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回來了!它終于以這種方式回歸了!
經典港樂一直是我心頭最愛,而芒果臺《歌手》一直是我認為的國內音綜天花板。可惜港樂衰落了,《歌手》停播了,在我心中留下兩大遺憾。可是今天,我這兩大遺憾竟然同時得到了彌補,因為“港樂版歌手”——《聲生不息》開播了。媽呀,好久沒遇到這么如愿以償的事了!
看到舞臺上呈現的頂級舞美和音響,就忍不住歡喜,還是熟悉的感覺,不愧是《歌手》原班人馬打造;聽到歌手們唱出久違的旋律,心中更是感動,說每一首歌都是“最強回憶殺”也不為過!
第一期16組歌手,17首歌,我不想逐一評論,只想重點說下第二場PK,以及最后的大合唱。沒錯,因為BEYOND的兩首歌,一首《大地》,一首《海闊天空》。
第二場PK是劉惜君VS馬賽克樂隊。劉惜君演唱的是王菲的《執迷不悔》,馬賽克樂隊演唱的是BEYOND的《大地》。
如果說第一場男隊林子祥輸給女隊葉倩文大家都能接受,誰讓他們是夫妻呢;那第二場馬賽克繼續輸給劉惜君,就讓人甚是愕然。倒不全是因為輸贏,而是輸贏的懸殊分差。我想過馬賽克樂隊很可能會輸,但沒想到會以17比83慘敗于劉惜君。
作為BEYOND樂迷,我對馬賽克演繹BEYOND的經典作品《大地》是充滿期待的。這也是《大地》第二次在同一舞臺被翻唱,上一次是《我是歌手》羽泉,大家還記得嗎?
選唱《大地》有一點特殊的意義在里頭,因為該節目不是“為香港回歸25周年獻禮”嗎,而《大地》恰好有一些“情感連結”的意義。《大地》也是BEYOND的成名作,當年他們正是憑借這首帶著一些流行中國風的搖滾歌曲,成功打入香港主流樂壇。
此次翻唱《大地》的馬賽克樂隊,是一幫典型的受BEYOND音樂影響而入行的80后樂手。我對他們翻唱是既期待又擔心。我知道他們肯定會改,我擔心的不是他們輸,而是怕他們改得面目全非又唱得稀爛,那我肯定會噴他們幾句的,呵呵……
當馬賽克一開始表演,我就做好了噴的準備,因為聽著這改編風格有點不習慣,而且粵語唱得有點蹩腳。但唱著唱著,越聽越習慣了,我也跟著享受起來,蹩腳的粵語也能容忍了。
后面改編的幅度其實不算大,整體來說還是忠于原版的,主要是開頭和結尾加了一些細節。
不愧是深受BEYOND影響的樂隊,他們不是二手玫瑰,他們對作品是心懷敬意的,不會為了表現自己而刻意去花樣改編,雖然演繹得不算完美,但是真誠度能感受到。
當他們高唱起副歌部分“回望昨日在異鄉那門前,唏噓的感慨一年年”,我的眼眶瞬間濕了。完了,唱得不好也沒法噴他們了。
劉惜君演唱的《執迷不悔》,我之前也表達過對她的期待,因為她本身唱功好,她的粵語也好,這首歌也適合她,所以沒理由發揮不好。那么,她勝馬賽克就沒有多大懸念,但以巨大的比分差碾壓對方,我還是一時有點難以接受的。
我想了想,除了劉惜君唱功更好,粵語更好,人也更受歡迎以外,還有一些原因,就是跟作品也有挺大關系。
1、《執迷不悔》是流行情歌,《大地》雖然加入了流行的元素,但終究是搖滾風的,而且不是情歌作品,也不是勵志作品,屬于帶有特殊時代背景的現實題材作品,在大眾接受度和心理共鳴上終究還是比較吃虧的。
2、BEYOND的經典作品素來是“翻唱雷區”,極易翻車。如果完全按照原版演唱,那一點特色都沒有,跟原唱一比啥都不是;如果改編的話,這個度很不好把握,搞不好就會被扣上“毀經典”的帽子。而那些普通的流行情歌,聽眾的包容度更高,不需要刻意改編,只要唱出自己的感情,大家就會買賬。
所以,除非像我這樣的BEYOND樂迷,會因一些主觀的因素而對馬賽克更大的包容,大多數觀眾肯定是更支持劉惜君的。那么,最終的結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馬賽克的“慘敗”,并不是BEYOND的遺憾,這樣的結果,恰恰再現了BEYOND當年在香港樂壇的真實遭遇。
當年BEYOND雖然是香港樂隊中的佼佼者,但打入主流樂壇后,跟許多流行巨星相比,甚至跟草蜢這樣的唱跳組合相比,他們終究還是吃虧的;因為他們是搖滾樂隊,在音樂風格和原創態度上,是有自己的堅持的,不能做到讓每個人都喜歡,唱片銷量沒有流行巨星的高,拿的獎也沒有別人多,但這不代表他們的音樂不夠好。
如果說一首《大地》的落敗,代表的是當年BEYOND的失意,那么,本期節目最后一首《海闊天空》的大合唱,則代表了BEYOND如今被推崇至極的榮耀。
我已經不知道多少次看過各種《海闊天空》大合唱的場面,但這次又刷新了我的淚目程度。早知道后面會整這一出,我真不該在聽馬賽克唱《大地》時就輕易濕了眼眶的。
合唱就合唱,最過分的是,在大家開心地唱著唱著之時,突然從哪里傳來黃家駒雄渾激蕩的原聲“永遠自由自我,永遠高唱我歌……”,循聲望去,大屏幕上浮現BEYOND的演唱影像……
天啊,那一刻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真的是奪眶而出,太不爭氣了,一個大男人。但我相信我不是一個人,因為我看到微博上“被聲生不息海闊天空大合唱整破防了”“海闊天空黃家駒原聲一出就淚目了”兩個話題,當日就累計有近千萬的閱讀量了。
華語歌曲中,能在不同場合掀起大合唱的曲目似乎沒幾首,而粵語歌曲中就更為罕見了。BEYOND在30多年前留下的作品,自帶的這種永恒的感動能力,真的很難用言語來描述它。
有的人總在爭辯BEYOND的這些作品是真搖滾還是流行,有的人剖析其藝術性是否被過譽,其實這都毫無意義;因為這些作品“聲生不息”的傳世意義,早已超越了作品本身,對于這類偉大的作品,任何表面的解讀都是狹隘的。
《聲生不息》是港樂節目,首期節目的最后用一曲《海闊天空》來將節目推上高潮,在情懷這一塊,《聲生不息》真的是拿捏的死死的;同時也再次證實了我之前在文章中多次說過的一句話:在港樂黃金年代,BEYOND只是一個有點叛逆、不受待見的孩子,而在港樂已淪為了一種情懷的今天,BEYOND卻成了其最終的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