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電視劇市場不可謂不熱鬧——
前有肖戰、楊紫主演的偶像劇《余生請多指教》;后有海清、童瑤雙視后《心居》;古裝片也有迪麗熱巴、任嘉倫《與君初相識》撐場面。

但看了一圈,總覺得還少了點什么,仔細一想,是大家最愛看的抗日劇。
因此當《烽煙盡處》開播后,立馬登上了飆升榜第二的位置。

《烽煙盡處》在開播前,可以說是備受期待,因為無論怎么看,這部劇都稱得上是陣容豪華。

該劇的導演,大家都不陌生,是曾經主演過《血色浪漫》《重案六組》的連奕名。

連奕名做演員時就是抗戰劇大戶,出演過《一雙繡花鞋》《烈日炎炎》等諸多高口碑、高收視的抗戰劇。后來他轉行做導演,最拿手的也是這一類型的劇,出品過《大刀進行曲》《五湖四?!返葎?,質量皆在中上水平。

劇里的演員,大家更熟。
男主是為全網承包魚塘的張翰,只不過這回他從霸道總裁搖身一變成了為國盡忠的熱血青年。

女主是《遇見王瀝川》的焦俊艷,剪去長發,藏起甜美,扛起槍詮釋什么叫巾幗不讓須眉。

配角大家同樣不陌生。
老戲骨金士杰;

氣質美女倪景陽;

金牌綠葉羅光旭;

可以說整部劇都是熟人。
再看劇本,根據作家酒徒的同名小說改編,原著曾被評為“2013年中國網絡文學年度好評作品”。

不管怎么看,這部劇都會是一部“王炸”,只可惜播出后,該劇炸是炸了,但卻是把觀眾炸得外焦里嫩。
一、故事情節經不起琢磨
劇一開場,就是一場驚險刺激的刺殺活動。
以張松齡(張翰飾)為首的三名衣冠楚楚的年輕人眼色頻傳,且不約而同地朝著同一個車廂走去,他們的獵物就在這里——日本特務中島隆吉。

三人約定,火車進入隧道的瞬間就是動手之時。不料看似天衣無縫的計劃,卻在最后一刻發生了變故。
當其他兩人制服了特務后,負責開槍的朱成壁卻因害怕而沒能按下扳機。不僅錯失了殺死特務的好機會,還差點令三人身陷險境。好在危急時刻,車廂里突然出現了另一名刺殺人員,將特務一擊斃命。

看到這,估計大家也琢磨出點味道來了:這三個年輕人絕非專業殺手。
果不其然,三人見人已死,二話不說就跳下火車,而后結伴回家。原來他們是附近黑石寨里商戶的兒子,三個熱血青年。

那么問題來了,三個學生,是怎么得知日本特務的行蹤的?不僅知道是哪列車,還知道哪個座位,對方長啥模樣。
很顯然,雖然導演一開始就想用一場刺殺行動來吸引觀眾,但這場刺殺本就疑云叢生。

而劇情不合理的地方還大有所在。
日本人循著火車案發現場的蛛絲馬跡最終找到了那個殺死日本特務的人——竟然是那三個學生的老師,也是隱藏的地下黨員呂風。

正當日本人打算嚴刑逼供呂風,逼他交出更多地下黨員的信息時,卻意外被張松齡撞破。于是日本人打算殺人滅口,張松齡轉身就往大街上逃。
眼看張松齡都跑到人來人往的主街道上大聲呼救了,日本人非但不懂得終止追趕,反而拿著把刀就那么不緊不慢大喇喇地跟上了大街。

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日本人被鎮上的居民包圍了。然后他盯著包圍他的人,二話不說,自盡了。

看到這,爛番茄已經是無力吐槽了。盡管抗日劇總喜歡丑化日本人,將他們塑造得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但這里的塑造也實在是敷衍得過分了。

只要是個正常人,看到追捕對象逃到了安全區域,都應該懂得有所收斂;結果這個日本兵就像中了邪似的還直挺挺地繼續追趕,關鍵是眾目睽睽之下也不懂得把刀收一收裝裝樣子。
我只能說,編劇不只將反派變蠢了,也把觀眾想蠢了。
還有那個在火車上不敢開槍的朱成壁,他回家后意外發現自己的父親竟然與日本人有往來,且為日本人效忠。

發現真相的朱成壁目光堅定,在無人處說了一句:“我絕不做漢奸的兒子?!?/p>

你以為他將要斷絕父子關系,至少也是要離家自己闖蕩了。
但這些都沒有發生,他既沒有揭發父親的行徑、也沒有要離家的意思,只是一個勁地偷聽父親和日本人的對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于是他被發現了,再然后他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下也走上了父親的老路。

所以,導演為什么要給他一個“我絕不做漢奸的兒子”的特寫鏡頭呢?著實是令人費解。
二、又一部抗日偶像劇誕生了
所謂的抗日偶像劇,就是打著抗日劇的名號,行著偶像劇的做派,為了演員的形象,不顧歷史事實,在造型上美化當時的角色。
很不幸,《烽煙盡處》一不小心也踏入了“抗日偶像劇”的行列。
先來看看男二的形象,這可是最近幾年風靡的逗號劉海啊,我想就算是男明星們在發型師的幫助下想要弄出這么個發型都要耗費不少時間和發膠吧,如此時髦的發型出現在年代劇里,屬實違和。

再看看男三,韓系厚劉海剪得很不錯,日光照射下自然的棕栗色和柔順的發質,讓小編我有一種在看韓國都市劇的感覺。

三個人的衣服更是夸張,明明是鎮上的青年,但時尚程度趕超大城市,呢子外套、格子大衣、休閑西裝……有一種超越時代的審美感。


劇組造型師的任務不只是讓造型好看這么簡單,更是要讓造型符合時代背景下好看才行。
但顯然,如今的造型師都沒有達到這樣的水平,因為他們只顧著讓演員“貌美如花”了。

三、演員年齡感不合適
張翰演這部劇的時候,是35歲,但他在劇里飾演的角色還不到20歲。
雖然現在演員挑戰年齡小的角色比比皆是,但張翰的臉是比較成熟的,演起少年人來真的讓人無法信服。番茄君在看到他的第一個鏡頭時,還以為他演的是30來歲的地下黨員呢!

還有下面這個畫面,大家覺得他兩是什么關系?
不是情侶,而是母子!

這位女演員只比張翰大5歲,因為保養得當,其實看起來比張翰還要年輕些,但導演就這么把她安排成了張翰的媽。

還有劇里他們的老師,滿臉的膠原蛋白,看起來真的比學生們還要顯嫩。

雖然演員可以用演技來彌補年齡差距,但是有些差距就像鴻溝,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填補上的。看劇的時候,這些和年齡對不上的形象真的很容易讓人出戲。
從劇情、到造型再到演員年齡,《烽煙盡處》可以說是踩遍了這幾年影視劇的雷區。

劇情方面是老生常談,國內的編劇沒有話語權,整個行業萎靡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不少編劇都是紙上談兵,寫故事前沒有花太多心思去做調研,也沒有了解清楚歷史背景,只憑個大概就急于下筆,在他們的認知里,只要有情節沖突就是好看,有槍戰就是刺激,所以很多劇情都漏洞百出。

而演員給自己加戲、資方突然要求往劇組里塞人、購買大IP版權后魔改,都已經是屢見不鮮的現象。在這些亂象下,想要有一個好劇本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造型問題同樣是影視劇的重災區,只注重好不好看,不注重合不合適是很多劇集的通病。最可怕的是很多劇連好看都做不到,既不合適也不好看,那才是災難。

再說回演員年齡,中國演員沒有上萬,也有幾千,但導演們似乎熟視無睹,找一個合適年齡的演員演合適的角色,對于他們來說怎么就那么難呢?
只有哪天把這三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才能徹底地“抗日神劇”說再見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陽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