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話多多
她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風月片開山鼻祖,是李翰祥《大軍閥》中的全裸美人,她的顏值高峰期,各國權貴對她趨之若鶩,她卻對此嗤之以鼻。

在沒有了解狄娜之前,或許很多人贊同“戲子誤國”這四個字,然而她的美,卻從來不僅限于皮相,她的臨終遺言,發人深省:“刀劍能夠殺人,筆墨可以救人……”
狄娜本名梁幗馨,1945年出生于廣東興寧。
狄娜的祖父曾經是當地的一個大地主,在那個講究多子多福的年代,祖父跟祖母共生育了十一個孩子,可惜只存活下來兩個,其中一子,就是狄娜的父親梁錫洪,余者皆早夭而亡。
狄娜的父親是位商人,常年在沿海等地跑生意,母親家的祖上是明末武將,狄娜的父親與母親在香港結婚,安家樂業。

只可惜,父母之間,雖然琴瑟和鳴,但是這樣的歲月靜好并未長久,狄娜的父親也并非長壽之人,狄娜9歲那年,父親英年早逝。
父親梁錫洪在世時,有一神技,無人能敵,他觀人面相會算其命,而且其準無比,他曾算出自己并非長壽之人,也曾算出狄娜的五舅父,會在1955年淪為乞丐,而狄娜將來會在政治舞臺大展風采。
雖然狄娜和相依為命的母親相處時間最久,但是她對僅僅陪伴自己一年時光的父親,卻記憶最深。

父親在世時,擅長琴棋書畫,文采斐然,他教狄娜讀古書,識大義,明是非,父親讓她懂得家國情深,唇齒相依的道理,真正的愛國絕不是一紙空談,要身體力行的為國效力。
父親的教誨,狄娜一輩子都沒有忘記,一直銘記于心,正因如此,她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從來沒有偏離過正確的方向。
1956年,母親為了撐起家業,接手亡夫遺留給她的生意,將10歲的狄娜送到澳門圣羅撒女子寄宿學校求學,年幼喪父的狄娜,很早就學會了獨立,性格也很強勢,凡事講究公平公正。

憑借天資聰穎的好學能力,狄娜在學校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唯一一次屈居班級第二名,還是因為老師給她的試卷打錯了分數,狄娜據理力爭,老師卻不以為然,狄娜一怒之下,書也不讀了,買了一張船票,南下香港找母親去了。
母親拿她沒辦法,只好將她送到香港某家女子名校繼續學業,然而,要強的狄娜在校期間,師生關系總是無法和平相處,因此,共輾轉于三家女子名校,直到中學畢業后,狄娜再也無法在學業一事上有所突破了,因為她跑去拍風月片了,校門深以為恥,拒絕接受這樣的有傷世俗風化的女學生。

或者,青春期都曾經有過叛逆迷茫的時光吧?狄娜也是一樣,因為她的美貌與眾不同,曾經被同學用激將法挑釁:“你那么有本事,怎么不敢去當電影明星呢”?
狄娜覺得,拍電影也沒啥了不起的,通過父母在商界認識的朋友,狄娜想進娛樂圈發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1962年,狄娜剛剛進入演藝圈不久,美艷無雙的她就被一群狂蜂浪蝶追捧。
彼時,追求狄娜的人,皆非池中之物。

泰國總理Sarit Tanarajata的弟弟身為銀行總理,利用職務之便,為了博得美人歡心,主動提出為她量身定制,籌拍電影,不僅如此,還利用哥哥的身份地位,帶著狄娜出入政界圈,結識國際要員,目的無非是顯示自己的本事和身份而已。
然而對于懷有一腔愛國心的狄娜來說,出入這樣的社交圈,卻在無意中有了意外收獲,原來,他們在談論國家大事的時候,并未在意旁聽的狄娜,或許他們認為不過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而已,因此對她毫無防備。

于是,這些重要的信息,也自狄娜處源源不斷地傳到國內,為國防安保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
有趣的是,當時泰國總理的弟弟為狄娜籌拍的那部電影,她在戲中扮演的恰巧是一個女間諜,據狄娜本人后來回憶,彼時的他們,并不曉得狄娜演起來得心應手的原因,因為生活中的她,已經將這些招數玩得游刃有余了。

狄娜后來之所以對資本家深惡痛絕,不是沒有原因的,當年初到泰國之時,沒有任何代表作的她,剛下飛機,就看到當地群眾到機場熱烈迎接她,將她稱之為“大明星”,她覺得很羞愧,抬眼望向對她一臉得意洋洋的總理弟弟,她瞬間明白了對方的用意,內心頓覺惡心。
在泰國拍了兩部電影之后,狄娜一心一意想回國效力,她想通過自己的力量,為國家辦點實事。

1965年,彼時的香港電影圈,正在以振興中華民族文化為名,到處吸納俊男靚女入行做演員,狄娜回國后,加入了國泰機構,隨便拍的幾部電影,竟然都一炮而紅,讓業內不少同行嫉妒不已。
1967年,狄娜認識了來港游學的前游泳教練馬益彰,被對方的家國情懷,男兒壯志深深吸引,一見如故的兩人結為連理,狄娜的下嫁,當時轟動整個娛樂圈,很多人對她的選擇疑惑不解,明明有達官顯貴可以選擇,為何偏偏選中了一平平無奇的教練呢?

直到狄娜生下女兒后,人們才從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口中得知原因:“那些追求媽媽的叔叔,他們都不了解媽媽,其實追求媽媽很簡單,只要多談國家和社會,多說我愛你”,只可惜,沒人相信一個天真孩童的話。
令人費解的是,狄娜的女兒后來做了變性手術,女兒變成了兒子,或許也是受母親強勢性格的影響吧?

70年代初期,粵語片漸漸式微,邵氏的李翰祥以老朋友的身份,力勸狄娜助他渡過難關,狄娜出于憐憫,才答應幫他拍那部《大軍閥》。

據著名作家蔡瀾回憶,這件事情他有了解,當時狄娜還曾贈送給了李翰祥一個鑲滿寶石的馬,寓意為馬到成功,那個東西和狄娜的片酬不相上下。
由此可見,狄娜參演這部電影,完全是幫忙的心態,沒想到李翰祥卻以遠景拍攝為由,勸說狄娜全裸出鏡,并且信口開河的許諾,鏡頭拍出來會以白紗遮擋,營造一種朦朧美,結果成片正式上映之后,和藝術沒有任何關系,完全是一部低俗的風月片。

這部電影上映之后,盛況空前,正當所有人期待繼續觀賞到狄娜的香艷電影之時,狄娜卻再也沒有接拍過此類電影,而且因此一事,她與李翰祥徹底斷交了,因為這件事甚至影響到了她的婚姻。
1972年,老公馬益彰和狄娜離婚了。
聞知狄娜離婚后,上門追求者絡繹不絕。

據說狄娜離婚的當天,東南亞某個國家的駙馬爺親自登門,將一塊內嵌丹麥國王和自己名字的手表送予她,沒想到這么貴重的禮物,狄娜轉手就送給了身邊的一位男友。
當年樂壇怪才黃霑也曾追求過狄娜,彼時的香港,送花贈美女的示愛方式還未興起,花店生意并不好,所以經常很晚營業,為了買到鮮花,黃霑總會因此遲到,所以每次赴約遲到,都會向狄娜先說對不起。

狄娜當年在老撾體驗生活時,曾經被當地的外交部長親自接待,臨別前,狄娜態度誠懇的勸服他:“希望您能開創新的生活”事情結束后,這位部長對狄娜的風采依舊戀戀不舍,他給狄娜打越洋電話,表示自己之前沒有過冒險的想法,但是為了狄娜,他很想試一試。

世界知名品牌“古馳”家族的后人,最后一代繼承人Dr.Gucci也曾和狄娜一見如故,當時42歲的狄娜,作為引進該品牌進入中國的中間人,大贊對方,表示他是自己見過的,唯一一個沒銅臭味的品牌方,Dr.Gucci對久負盛名的狄娜贊賞不已,全程為她播放情歌,不過樂極生悲的是,沒過多久,這位繼承人,就被妻子買兇干掉了。

那些單身的時光,狄娜從來沒有缺少過追求者,然而,自從離婚后,狄娜的一腔赤子之心,從未放在兒女情長這件事兒上。
1973年,為了表示自己和祖國同坐一條船,共同進退,腰纏萬貫的狄娜宣布破產,她要與廣大的無產階級同胞們一起奮斗,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然而,想法很完美,現實卻太骨感,彼時那場風雨飄搖的大運動,延遲了她回國效力的腳步,但是為了和資產階級徹底決裂,狄娜從未放棄,她潛心研究馬克思和列寧的著作,閉關學習長達三年之久。

由于狄娜與國際各界要員的人脈資源異常豐厚,因此為國家建設付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行動和努力;不僅如此,狄娜的經商才華也讓人驚嘆不已,她涉獵的范圍非常廣泛,當時為中美建交,以及貿易往來,做了不少積極有效的工作。
1975年,正式退出娛樂圈之后的狄娜,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在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上。
從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狄娜在機場建立的導航系統,以及人造衛星業務,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中國的衛星導航之母。

2010年3月31日,65歲的狄娜因為身體功能衰竭,在香港與世長辭。

狄娜臨終前,曾向媒體呼吁:她希望所有從事媒體工作的人,都能秉承良知,對這個社會做積極有意義的工作,因為只有這樣,傳媒才會推進社會進步,洗刷那些黑暗中無知的存在,給他們帶去光與溫暖,希望與力量!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