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場盛大的求婚儀式登上了蘋果日報的整個版面。在迪拜打造的這場豪擲千萬的儀式上,女主角是中國知名女歌手蕭亞軒,而精心策劃的男主人公則是有著“馬來西亞比爾蓋茨”之稱的華裔富豪劉特佐。
盡管蕭亞軒拒絕了求婚,且立刻否認二人的情侶關系:“我們只是朋友關系,他比我小,算是我的弟弟了”。但這事以后,劉特佐的名聲大漲,很多國外女星都愿意跟他交往。
他和米蘭達·可兒戀愛期間,光是禮物就送出兩百萬,其中一枚十幾克拉的鉆戒最吸引人注目。當然,更讓人嘆服的還是他和帕里斯·希爾頓之間的情事。

作為希爾頓集團的千金小姐,帕里斯有錢有勢有地位,豈是一個滿身油膩、身材發胖的富豪隨意就能高攀的?但他們交往期間,帕里斯對劉特佐的評價卻很高,甚至當眾熱吻他。
毫無疑問,劉特佐同這些女星們交往,花費是極高的。那么,他的到底是如何發家的?為何又被稱為“馬來西亞和珅”呢?
人脈關系網的打開
抗日戰爭時期,劉特佐家的酒店生意已經沒法做下去了。為了生計,祖父劉明達帶著全家開始南下逃難。從家鄉廣東揭陽出發,他們輾轉多地最終定居馬來西亞檳城。
其實,剛開始他去的是泰國,因為那里土地便宜,糧食又緊缺。于是,到了泰國以后,他先是購買了一片地,又雇了幾個人打理,自己做起了地主。

那時正值二戰爆發之際,老百姓缺糧,軍隊也缺糧。借著這個機會,劉明達靠著買來的幾塊田地確實賺了一大筆。
然而,光是有錢沒用,劉家在當地最多算個土財主。很快,劉明達也認識到:要想把事業做大做深,沒有文化和人脈是不行的。考慮再三,劉明達決定賣掉泰國的地,前往教育資源更好的馬來西亞重新創業。
商業頭腦超前的劉明達,又一次緊緊的抓住了賺錢的機會。他從投資鐵礦開始,雇傭當地廉價勞動力開礦,再從中賺取利潤。隨著鐵礦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劉明達也在馬來西亞迅速站穩了地盤。
后來,劉明達在當地娶妻生子,并生下劉特佐的父親劉福平。出生條件比其他華人優越的劉福平,在父親的資助下去了英國倫敦經濟學院讀大學,隨后又在加州大學完成MBA課程。

學成歸國后,劉福平先是利用馬來西亞本土優勢,投資了一個可可種植園,結果差點賠了本。隨后,馬來西亞股市的東風刮起,他便立刻轉戰金融市場,果斷地買下了一家服裝廠的股權。
緊接著,他又收購多家公司,將家族的商業領域拓展到了石油、房地產、高科技等領域,同時成立了家族企業—大馬綜合工業集團,在當地的華人商業圈里打出了一片天地。
1981年,在馬來西亞一所私立醫院里,劉特佐出生。劉福平對幾個孩子很是大方,幾乎要什么都滿足。劉特佐又是他們最小的兒子,父母更是對其嬌生慣養。奢侈無度的生活讓他以為凡事只要花錢就能解決,這也為其日后犯下的罪行埋下了禍根。
其實,劉福平一直不滿足于只是個富商,他的目的是要將家族打入名流上層社會,以此接觸王室貴族。但是你自己的力量有限,于是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了小孩子們身上。
劉特佐13歲時來到馬來西亞貴族國際學校Uplands讀書,一學期兩萬美元學費讓普通人都望而不及。還沒上到兩年,父親又把他送到了英國的哈羅公學讀書,那里的學費竟高達一年20萬英鎊。
哈羅公學里不僅富人云集,更是聚集了許多世界各地的王室公子。在這里,劉特佐一方面發揮了自己從父親那里耳聞目染到的交際能力,另一方面又不惜往朋友們身上砸錢瘋玩。
不久,一位名叫里扎·阿齊茲的人物走進了他的圈子。他是馬來西亞國防部長的繼子,也是日后影響劉特佐命運的關鍵人物。
為了和里扎套近乎,劉特佐竟宣稱大半個檳城的房地產都是他們在家的。對此,里扎也半信半疑,就網上查了查,結果一看馬來西亞富豪排行榜里根本就沒有劉家人。
劉特佐心靈得很:“華人向來低調不漏富,這些事我只會告訴關系很好的朋友。”里扎聽后也就沒太在意了。劉福平得知兒子交上了這么一個朋友,立刻答應加兩倍生活費,還叮囑兒子多帶里扎出去玩樂。
就這樣,兩人成了好兄弟。

從哈羅公學畢業后,劉特佐在選擇大學時考慮的已經不是學術名氣哪家強了。因為對他來說,求學已經不僅僅是取得知識,更重要的是擴大自己的交際圈,所以他毫不猶豫選擇了沃頓商學院。
當年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也在這里上學,劉特佐想要巴結她,無奈人家對他并不感興趣。這一招沒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他便 想辦法把自己打造成學術高手。
每周,他都把自己從華爾街金融分析報告上抄來的文章投給院刊《沃頓期刊》,而這一行為竟然都沒有人發現,甚至還有人視其為投資高手,讓人大為嘆服。
在沃頓商學院,還有一項傳統項目就是開派對。劉特佐自然不能錯過,他每月自費4萬美金開一次豪華派對。要知道,在當時的美國,一個中產家庭一年的收入也不過如此。

別人開派對都是收錢的,他的派對都是免費,包吃包喝還包玩,這么好的事肯定受到大家的熱捧。尤其是一群中東王子,他們大多出生于石油國家,有錢又有地位,但迫于宗教規矩,他們不得不克制自己的行為。
在劉特佐的派對上,這一群人被壓抑的欲望得到了釋放。劉特佐的人緣越來越好,畢業時,很多中東的朋友都邀請劉特佐去自己的國家旅行。劉特佐當然要抓住這樣的旅行機會,因為這一次他又將遇到第二個重要人物。
他就是阿聯酋王室助理奧泰巴,這個人雖然只是個助理,但出了王宮,一般人都不敢跟他比。奧泰巴精通政治,但經濟這一塊卻是他的短板。
王室交給他打理一項國家基金,主要用來對外投資,改善本國依賴石油的經濟困境。 劉特佐很快就看出了這位王室助理其實并不精通商業,于是,他對著奧泰巴分析經濟形勢,一陣忽悠。
奧泰巴還真把眼前這個油膩的胖子當成了商界的一位新星,對他的才華佩服的五體投地。隨即,他便把劉特佐介紹給了阿布扎比國家主權基金的一個負責人—卡爾·杜恩。
“主權基金部門需要從其他國家募集資金,用來發展本國的新興產業。”劉特佐聽到杜恩這么說,感覺新的賺錢機會已經要來了。若是能利用好自己的人脈資源,在各國的主權基金中做一名中間商,那自己豈不是既不用投資,還能拿到一筆傭金?
對劉特佐來說,中東這條人脈網對他接下來的事業發展尤其珍貴。

大展“才華”
從中東回來后,劉特佐大學畢業,他選擇回到吉隆坡一展宏圖并在世界最高的石油雙塔樓上租下了一件辦公室。就在這一年,好兄弟里扎的父親納吉布成為大馬副總理,掌管馬來西亞三分之二的經濟事務。
這些年在外求學,劉特佐雖然學業并不優秀,但商業敏銳度卻非常高。他心里清楚,機會來了,要賺大錢了。
從里扎那里,他了解到馬來政府正在開發伊斯坎達爾地區,想要在這一塊建一個大型國際金融中心,但合作方還沒有定。劉家雖然是做房地產的,但顯然也賠不起這么大的項目,所以并沒有接受這項大工程。
劉特佐思來想去,決定給奧泰巴打電話。為了說服奧泰巴來大馬投資這個金融中心,他聲稱這是他們家族負責的項目,能從中獲取很大的利潤。
說白了,奧泰巴其實只是個王室里的一個仆人。然而。被劉特佐一吹捧,立馬成了中東王室的得力助手。就這樣連哄帶騙后,奧泰巴決定派考察團先去馬來西亞看看情況,畢竟他對東南亞的現狀也不是很了解。
劉特佐早就摸清了考察團這波人馬的需求,心里盤算了幾下就想好了行程。他白天帶著大家四處參觀,一路吹噓自己的未來規劃,但真正的項目卻沒看。晚上他就帶著這些人享受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感受東南亞的異國風情。
幾天下來,整個團隊都被劉特佐控制的穩穩的,沒人發現絲毫破綻。等這波人回到中東以后,奧泰巴決定投資這個項目,一口氣豪擲了5億美元。
在此期間,劉特佐也在國外注冊了一個空殼公司,并把公司一半的股權分給了政府官員,其中里扎一家拿的最多。那個時候,馬來政府的官員收入本來就不高,即便是做了總理,也沒啥錢。
但公司是虛的,賬上也沒錢,劉特佐拿什么去運營?

這不,眼看著5億美元到手了,劉特佐聰明的腦袋瓜子一動,什么項目工程統統放一邊,咱先來把這5億美元分了再說。于是,這筆錢真正用來投資的只有一半,剩下的都變成了公司的“利潤”。
在這次的合作中,劉特佐雖然算得上是中間人,但卻沒有分得一絲傭金。這也讓劉特佐明白了另一個道理:單靠人脈想賺大錢根本不行,他必須成為商業的主導者才可以。
馬來西亞對伊斯坎達爾的這個項目投入頗多,劉特佐考慮到,若是前期的建筑開發能拿下,那這賺得肯定是暴利啊。剛好,他打聽到有兩家建筑公司將要破產,收購機會來了。
然而,收購費用竟高達兩個多億,這錢一時半會恐怕是很難湊齊了。這個時候,他在維京群島上的那家空殼公司就起到了關鍵作用。
他開始在各種社交場合中給各國皇室貴族們贈送股票,給人感覺他的公司是一家有皇室撐腰、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型跨國企業。
憑著這種假象,他把這些拿了空股的人列為股東,再拿著他們的背書,順利地從銀行騙到了4000多萬美元的貸款。有了這筆錢,再加上納吉布家族的支持,劉特佐拿下了前期的建筑開發工程,狂賺了一筆。
這筆錢分給了納吉布一家將近8000多萬美元。由此,劉特佐的能力也得到了他們的認同,而劉特佐也在日后的合作中牢牢地抓住了納吉布一家“缺錢”的弱點。

毫無節制繼續斂財
然而,劉特佐的野心遠不止于此。2009年,納吉布當選馬來西亞總理。剛上任,他就為劉特佐在一馬公司安排了一個基金顧問的職位,當時的劉特佐還不到三十歲。
一馬公司原本也是一個主權投資基金公司,如今,納吉布將其改成了全部由財政部出資的國家投資機構,初衷是通過全球合作項目發展經濟。

然而,在美國司法部后來的調查中發現,一馬公司竟已欠下130億美元的巨債,而它一直以來都在享用政府補貼。可見,當初成立它的目的只是個虛頭,它只是劉特佐用來斂財的工具。
當時,劉特佐促成了一家沙特石油公司與一馬公司合作,沙特方投資10億美元。這一次,劉特佐依然偷偷摸摸地從這筆錢里抽走了三分之二,納吉布和沙特王子對此居然也毫不知情。
想要獲得這些來路不明的巨款,劉特佐最重要的事就是洗錢。他和其他幾人合伙又注冊了新公司,再把錢通過一個律師事務所的賬戶進行轉移。
拿到錢以后,一向奢華高調的劉特佐還繼續著以往的作風,立馬飛往美國瀟灑。他在紐約開豪華派對,邀來各路好萊塢明星,甚至租借游艇、私人飛機大肆狂歡。不到半年時間,8500萬美元就被其揮霍一空。
2012年的跨年派對上,他更是囂張地租了一架波音747載著他的朋友們先去了澳洲賭博,然后又飛回拉斯維加斯再次跨年。他奢靡的生活引起了媒體對他的身份關注,但他卻絲毫不在意,并物色好了下一個賺錢目標—高盛銀行。
在金融危機的打擊下,高盛集團將定位轉移到了東南亞。2012年,劉特佐與高盛搭上線后,高盛集團為了獲取高額手續費,選擇為一馬公司募集資金出售債券。這一波債券出售后,一共籌集到了65億美元。
高盛從中獲得了近6億美元的傭金,而劉特佐個人挪用了27億美元,其中40多億人民幣都轉入了納吉布賬戶,用來維系他們之間的利益關系。
為了洗錢,劉特佐決定進軍娛樂圈,投資拍電影。為了拉明星當演員,他還經常舉辦所謂的“慈善晚宴”。最終,靠撒錢吸引來了很多明星,他成功投拍了電影《華爾街之狼》,主演還邀請到了小李子。
電影票房近4億美元,大獲成功,劉特佐也和小李子成為了朋友,可謂是人財兩得啊。

2013年,納吉布和劉特佐再次打起了高盛的主意,要求其發行30億美元的債券,嘗過甜頭的高盛很快同意了。這筆錢一到,劉特佐就轉走12億美元,其中大半都用來為納吉布競選。
盡管最后納吉布險勝,但他們骯臟的行為早已引起了各國媒體的注意。此時的一馬公司負債累累,不管劉特佐怎么補,這個定時炸彈最終還是會爆炸。
眼看自己就要倒臺了,納吉布還妄圖控制輿論、暗殺法官。2018年納吉布落選后,馬哈蒂爾上臺,開始徹查一馬公司案件。警方動用了150名人員,用了36天才將納吉布家中的財產清點完成。

至今在逃
納吉布被判刑時,劉特佐早已逃出馬來西亞,毫無蹤影。而當年參與其中的高盛集團也被罰將近60億,才勉強躲過刑事定罪。2019年,劉特佐用10億美元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但馬來政府至今仍未抓到他。
劉特佐自私貪婪的欲望最終將他拖向了罪惡的深淵,也許當初他早一點醒悟,好好利用金錢和人脈,人生又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