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廣大觀眾奉為經典諜戰劇的《潛伏》,其實是一部優秀的職場劇。
這句話被很多網友認同,實事求是地講,《潛伏》在諜戰戲上的設計并不是很出色,比該劇的原型《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及《無名英雄》要弱一些。《潛伏》被追捧的因素還包括愛情、家國情懷和辦公室政治。
在辦公室政治這一塊,《潛伏》里表現比較深刻的人除了男一號余則成外,還有一位就是天津站情報處長陸橋山,他在劇中可謂是一個辦公室政治高手,善于察言觀色,八面玲瓏巧舌如簧,辦事能力很強,背后還有國民黨情報系統大佬鄭介民這位大靠山,連站長吳敬中都讓陸橋山三分,自己不在家時就讓陸橋山代理站長。
不過,有意思的是,我們看《潛伏》的劇情,陸橋山身為情報處長,在吳敬中、李涯、馬奎甚至中統謝若林都曾懷疑過余則成真實身份的情況下,陸橋山似乎從來都沒懷疑過余則成,這又是為什么呢?
一、余則成的偽裝
想在辦公室政治里保護自己,那就要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不同的人面前偽裝自己,做到“投其所好”,具體例子你可以參考《老友記》里刻意和同事一起發出怪笑的錢德。
余則成在天津站屹立不倒的法寶之一就是善于偽裝,他在不同的人面前展現出不同的氣質和做派,達到不同的相處目的,這是余則成在辦公室政治里安身立命的功夫之一。
比如,當余則成發現馬奎有可能對自己不利時,他立刻向馬奎暗示自己強大的背景和深藏不露的情報來源,用以嚇唬馬奎,讓他不敢對自己有什么想法。
當余則成發現站長想貪污腐敗中飽私囊時,他就化身站長的“善財童子”幫他斂財,讓自己和站長成為一條繩上的螞蚱,他也成了站長和站長太太心中的“自己人”。
當余則成發現李涯調查自己時,他就找機會狠狠修理了一下李涯,一記耳光讓李涯知道什么是上下級關系,逼迫李涯不敢繼續造次。
當余則成發現陸橋山是一個深諳辦公室政治的“官迷”時,他立刻也變成了一個同樣類型的人,經常和陸橋山一起私下議論天津站的人事情況并相互“交底”。
余則成“投其所好”正合陸橋山的心思,于是兩人就成了無話不談的辦公室八卦同事關系。
這種八卦同事關系雖然并不牢固,但在特殊時刻能起到特殊作用,比如因為天津站副站長的人選問題,余則成和陸橋山“心照不宣”地站在了一起。
二、共同的敵人
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朋友的敵人是敵人,敵人的朋友是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是辦公室政治里顛撲不破的真理,所謂政治,有時候很簡單,就是“你,我,他”三個問題。
軍統天津站內部一開始有三個人是副站長的潛在人選,按上任的可能性排序應該是陸橋山、馬奎和余則成。
在這三個人里,陸橋山和馬奎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他們軍銜一樣都是中校,資歷差不多,職位也差不多,此外他們還都各自擁有強大的后臺。陸橋山背后是情報系統大佬鄭介民,馬奎背后是軍統實力派毛人鳳。而且,即使他們自己不爭,他們背后的大佬也會讓他們爭這個副站長,這是國民黨軍統內部權力爭斗的延續和必然。
天津站有天津站的小規模辦公室政治,國民黨國防部和軍統還有他們更高一層的辦公室政治。
這樣一來,在天津站內部除了站長吳敬中之外,陸橋山想上位就不能同時和馬奎、余則成為敵,雖然他位置占優,但別忘了歷史上晉國老大智氏的教訓,在陸橋山看來,馬奎和余則成一旦合作,他就不好玩了,所以他要分化和拉攏馬奎和余則成。
顯然,馬奎的競爭實力比余則成大,陸橋山拉攏馬奎不僅不可能也沒有實際意義,那陸橋山的拉攏對象也就只能是排在第三的余則成了。
對于余則成來說,馬奎和余則成之間有一個難以繞開的歷史遺留問題,余則成原則上不能和馬奎走得近,甚至還要提防著他,而馬奎也對余則成不放心,特意安排人盯著他。余則成想在天津站打開局面,也只能去和陸橋山搞好關系。
于是,陸橋山和余則成兩人就有了共同的敵人馬奎,這個關系也讓他們成了臨時的盟友,盟友之間誰還懷疑誰呢。
馬奎死了之后李涯來了,李涯剛來天津站就盯上了左藍和余則成,同時他也是陸橋山競爭副站長的潛在競爭對手,在對待李涯的態度上,無疑陸橋山和余則成依然保持著臨時盟友關系。
這種盟友關系當然也不是牢固的,一旦沒有了共同的敵人,他們就該互相撕了,只是還沒等到那一步,陸橋山自己就出了事。
三、余則成的背景
辦公室政治的一個潛規則就是看人下菜碟,小職員不一定就好惹,有些小職員不是占著關鍵崗位就是擁有深層背景,所以想在辦公室里縱橫捭闔,一定要首先了解每一個人的詳細資料和背景。
在天津站里,余則成雖然職位不高,但他有兩個背景是陸橋山不得不防的,一個是軍統功臣身份,戴笠親自給余則成授過勛,意味著余則成能和戴笠說上話,這是馬奎都不具備的優勢。戴笠到天津視察,連吳敬中都有求于余則成,讓他幫忙遮掩,這一點陸橋山不會不清楚。
余則成的另一個身份自然是站長的學生兼親信,余則成剛到天津站就立刻開始為吳敬中偷偷搜羅各種金錢和財寶,穆連成的事情連行動處長馬奎都知道,作為情報處長的陸橋山也不會看不到。
打狗看主人,既然余則成是吳站長的親信,兩人還有沆瀣一氣的共同貪腐行為,如果陸橋山和余則成過不去,那自然也就是和站長過不去,和站長過不去,也就是和副站長的職位過不去,犯不上。所以吳敬中和余則成在陸橋山眼里只能是討好和拉攏的對象,不能當成競爭對手。
就算他余則成有問題,到時候出了事也是吳敬中頂著,這就不是陸橋山該操心的事。
在這一點上陸橋山就比馬奎聰明,馬奎不知天高地厚居然私自調查吳站長和穆連成,再加上他安插眼線盯余則成,這么一搞,他也就成了吳敬中和余則成共同的敵人,再加上陸橋山,以一敵三,馬奎的下場還能好嗎。
四、陸橋山的角色定位
辦公室政治中的一個前提就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高收入、好人緣、升職還是摸魚,你必須要想清楚,目標明確才能有的放矢。
《潛伏》中的幾個主要角色都是有其人設定位的,也就是他們到底想要什么是很明確的。
馬奎、李涯這兩個行動隊長明顯是來干事的,雖然他們的最終目的有區別,但兩個人都一心想在天津站做出一番事業來,這是顯而易見的。
于是,馬奎為了查清軍調代表住處特務泄密一事不惜鋌而走險去調查頂頭上司吳敬中,明知道余則成有可能掌握自己當年叛變的證據還想冒險去收拾余則成。
李涯更是如此,剛到天津站就先拿站長的心腹余則成開刀,等到余則成當上副站長后依然敢繼續調查余則成,他不是為了要那個副站長職位,就是為了自己的職責。
這兩個人既然想在天津站搞事情,那他們自然會成為余則成最大也是最危險的敵人。
吳敬中和謝若林兩個人的定位很相似,他們一個是軍統老特務,一個是中統小特務,地位不同但在《潛伏》中的人設定位差不多,本質上都是生意人。
一個是堅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老滑頭,一個是為了掙錢可以放棄立場的小滑頭,余則成和他們建立金錢上的關系之后,即使他暴露出很多疑點,也會在金錢的作用下化險為夷。
陸橋山的人設則是“官迷”,在干事、發財和升官三個方面,他似乎更執著于升官,一心想著副站長的位置,為了競爭甚至不惜出賣本單位的機密陷害李涯,這件事也將他的官迷本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就因為陸橋山的眼睛只盯著副站長,所以余則成在他眼里只是一個臨時同盟,是可以利用和拉攏的人,至于余則成究竟是什么身份,那無所謂,反正他是站長的心腹,至于其他,陸橋山根本沒工夫去考慮,也不屑于去追究。反正就算是余則成出事,到時候倒霉的也是吳敬中而不是他陸橋山。
有意思的是,陸橋山因為吃里扒外陷害同事陷入生命險境時,余則成關鍵時刻幫了他,通過上層關系協助陸橋山脫身,于是當陸橋山以更高職位回天津算賬時,他們依然是朋友。
在這方面陸橋山也是普通人,也知道感恩,他在脫險后對余則成說“我們是朋友”,其實是真心的。
只不過,余則成是有信仰的戰士,在信仰面前,陸橋山這個八卦同事、辦公室政治盟友的性命也就不重要了,因此當為了任務必須要除掉陸橋山時,余則成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和不舍。
總結一下,陸橋山確實是一個辦公室政治高手,正常情況下他不僅能成為天津站副站長,最后也會和站長一樣順利脫逃跑到海島上繼續作威作福,背靠鄭介民的他很可能在官職上超越吳敬中,當然,他沒準兒和余則成還是朋友。
但是,陸橋山犯了兩個大錯誤,第一次是為了一己私利為了內斗損害單位利益,也就是出賣情報陷害李涯,險些被站長執行家法。第二次是為了迅速做出成績,不惜在天津大開殺戒,讓余則成只能選擇對他痛下殺手。
陸橋山的悲劇下場也說明了一個真理,值得那些熱衷于辦公室政治的人們警惕:
辦公室政治玩得再好終歸是小聰明,在遇到本質性問題時,再牛的辦公室政治高手也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