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果郡王為了“保護甄嬛”,掉入皇帝設的陷阱里,最后被賜了“毒酒宴”,中毒而亡!這無疑對浣碧是晴天霹靂,畢竟從小到大,關閉都生活在甄嬛的陰影下,自己最愛的男人也只愛甄嬛,最后甚至保護甄嬛而死。浣碧覺得她的一生都是個笑話罷了,自己苦心經營,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婚姻,又“毀于一旦了”……
眾所周知,孟靜嫻“難產”而亡,一直以來,元澈都是由浣碧撫養的,愛屋及烏,難道浣碧對元澈沒有一點感情嗎?一直以來,浣碧都遵循甄嬛的教導,好好對待元澈,視如己出。果郡王離開了,浣碧還有元澈,而且能錦衣玉食過后半輩子,為何她要選擇自盡呢?浣碧從始至終都是利己主義,如果,果郡王不是王爺,她還愿意為了果郡王拋棄一切嗎?
比起浣碧自盡,我更傾向浣碧“不得不死”。等甄嬛緩過勁來,就會開始追查誰透露了她和果郡王有情。畢竟就是這個“情”字害死了果郡王。而之前就說過:皇帝密探查到果郡王的家書,讓皇帝看到每一封都有“熹貴妃安”。皇帝才起了殺心。
而家書究竟誰透露出去的呢?或許浣碧本想害甄嬛,結果害到心愛的果子貍了,讓她“無顏面對長姐”,也愧對果子貍,便隨果子貍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