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譚晶,都不會忘了在綜藝上她的那曲《九兒》。
大氣颯爽的英姿,嗩吶都壓不住的高音,讓網友直呼不愧是國家隊的歌手!
可在一片叫好聲中,譚晶卻退賽了,這也是當時大家心頭的遺憾之一。

過了幾年,譚晶又再次在綜藝《蒙面唱將猜猜猜》中亮相。
一襲黑裙穩定發揮,唱功優越,再次給觀眾帶來了場殿堂級的聽覺盛宴。
可當面具摘下,譚晶的形象卻是跟以往大不一樣。
面部浮腫,下巴尖了不少,整個面部狀態也是略顯僵硬。很多網友都懷疑是不是整容了,直呼“認不出”。
不過譚晶的氣質,依然是溫柔大氣,身材比例也保持得很好,雖然有了些變化,也絲毫不影響她的優秀。

01
我得去北京
譚晶于1977年出生在山西省侯馬市,母親是文工團的歌唱演員,父親也十分愛音樂。
在這樣的音樂家庭氛圍熏陶下,譚晶一歲多連話都說不了幾句的時候,就已經能準確地哼唱一些影視插曲。這樣的音準也讓父母非常驚喜。
自此,母親每次演出也會帶著小譚晶,盡可能地引導著她。
在譚晶7歲的時候,母親去了北京進修音樂。和家人分別,譚晶母親十分思念女兒。于是譚父就想著用錄音機錄下女兒唱歌,然后給譚母寄過去。譚父開始教女兒用氣聲唱法,然后錄下。
小譚晶天資聰穎,學得非常好。

錄音機寄過去,譚晶母親聽到歌聲十分激動,一來是日思夜念的女兒聲音,還有一個原因是女兒的音樂天賦實在太好了。
后來譚晶的母親在當地開了一個音樂培訓班,譚晶也在這開始了她系統地學習。
那時候譚晶才11歲,是班上最小的學生,但是譚晶的音樂天賦很高,還常常被叫著做示范,很多同學都在課后向她請教。
為了不浪費女兒的音樂天賦,譚晶父母當時還為她特意購置了鋼琴。
那時候的鋼琴可不是誰都能負擔得起,就連整個市可能也只找得出兩臺。

而譚晶也沒有辜負父母這般心血,在高二的時候就被特招到山西大學音樂系。
學習了一年后,譚晶對音樂的追求更加堅定,她決定去北京,更全面的學習音樂。在和母親商量后,便退學重新高考。這一次,她的目標是中國音樂學院。
在辛苦的準備后,譚晶考上了。
只是沒能考上公費生,只能夠自費。可自費金額高達5900元,這對于當時譚晶的家庭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譚晶十分自責地哭了,責怪自己怎么就沒有再考好一點。為了體貼父母,譚晶想復讀再考一次。
可父母更是善解人意,深知中國音樂學院難考,這樣的機會并不是隨便就能得到的,所以堅持讓譚晶入學。
譚晶就這樣開始了她的北京音樂之路。

02
軍旅歌手的開始
父母的支持與付出,讓譚晶十分心疼與感恩。
在學校后生活也過得節儉,她發誓自己一定要出人頭地,不辜負父母也不辜負自己。她在專業上十分的刻苦,沒有缺席一節課。課余還經常去參加比賽演出。
除了想鍛煉自己,譚晶也想贏點獎金,來減輕家里的負擔。
大二的時候,她拿了一場北京賽區比賽的第一名,隨后還代表中國參加了亞洲總決賽。在這樣的國際賽事中,譚晶再次奪得冠軍,同時還拿到了7000美元的獎金。
拿著這筆獎金,譚晶不僅交了學費,還補貼了家里不少,給老家置辦了不少電器。

刻苦的學習讓譚晶有著很不錯的音樂的基礎與素養,演出比賽的實踐經驗又讓譚晶對舞臺更有把控力。
在畢業晚會上,譚晶的一曲高歌,立馬引起了總政歌舞團前團長孫加保的注意。在譚晶演唱結束后立馬找到她,說她這個好嗓子十分難得,推薦她報考總政。
總政歌舞團可是全國最具盛名的歌舞團之一,匯集著軍區最優秀的文藝人員。能得到這樣歌舞團前團長的青睞,是譚晶怎么也沒想到的。
而她的音樂之路也從這一刻起如日方升。

譚晶拿著孫加保給的介紹信,去找了總政歌舞團現團長左青。
左青對這個前團長贊賞有加的學生也是十分好奇,待譚晶一開嗓,左青也就知道了前團長為何如此推薦。
她的唱功深厚,唱法也非常的獨特,讓人耳目一新。左青十分的滿意,
譚晶也成了全校唯一一個被錄取的人。
03
驚艷了樂壇
譚晶的獨特唱法其實還有一段小故事。
在譚晶入學后,成了聲樂系副教授朱以為門下學生,有緣的是,早年譚晶母親在北京求學時,也是在朱以為門下學習。

譚晶的聲線很適合民歌,可是不知為什么,她很喜歡在唱民歌的時候眨眼睛。
老師糾正了很多次,仍然沒有改過來。這樣的小習慣可是很影響舞臺審美的,將來要想踏上更大的舞臺,勢必要糾正不可。
后來譚晶發現自己在唱通俗歌曲的時候,是沒有這個毛病的。
譚晶靈機一動,開始想著能不能用通俗的唱法來唱民歌呢?
于是便自創這獨具一格的唱法,還被稱為“譚晶跨界唱法”,讓她更有了個人風格。

不過左青發現譚晶雖然歌唱能力優異,但是身上并沒有半點軍人的精氣神,于是要求譚晶必須快速的擁有軍人氣質。
從小就只知道唱歌的譚晶,雖然看起來嬌滴滴的,性子卻是堅韌得很。
她拿出學習音樂的勁,學習站軍姿,練步伐。折被子這些內務她也做得一絲不茍。
三個月的軍訓結束,譚晶也越來越融入這個軍人集體。
在參加軍晚會的時候,譚晶開始嶄露頭角,大放異彩。
就連當時總政的獨唱蔡國慶,也不禁激動夸贊“你真是驚艷了軍營!”
后來,譚晶不僅僅是驚艷了軍營,更是驚艷了歌壇。

1997年,香港回歸,譚晶和劉歡,張國榮等一線歌手在工體合唱。
在2000年的時候,她拿下了青歌賽的冠軍,同時還第一次踏上了春晚的舞臺。
之后央視各大晚會的邀約不斷,更是成了“春晚寵兒”,參加了12年。
她不斷出現在舞臺,不斷出現在大眾視野,成了名聲大噪的國家現象級歌手。
在2006年,譚晶在維也納舉辦了專場演唱會。中國民歌,在這個世界頂尖音樂殿堂回蕩。

譚晶之后名聲籍甚,但她并沒有在名聲中變得傲慢,始終心懷感恩。
她不僅在生活上照拂父母,更是記著小時候爸爸說過的,當初和譚母結婚十分倉促,沒有婚紗照,讓譚母委屈了。
譚晶在父母結婚30年,叫上了很多親戚同事,替她們補上了一場婚禮。
還帶著父母去三亞拍了婚紗照,譚母也是感動得直落淚。
04
情投意合的遇見
為父母的愛情追補了儀式感后,事業如日中天的譚晶,屬于她的愛情也悄然而至。

譚晶在一場活動上,認識了那個將和她攜手一生的伴侶–鄧中翰。
鄧中翰先生是中科院院士,在29歲的時候,就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理工商三科碩士,這樣的記錄可是建校以來第一人。
從加州大學畢業后,鄧中翰便回國創立了科技公司,致力于高科技芯片研究。同時進了中科院,還掛名北京工業大學的副校長。
這樣優秀的兩個人,就這樣結緣相戀。
早先在譚晶接受采訪的時候,就曾表示結婚對象是肯定不能湊合的。
還表示自己的另一半一定要孝順,得有讓自己崇拜的地方,而她也很愿意為愛付出。
這么一看,鄧中翰似乎就是照著譚晶的標準來的,兩人也在2009年舉行了婚禮。

因為鄧中翰是圈外人,且兩人行事風格都很低調,所以戀情婚姻都未曾對外公開。直到2014年,好友韓庚在網上發言恭喜她成為媽媽。
大家這才知道,譚晶早已在32歲時結婚,在37歲時有了一對雙胞胎女兒。
但是譚晶平日幾乎不參加綜藝,采訪也是鮮少,要知道她的日常實在困難。但是一旦露面,那就是讓人直接磕起來!
在2016年參加《蒙面唱將》時,譚晶以“尖耳朵的阿凡達妹妹”為蒙面代號,后來得知,是因為老公鄧中翰很喜歡電影《阿凡達》。
不得不說,譚晶這也太會了。

還有她偶爾在社交平臺上的一些分享,都能看出她的生活安樂美滿。
她會在一些孩子的日常下,配文“一家人在一起是最開心的時候,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從動態和文字里,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幸福與溫馨。
在好友韓庚的婚禮,譚晶也帶著丈夫和孩子一起參加。
譚晶一身白衣柔婉大氣,丈夫鄧中翰一身白色西服,看起來爾雅溫文。
兩個女兒扮演著花童,一家人是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的恩愛氛圍。
05
人生的多種可能
而近幾年,譚晶也開始參加一些音樂類綜藝,每一次出場都是視聽盛宴。她也顛覆以往風格與形象,做出很多新的嘗試。
電音,搖滾等等音樂風格的嘗試,還有各種前衛的裝扮,讓人驚喜連連。同時也讓一直在神壇上的譚晶,離大眾更近了一些。
在2021年時,還為游戲《逆水寒》演唱了戲曲玩法推廣曲《赤伶》。

除了一直堅持活躍在樂壇,在音樂上做出創新,譚晶也在嘗試著各種不同的人生方向。
在2019年,她就創立了自己的珠寶品牌Dea Design。
譚晶說,自己從小就很喜歡設計,在生了寶寶后,也有了更多時間可以去做以前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現在的譚晶已經45歲了,她生活仍然十分低調,但是從來沒有停止開拓人生的可能性。
她是國家級的音樂人,歌唱家;她是完美婚姻中的妻子,是兩個可愛女孩的母親;她是珠寶品牌主理人,是設計師…
譚晶的人生就像是得到了上天的恩寵。

而她也沒有浪費自己的天賦,對自己人生的選擇也不曾怠慢。
雖然如今某些方面,有了些爭議,但是她人生的總基調仍然是令人嘆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