萬物皆可于和偉”的神級網紅。
俗話說得好,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于和偉也不例外。
他的背后,有一個非常“偉大”的賢妻,名叫宋林靜。
宋林靜的偉大之處在于,無論身邊的丈夫是否成功,都會無條件支持他,默默陪伴他,竭盡所能照顧他。
他們的故事告訴所有人,娶個“賢妻”真的可以旺三代。
01
于和偉的人生,充斥著太多的努力,真實,甚至是對各種絕望心情的拯救。
這一切,多半來自于他比黃連還苦的童年際遇。
70年代初的遼寧撫順的東洲區,還不是如今繁榮異常的模樣。
于和偉祖父和祖母年少當家,雖然家境貧寒但注重人丁興旺。
到了于和偉父親這一輩兒也繼承了這個思想,婚后相繼生下了9個孩子,于和偉排行老幺。
養活9個孩子放到現在都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于家經濟狀況可想而知。
于和偉出生那年,于母已經45歲。
為了生這個兒子,她九死一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以至于元氣大傷導致奶水不足,只能每天和點玉米面喂給于和偉。
要是按照這種劇本的發展,可能劉皇叔壓根挺不到大器晚成,就被餓死在襁褓中了。
但天無絕人之路,于和偉出生之后,于和偉24歲的大姐發現有了3個月的身孕,半年后生下了女兒。
很多年之后,于和偉說:“大姐很疼我,甚至于她疼我比疼自己的孩子們都多。”
也是因為大姐的無私和慷慨,于和偉才有了活下來和慢慢長大的機會。
三歲那年,日子剛剛有了起色,就再次遭受了致命的打擊。
生活的重擔,壓垮了50歲的父親,突發疾病的他甚至都沒能挺到醫院,就在路上撒手人寰。
02
上有已經50歲,還要天天在地里勞作,種紅薯養活一大家子的母親。
下有剛剛生完孩子不能工作的大姐,和7個正值年少的弟弟妹妹和剛學會走路的于和偉。
他們一家和林立的高樓廣廈格格不入,就像是一條被錦衣華服遮掩住的細小傷疤。
于和偉是幸運的,哥哥姐姐相繼輟學養家,卻不約而同達成了共識:
再苦再窮,也不能讓老幺兒斷了求學的道路。
關于讀書,于和偉心有余而力不足。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就不是當學霸的那塊兒料,好好學了也學不到腦子里去。”
這是真的。
于和偉考了整整兩年,也沒能考上個大學,恰逢撫順幼兒師范學校成立,于和偉心動了。
倒不是因為他想教書育人,就是惦記上首屆學生能夠免除學費的“福利”,想給家里減輕點負擔。
于和偉想了許久,最后選了個音樂的專業,想著音樂老師清閑點,還能幫開小賣鋪的姐姐照顧店鋪。
畢業之后,于和偉順利成為了一名小學音樂老師,在學音樂的過程中,這個窮苦出身的老幺有了另外一個夢想。
他想當演員,想成為明星,想站在比教師講臺更大的舞臺中央。
放棄老師的鐵飯碗,轉投演藝行業,這個夢想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都屬于“作死”。
是啊,在那個時期,老老實實當個老師,踏踏實實熬個編制才是最穩妥的,想當演員的人多了,憑什么輪上你。
可于和偉的母親和哥哥姐姐并無半絲潑冷水的想法,反倒鼓勵他:想做就去做,家里有哥哥姐姐們呢,不用擔心。
可能就連于和偉自己都沒想到,這個頗有些草率的決定,改寫了自己一生的命運。
那時候的于和偉,就是個除了滿腔熱血之外一無所有,連個普通話都說不利索的門外漢,求藝之路自然荊棘遍布。
進入話劇團之后打了一年的雜,看著劇團排了幾十部戲,演了上百回正式演出,連個雞毛蒜皮的角色都沒輪上。
于和偉問主導演自己什么時候能拍戲,主導演一翻眼皮將他踢給了副導演。
副導演上來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辱罵,然后將他像皮球一樣踢給了場記,場記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話都沒聽完,一步越過于和偉匆匆離開。
于和偉倍感屈辱,卻沒有上前和任何人爭辯,他沒有那個底氣。
03
盡管心中有火,也只能在現實的冷風中消磨,直到他遇到了最大的貴人宋林靜。
和一無所有,前途一片迷茫的窮小子于和偉不一樣,宋林靜可是正兒八經的“未來之星”。
高挑漂亮,家庭優越,父母是文藝工作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她未來一定會是撫順市歌舞團的臺柱子之一。
宋林靜人生中最大的意外,就是于和偉。
1991年的夏天,于和偉在宿舍樓下和纖瘦的宋林靜撞了個滿懷,剛接滿水的臉盆應聲落地,差點提前宣布退休。
于和偉一抬頭,就愣怔了。
這個女孩,長在了自己的審美上。
本來就沒什么演出機會,再加上青春期懵懂的荷爾蒙溢出,他像個“壞人”一樣悄悄觀察起了宋林靜。
為了能見到住在三樓的她,于和偉每天晚上等在二樓走廊的盡頭。
有時候宋林靜回來晚了,他急得抓耳撓腮,順著舞蹈室和宿舍的路一通找,生怕路上出什么意外。
那時候在于和偉的眼中,這個女孩就像天仙一樣美麗,他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娶她當老婆。
幸運的是,于和偉的喜歡,并不是單相思。
在兩人見面的第一天,宋林靜就記住了這個總愛低著頭的男生。
他自以為無人知曉的守護,早就被心思細膩的女孩看穿,像是在回應于和偉的“守護”,宋林靜故意每天最后一個離開訓練室。
專門等于和偉出來找尋,再裝作沒發現的樣子,放慢腳步和他多待一會。
最終,還是于和偉忍不住了。
于和偉劇照
某次舞蹈演出結束之后,于和偉舉著一朵花,扭扭捏捏地來到宋林靜面前:
“你跳得真棒,我不是壞人,我是話劇團的叫于和偉,我們能認識一下嗎?”
相識,相知,宋林靜得知了于和偉“貧窮”的家境,卻沒有絲毫嫌棄,反而決定悄悄幫他一把。
于和偉劇照
從1992年1月份開始,宋林靜背著于和偉,一個人坐公交車去于和偉母親的小攤兒買烤白薯,一買就是四五個。
某天,看著陰沉沉,醞釀著大雪的天空,宋林靜著急不已,請假來到于和偉母親的攤位。
將爐子里剩下的烤白薯全買了回去,還叮囑穿著單薄的于母早些回家,從這時候起,于母才開始懷疑女孩的身份。
周末,于和偉回家換洗衣物,母親一邊收拾一邊嘮起了閑話:
“有一個清清秀秀,瘦瘦高高的小姑娘經常來買紅薯,我翻賬本一瞧,才一個月她都買了61個了,一看就是個專門來幫我的好姑娘。”
于和偉心中泛起了一絲漣漪,放下手中的活打聽起了這位姑娘的衣著和長相,隨后一拍腦袋。
這姑娘不就是宋林靜嗎?
04
第二天中午,于和偉在食堂門口攔住了宋林靜。
“我媽說你是個好姑娘,特愛吃烤白薯,都賣了61個了。”
宋林靜一聽,反倒有些著急地表示:“我就是想幫幫忙,沒有看不起你們的意思。”
看著眼前心地善良的姑娘,于和偉鼓足勇氣表白:
“我家挺窮的,但我有上進心,愿意為了你奮斗,你能接受我這樣的嗎?”
61個烤紅薯,成為了兩個有情人的紅娘。
戀愛的消息傳到了宋林靜父母的耳朵里,兩人好聽話說遍,不想讓嬌生慣養的閨女吃苦,奈何不管怎么勸,宋林靜還是堅持一個想法。
我要陪著于和偉白手起家。
1992年8月,上海戲劇學院開始招生,宋林靜知道,丈夫的機會來了。
“在撫順,你永遠只能當一個話劇演員,和偉,你真甘心永遠在這兒折騰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誰料這個想法,卻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
在母親和哥哥姐姐的觀念中,那可是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大學四年的花銷會摧毀了剛剛有起色的于家。
好在即便所有人反對,宋林靜依舊站在男友的身后,成為了拖底的人。
她將去學習的機遇和好處跟于和偉的父母和哥哥姐姐一一闡述清晰,還再三承諾,即便是于和偉遠赴上海,也能保住在話劇團的薪酬,打消了所有人的顧慮。
為了湊學費和生活費,宋林靜將自己的積蓄拿了出來。
不富裕的哥哥姐姐也慷慨解囊,學費夠了仍差了一截。
開小賣鋪的姐姐思前想后,準弟媳宋林靜拿了那么多錢,自己家也得表明立場。
于是將丈夫一家集資為兒子買的鋼琴變賣,將賣來的4000塊給了弟弟。
臨行前夜,于和偉摸著沉甸甸的錢,思緒萬千。
隨后閉上眼睛,暗暗告訴自己,這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努力的機會,隨后踏上了去往上海的綠皮火車。
于和偉考上了92級的表演系,成了徐崢的師弟,一名真正的演員。
于和偉像一塊海綿,在上海拼命汲取各種專業知識。
遠在老家的女友宋林靜,代替他挑起了家中的大梁。
撫順話劇團在于和偉離開后,每個月會發150元的工資。
于和偉叮囑女友,發工資之后由女友代領,給母親和姐姐留30元,自己花120元。
宋林靜知道,120元一月的伙食費,在上海連最便宜的飯都吃不起。
所以每次發工資之后,她總是自作主張,將這筆錢全寄給了于和偉,自己再拿30塊錢,以于和偉的名義給了于和偉的家人。
不僅如此,宋林靜就像已經結婚的妻子一樣,在舞蹈團和于和偉家來回跑。
幫于母出攤,幫8位哥哥姐姐們照顧孩子,還利用自己的關系幫小賣店開拓客源。
每個月攢一部分錢寄給于和偉,剩下的買成了生活必需品,送到于家。
一年后,看著逐漸穩定的于家,宋林靜備考上戲,成功進入表演進修班,兩人畢業后一同被分配到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
05
表面上看來,于和偉終于在南京安家落戶。
只有宋林靜知道,丈夫是遺憾的。
滿肚子才華無處施展,被困在了話劇舞臺這一畝三分地中。
于和偉痛恨自己現在平淡的模樣,不想消亡在無人問津的角落里,在極度壓抑的環境中迷上了酒精。
一天,喝得伶仃大醉的他被女友攙扶回家,路過長江大橋時甩開宋林靜的手,看著遠處嗚嗚大哭,想一死了之。
剛開始,宋林靜什么都沒說,僅輕輕擁抱了于和偉。
長久的沉默過后,她開口:“你母親,你姐姐養你不容易,你如果真的一走了之,我們怎么辦。”
在低谷時期,能夠有這樣一個女友陪伴,無疑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于和偉變了,不管多小的角色,多微薄的薪資,他都不再抱怨。
2年后,于和偉等來了自己的第一個代表角色:荀彧。
殺青那天,于和偉攥著400塊錢片酬,單膝下跪:
“宋林靜,咱們戀愛快二十年了,我知道,我一直在跑龍套,連一部正經戲都沒演過,可我不會放棄,你愿意嫁給我嗎?”
結婚后,于和偉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雖然飾演的都是一些配角,但戲約和通告都拍的滿滿當當。
也是因為對于“演員”兩字的堅守,他留下了兩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那一年,于和偉馬上要動身去往深圳拍戲,老家的母親突然重病,被送往了醫院。
他和宋林靜連夜趕回老家,看著病床上蒼老的母親,于和偉淚如雨下。
我明明知道,我這一走,可能老太太就走了,但是又不能不走,沒辦法。——于和偉
他想留下來,為母親養老送終,可他明白,演員的責任壓在肩頭,他不可以不按時進組,不可能無休止地等著母親“走了”。
身邊的妻子握住丈夫的手:“你去吧,我留下來。”
看著母親,于和偉叮囑宋林靜:
“去維持,讓我把這個戲拍完了,讓我能為母親養老送終。”
沒能讓母親享福,還缺席了母親的葬禮,成為了于和偉一生中最深的傷疤,頹廢的他一度陷入瓶頸。
母親的死亡,就像一座山一樣,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也是妻子的勸慰,讓他走出了陰影,重新站在了陽光下。
2003年,于和偉的妻子宋林靜懷孕,徹底退出了大熒幕,成為了一名賢妻良母。
這些年來,她將于和偉的全部片酬積攢了下來,以丈夫的名義為老家的哥哥姐姐們置辦房產,為女兒的教育和成長費心費力,讓熒幕前的丈夫沒有任何后顧之憂。
不夸張地說,劉皇叔的軍功章上,有宋林靜的一多半。
沒有替于和偉遮風擋雨,贍養家人的宋林靜,何來如今功成名就的于和偉呢?
結語
2010年,于和偉做客《超級訪問》。
時隔多年,宋林靜依舊能背出當年于和偉給她寫的那首情歌。
面對丈夫,這個奉獻了所有的女人笑著說:
“十八年,和你風風雨雨一起走過,有生你氣的時候,有埋怨你的時候,但從沒后悔嫁給你。”
那一刻,于和偉淚如雨下。
可能,這就是愛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