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 ),簡稱二戰,亦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意大利王國、日本帝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仆從國與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 ,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
觸目驚心的數字值得所有人類的警醒。二戰結束后,為了讓人們能夠更好的銘記歷史,電影行業出現了許多以二戰為背景的影片。相信大家通過觀看這些影片,一定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戰爭的殘酷。本期芒栗就來推薦十二部二戰題材的電影佳作,由于二戰題材的電影不在少數,一篇文章難以羅列所有影單,本文就從戰爭懸疑、劇情、歷史以及個人傳記四種類型出發,總結了十二部電影佳作,排列順序沒有先后之分,各種類散布全文,希望能對在找戰爭片的你提供幫助啦!
1、鋼琴家

《鋼琴家》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戰爭片。該片于2002年9月25日在法國上映。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描寫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

第一部獲得愷撒最佳電影大獎(法國國家電影獎項)而沒有任何一句法語在其中的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所講述的,以客觀冷靜不帶意識形態的描述了猶太鋼琴家斯普爾曼遭受納粹迫害的事跡。
2、決戰中途島

《決戰中途島》劇情片 。該片于2019年11月8日在北美、中國內地同步上映。
該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中,參戰士兵和飛行員等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導演表示該片籌備了15年,他在看完有關中途島的紀錄片之后,就決定要拍攝這個故事。為了高度還原中途島海戰的歷史,不管是航空母艦、飛機還是當時的雙方戰略戰術,該片制作團隊都在無窮無盡的資料和歷史影像里進行了年復一年的研究
3、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戰爭歷史片。該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并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該片于2016年11月04日在美國上映、12月08日在中國上映 。
2016年12月,《血戰鋼鋸嶺》被選為2016美國電影學會十佳電影。 2017年2月27日,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
為了真實再現慘絕人寰、尸橫遍野的戰場,梅爾·吉布森將澳大利亞悉尼西南部郊區布倫格利的一個農場炸毀,偽裝成鋼鋸嶺的頂端,成功拍出了幾萬平米的浴血戰地場景。

4、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該片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雇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1994年,該片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7個獎項

斯皮爾伯格沒有得到在奧斯維辛里面拍攝的許可,便只好在門外面的另一邊重新建造一個與真實場景極為相似的場景,來拍攝死亡集中營的戲。同時斯皮爾伯格也拒絕接受該片的酬勞,他的理由是要是接受了那就成了“血錢”。
片中共有126個有臺詞的角色,劇組在拍攝期間共雇用了3萬名臨時演員,其中兒童演員全都是“辛德勒猶太人”的后代,扮演幸存者的演員也都是信奉天主教的波蘭人。
5、兵臨城下

《兵臨城下》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小說與電影創作,均來源于真實事件,1942年秋天的斯大林格勒,希特勒正在瘋狂進攻蘇聯。剛開始的時候德國人輕而易舉摧毀蘇聯人的抵抗,最終在頑強不屈的蘇聯紅軍和惡劣的天氣以及供給線問題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之下,希特勒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從而逆轉了整個戰爭的局勢。
6、模仿游戲

《模仿游戲》(The Imitation Game)傳記電影。影片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編著的傳記《艾倫·圖靈傳》,講述了“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于圖靈協助盟軍破譯德國密碼系統“英格瑪”,從而扭轉二戰戰局的經歷。
該片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以及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在內的7項提名。于2015年7月2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圖靈傳記片,影片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向這位計算機之父致敬,2011年好萊塢業內評出的未拍攝最優秀劇本黑名單(Black List)上,《模仿游戲》排名第一。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表示二戰取得勝利最應該感謝的人就是圖靈。

7、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戰爭懸疑片,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該片于2017年7月21日在美國上映,9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該片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2018年3月5日,該片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剪輯獎、最佳音響效果獎和最佳剪輯獎

全片皆以IMAX攝影機拍攝,該片制作最繁忙的一天里,拍攝團隊在海上安排了多達62艘船只進行同時拍攝,為了最大限度還原戰爭的真實感,該片使用了當時真實的船艦和飛機,并向歷史專家丹·弗雷德金請教各種飛機的不同特點和飛行要領。
8、狂怒

《狂怒》二戰題材電影。影片講述了在1945年二戰硝煙即將消散之時,同盟國軍隊準備在歐洲戰場發動最后一輪猛烈攻擊。在以寡敵眾、彈盡糧絕的不利條件下,謝爾曼坦克的幾名坦克手深入納粹德國的中心地帶執行一項死亡任務。
該片于2014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2014年11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為了
真實還原坦克的內部,從聲音到引擎,最終成品必須得跟奔馳車一樣跑起來。對此制片人比爾·布洛克表示,沒有電腦特效,全是實打實的坦克,實打實的服裝和設備,在真實的泥濘和大雨里拍攝,展現那一年刻骨銘心的歐洲冬天。據悉,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有據可依,甚至將五輛美軍的謝爾曼坦克和一輛德軍的虎式坦克搬到了片場。這些“真家伙”在片中的出鏡率超過80%,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氣勢十足,戰術多樣。片中最抓人眼球的一場大戰是美軍的謝爾曼坦克部隊與德軍的虎式坦克遭遇時的大戰。
9、至暗時刻

《至暗時刻》(Darkest Hour)傳記歷史片。于2017年12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二戰時面臨來自內部的偏見與外部的法西斯戰爭,溫斯頓·丘吉爾抵住壓力,帶領英國人民奮起反抗,贏得敦刻爾克戰役的勝利,度過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故事
為了獨立和自由,絕不向強權妥協,絕不同獨裁者議和。
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最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這種精神與信念,正是人類社會穿過一個個幽暗的時刻,最終迎來光明的保證。

10、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戰爭片,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描述了諾曼底登陸后,瑞恩家4名于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于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將其平安送回后方。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選2014年美國“國寶影片”名單。
二戰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印度電影審查機構曾因影片過于血腥暴力而亮起紅燈,但斯皮爾伯格拒絕進行刪減,并決定不在印度上映,最后印度只好妥協。在2006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部最鼓舞人心的電影”榜單中,影片名列第10。

11、波斯語課

《波斯語課》戰爭劇情片,于2020年2月22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上映,2021年3月1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改編自沃夫岡·柯爾海斯受到真實事件啟發所著的短篇小說,講述了年輕的比利時猶太人吉爾斯為求活命,假冒波斯人為集中營的軍官科赫教授波斯語,二人之間產生不同尋常的友誼的故事
為拍攝該片,導演瓦迪姆·佩爾曼與一位俄羅斯語言學家合作,發明了電影中的假波斯語版本,并編寫了一本語法書和一本600字的詞典

12、鬼子來了

《鬼子來了》(Devils on the Doorstep)戰爭劇情片。 影片由姜文執導,姜文、姜宏波、香川照之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影片于2000年5月上映。
片雖為一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影片,但在立意取向、價值觀念等方面與國產主旋律電影嚴重不合拍,因此雖然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夏威夷電影節Netpac獎、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榮譽,仍被封殺。

小結
珍愛和平,遠離戰爭!生在中國,何其有幸!以上就是十二部二戰題材電影佳作的推薦,上述影片你看過多少,一起來討論吧!還有哪些影片必須上榜,也歡迎大家補充。整理不易,歡迎點贊+收藏+關注!
關注不迷路,更多精彩影視推薦歡迎進入芒栗主頁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