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以來,疫情抬頭,電影撤檔,院線電影再次瀕臨停擺,觀眾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相對平穩的劇集市場。
回顧2022年Q1季度的劇集市場,《開端》《人世間》《獵罪圖鑒》等爆款黑馬的接連出現,對處在“寒冬”中的影視行業無疑是最及時的提振。

與2021年的劇集市場相比,創作者們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創造力,行業在布局方面有不少新趨勢和新變化。
年代劇勢頭強盛、懸疑劇跑出黑馬……Q1劇集市場,給2022年的劇集大盤打了一個不錯的頭陣。
應接不暇的都市劇熱度走低的喜劇
從開年的《幸福二重奏》,到三月底的《追愛家族》,都市類劇集以密集的節奏鋪滿了整個Q1市場。它們各有側重,讓觀眾看到了對不同社會切口的探討。
根據側重點的不同,大致可將Q1都市劇劃分成三類:以家庭群像戲為主,如《心居》《追愛家族》;致力于描繪家庭內部的兩性分工,如《我們的婚姻》《完美伴侶》;用情感話題拉動觀眾共鳴,如《今生有你》《婚姻的兩種猜想》。

但不論從播放表現還是觀眾反饋來看,Q1都市劇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從云合數據2022Q1全網連續劇的正片有效播放榜單來看,只有《賴貓的獅子倒影》這一部都市劇進入前五名,但這部劇開播于2021年12月,所以嚴格以時間為標準,Q1沒有一部都市劇進入榜單前五。而從豆瓣評分來看,6.01的平均分勉強及格。

盤點Q1都市劇的問題,不外乎幾個通病。
首先,亂拳出擊的劇情設置,讓不少都市劇陷入“販賣焦慮”的爭議。其次,演員參差不齊的表演水位,讓觀眾在出戲和入戲之間橫跳,拉低劇作代入感。再者,劇集對于觀點的生硬輸出,無形中削弱了劇情的存在感。
喜劇的表現也談不上太出色。相比去年Q1的爆款劇《贅婿》,今年雖有不少喜劇播出,卻鮮有破圈之作。縱觀云合數據發布的2022Q1連續劇網播表現報告,在上榜的劇集中,只有《假日暖洋洋2》《鄉村愛情14》兩部喜劇進入榜單前20名,“小逗劇場”已播出的《瓦舍江湖》《醫是醫,二是二》均未上榜。

借助于春節的節日氣氛和前作的長尾效應,《假日暖洋洋2》《鄉村愛情14》拔得喜劇頭籌并不讓人意外。但時隔一年,喜劇類劇作的后繼乏力,如今看來已成了不爭的事實。
喜劇雖有著得天獨厚的觀眾緣,但要想做出真正優質的喜劇作品,于今天而言并非易事。一方面,喜劇人才短缺,讓喜劇類作品的創造力持續走低;另一方面,喜劇綜藝和喜劇類網絡電影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喜劇劇作的觀眾。
冬奧劇應時,年代大劇復興
對比2021年Q1主旋律獻禮劇《覺醒年代》《山海情》等作品的火爆,今年獻禮劇的表現,略顯平淡。
今年的冬奧熱點,對劇作而言,發揮空間有限。加之運動題材對演員的技術有著一定要求,為了保證拍攝進度和演員安全,今年冰雪題材的獻禮劇都無一例外地著眼于冰上運動。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由李庚希、沙溢、胡軍主演的《超越》,該劇在豆瓣上8.2分的成績也證明了觀眾對其的青睞。
《超越》之所以能在口碑上站穩,是因為觀眾們對鄭愷新、陳敬業九十年代故事線的認可。這也反映出當下的一大趨勢——年代劇的復興。
年代大劇《人世間》的破圈,也是對這一趨勢的印證。《人世間》將故事從1969年講到了2016年,把近50年的時間跨度濃縮在58集的體量中,笑點與淚點并存、感動與波折共生。這部“平民史詩”的火爆,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人世間》對播出檔期的選擇,抓住了契合劇作基調的“天時”之機。雷佳音在采訪中說“我們這部劇有一特點,總在過年。”《人世間》以“春節”為點、人物為線,串聯起時代變遷之路。如此,主題與時令絲絲入扣,既拉動了節日氛圍,又讓劇作收獲不俗的成績。

短視頻與長視頻的觀看時間分配,就好似我們在生活中對零食和主食的選擇。零食雖誘人,但當我們吃夠了零食,也會想念那些能果腹的主食。短視頻在近兩年的興起雖引領了短平快的風潮,也讓市場愈發想念能真正滿足觀眾的優質劇作。行業環境的渴求,是《人世間》得以成功的“地利”之遇。
最不能忽視的,是《人世間》的優質成色。從演員表演到場景還原,《人世間》不僅把細節摳到了磚縫里,更把情感鋪滿了每一個鏡頭。如導演李路所言,他相信觀眾能看到團隊的誠意,相信好的作品能打破所謂的年齡圈層。
除《人世間》外,《光陰里的故事》《一代洪商》等劇作的出現,也反映出年代劇的新發展。優質的年代劇從來不缺市場,不論是二十年前的《激情燃燒的歲月》《金婚》,還是近十年的《父母愛情》《雞毛飛上天》《大江大河》,年代劇所刻畫的,是時代的變遷,更是對人的記錄、對歲月的鐫刻。

“穿越”老梗新玩懸疑跑出黑馬,甜寵古偶失靈
在年代劇之外,Q1劇集的另一個關鍵詞是“穿越”。但與過去動輒就是幾百上千年的朝代穿越不同,今天的穿越大多是主人公在自己人生里的循環。
開播即火的《開端》和《一閃一閃亮星星》就是吃到“新穿越”紅利的成功案例。“一月男友肖鶴云、二月男友張萬森”從觀眾對兩部劇中男主角的戲稱中,不難看出觀眾對劇作的認可和對角色的喜愛。

不論是《開端》還是《一閃一閃亮星星》,它們都用快節奏來推進劇情發展,并用合乎情理的反轉來給劇作帶來戲劇性上的加持。《一閃一閃亮星星》自開播以來,共計登上微博主榜熱搜859次;主話題#開端#在微博上突破80億的閱讀量,給劇集熱度添柴加薪的同時,又不斷吸引新觀眾入局。
云合數據2022Q1連續劇網播表現顯示,《開端》和《一閃一閃亮星星》分列連續劇有效播放霸屏榜第6、第20名。
在3月,接住《開端》和《一閃一閃亮星星》接力棒的,是同屬懸疑劇的《獵罪圖鑒》,檀健次飾演的畫像師沈翊,也繼承了前兩位男主角的頭銜,被觀眾稱為“三月男友”。
去年,懸疑劇的水位驟降。今年《開端》《一閃一閃亮星星》《獵罪圖鑒》的接續熱播,既給懸疑劇帶來了“懸疑+”概念的新嘗試,也讓市場看到,懸疑劇的可能性是廣袤的,它并不是非紫金陳不可。
相較于黑馬頻出的懸疑劇,古偶和甜寵的退潮,是今年Q1劇集市場的又一明顯趨勢。
Q1古偶劇跑在前三的是由李易峰主演的《鏡·雙城》、喬欣主演的《嫣語賦》、迪麗熱巴主演的《與君初相識》,它們在云合數據2022Q1連續劇有效播放霸屏榜分別位列第7、第14、第19名。而原本打著古裝歷史劇旗號的《尚食》,卻在播出后露出了偶像劇的內核,也沒能贏得大眾的認可。

今天的觀眾對劇作的要求日漸走高,演員表現、劇情邏輯、服化道還原、特效水準缺一不可。而一貫以流量為先的古偶劇,無疑成了集中各類問題的重災區。
自去年開始,古偶劇就已經明顯地走起了下坡路,楊冪和陳偉霆坐鎮的《斛珠夫人》豆瓣評分4.8,趙露思主演的《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更是跌破了4分。可見,以前堪稱流量生產工廠的古偶劇,在量販生產中耗盡了觀眾的耐心和期待。
與古偶劇相比,今年Q1甜寵劇的處境更加堪憂。去年尚能憑借《你是我的城池營壘》圈住觀眾的甜寵,在今年一季度火力不足。

從榜單來看,只有肖戰楊紫兩大流量坐鎮的《余生,請多指教》躋身連續劇霸屏榜第9名,其他以甜寵磕糖為賣點的劇,尚需努力。
來到4月,新一波的古偶、甜寵劇已經排好了兵、布好了陣。《與君初相識》的續集《恰似故人歸》率先登場,《且試天下》《祝卿好》陸續定檔播出,此外還有《愛的二八定律》《沉香如屑》等作品接連放出待播消息。
它們能否給古偶劇和甜寵劇帶來轉機,且看后勢。
【文/弈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