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貝,這位被中國影迷稱作“爆炸貝”的男人,攜新作《亡命救護車》又回來了。
正如他的昵稱一樣,在長達135分鐘的《亡命救護車》里足足炸滿了2個小時。
別管啥劇情、別管啥邏輯,全程爽就夠了。
《亡命救護車》翻拍自2005年丹麥的同名電影,原版豆瓣6.4,邁克爾·貝版豆瓣5.7分。這么來看,原版算不上出彩,新版也沒有毀原著。
兩版的劇情脈絡相差無幾,講的都是兄弟倆搶銀行失敗、劫持一輛救護車開啟亡命之路的故事。
兩者間的區別在于人物動機和環境差異。原版兩兄弟打劫是為了病重的老母親,新版則是黑人弟弟為了患癌妻子。救護車上的關鍵人物,也從心臟病患者與實習醫生,變成了挨子彈的年輕警察和急救人員。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電影主要就講一個字:逃。
逃出滿城警察的追捕、逃出生活重壓之下的困境,明暗交織下反映的是社畜的無奈與抉擇。
擅長場面戲的爆炸貝只拍出了前者的緊張刺激,卻沒有拍出后者的壓抑痛苦,可能見慣了美女辣妹環伺的導演無法體會窮苦人民的心情。
文戲的爛是早有心理準備的,畢竟他可是拍了整整5部《變形金剛》的邁克爾·貝,中國觀眾對他的特點與風格早已了然于心。
擅長用大逆光與仰拍塑造人物、高飽和度的畫面凸顯各種物體,以及制造各種爆炸來刺激觀眾的神經與腎上腺素。
唯一的進步,就是在這部電影里采用了穿梭機作為新的拍攝手段。
大膽嘗試新技術無可厚非,恰如卡梅隆在《阿凡達》采用了3D技術、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里采用了高幀率拍攝技術一樣,值得鼓勵和肯定。
只不過看似華麗的穿梭機鏡頭并沒有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反倒更像是一場華而不實的炫技,順帶搞吐一下花錢買票的觀眾。
幸虧是2D,要是3D恐怕看完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也正因為是爆炸貝拍的,所有觀眾紛紛降低了期待,把觀影目標停留在“能爽就行”的底線上。
飆車槍戰什么的已經是最基礎的,先是汽車炸彈后是加特林掃射,往警察堆里這么一丟才讓人驚喜不已。
刺激之余爆炸貝不忘給你加點小幽默,逃亡路上兄弟倆帶上耳機進入難得的快樂時光,即興之余高歌而起。鏡頭一切,因為唱得太過難聽,后面被迫收聽的急救員一臉無語。
這不就是在浴室洗澡“開演唱會”的你,和門外聽見你跑掉的老媽的反應嗎?
說到這,這部片子已經沒什么可聊的。大概就是那種當時看著很爽、看后無力吐槽的真·爆米花電影。
話說在這種日子,能看到這種單純到極致的爽片,也是不多了。且看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