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部電影能賺多少錢?
據數據統計,一部合格的好萊塢商業片,票房只能代表一方面,還有周邊衍生品、廣告、版權等其他渠道。
以《星球大戰》為例,周邊收入是電影票房的4倍,光靠賣“玩具”,每年就能凈賺30億美元。
而作為好萊塢另一大IP,《指環王》的收入同樣不可忽視。
當年,《指環王》三部曲一經上映,便迅速火遍全球,在北美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盛況。
最終,在全球狂攬29億美元的票房,而它在其他渠道的收入,是票房的3倍。
所以,這么多年來,好萊塢一直對這兩大IP虎視眈眈。
在2019年,迪士尼流媒體就將“星球大戰”改編成了劇集,收獲了不錯的反響。
而不甘寂寞的亞馬遜,直接花了2.5億美元,買來了“指環王”的版權。
經過3年的重金打造,全球劇迷們翹首以盼的“史上最貴劇集”,首次揭開了神秘面紗。
短短30秒左右的預告片,上線僅24小時不到,播放量超過2.5億。
為什么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魔戒》這本小說,一直以來都是擋在好萊塢面前的一座“大山”。
幾乎所有的制片公司,包括迪士尼、環球、福克斯等好萊塢的電影巨頭,都不敢做接盤俠。
最終,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導演,將《魔戒》搬上了大熒幕。
而它當年所創下的神話,絕不僅僅體現在票房上。
國際獎項351項,提名284項,包括17項奧斯卡金像獎。
其中《指環王:國王歸來》獲得了11項座奧斯卡小金人,與《泰坦尼克號》并列成為了奧斯卡歷史上獲獎最多的影片。
所以,當亞馬遜宣布,要把《指環王》拍成劇集的時候,全世界的魔戒迷都沸騰了。
這就意味著,場面更加逼真,故事更加恢弘,人物更加復雜。
而據外媒透露,亞馬遜為這部史詩劇集,含版權費已經花了10億美元,光第一季的制作費高達4.65億美元,平均一集投入5000多萬美元。
然而,劇版《指環王》并沒有給觀眾留下好印象。
僅從預告片來看,觀眾就對此充滿了質疑,甚至認為比影版差遠了。
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一、選角
最讓觀眾意難平的是,精靈王子變成了黑人。
不可否認,近年來好萊塢一直貫徹著“ZZ正確”的規定。
雖然《魔戒》小說中,確實有黑暗精靈的存在,但是黑暗精靈的膚色,也并不是黑色。
當然,不僅是精靈王子換了皮膚,就連矮人公主也未能幸免。
而且從演員列表中,光是顏值這塊,無法和影版《指環王》相提并論。
拋開演技不談,這些演員基本上沒有一個符合原著人物。
在我看來,這是《指環王:力量之戒》的一大硬傷。
不管怎么選擇,演員至少要和原著貼合,要不然拍給誰看?
而在影版《指環王》里面,每個角色都堪稱經典。
灰袍巫師甘道夫、剛鐸王子阿拉貢、精靈女王凱蘭崔爾、霍比特人佛羅多,白袍巫師薩魯曼、矮人金利,精靈公主阿爾溫…..
顯然,孰優孰劣一看便知。
二、制作
雖然亞馬遜這些下了血本,但是在我看來,根本沒有把錢花在刀刃上。
《魔戒》改編的難點,就在于“中土世界”實在太龐大。
相比電影,劇集有更多時間去塑造中土世界,那么難度也自然上升。
但是,從官方放出了預告和劇照來看,我完全感覺不到錢花在哪。
沒有看到充滿神秘色彩的奇幻世界,只有一些樹木花草、搭建起了小橋流水等輔助景觀。
希望這些只是亞馬遜放出的邊角料,真正的大招還沒放出來。
否則,等待《指環王:力量之戒》將是國外觀眾無盡的嘲諷。
三、故事
《指環王》三部曲是以中土世界為藍圖,《魔戒再現》是以霍比特人為引,呈現著一個迷人的魔幻世界。
《雙塔奇謀》則是多條故事線齊頭并進,最終落幕于《王者無敵》。
而每一條精心編排的支線,最終都會融入到主線,并與終極一戰交融。
而《指環王:力量之戒》的故事該怎么拍?
或許,是一大難題。
如果單純模仿影版,對內容做簡單的填充,那么肯定會遭來罵名。
如果另起爐灶,難度可不小,稍有不慎會自毀前程。
在此之前,劇版“指環王”的主創們表示:“《指環王:力量之戒》不會成為第二個《權力的游戲》。”
一方面,受眾群體將面向全年齡段;另一方面,肯定沒有大尺度場面。
這樣一來,劇情可能會歸于平庸,沒有太多的亮點。
總的來說,《指環王:力量之戒》還未開播,已經遭來了這么多質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