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好看的,文藝片來的。有討論種族歧視,但核心的還是人文關懷。這電影更像是回歸了“社會和群體之間的關系”這個大課題。黑人男主角作風嚴謹一絲不茍,一副紳士派頭,是個小有名氣的鋼琴家。但是脫離貧窮的他既被白人歧視又被黑人兄弟搶錢,那些邀請他巡演的有錢白人也不是真正喜歡他的音樂,而是把他當作一種娛樂工具而已,沒有對他有平等的人或者藝術家的尊重。

在南巡的旅途中其實博士和托尼都在互相影響,彼此都有很多好的改變,這才是朋友。我覺得兩個人相互救贖,最后擁有完整的靈魂,這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當初看電影時愣是把眼淚給憋住了,難受得腮幫子疼,我覺得電影很棒,而且也不會特別特別難看懂(雖然應該沒有全部看懂),就算是片面也可以知道很多東西。

當前的環境沒有辦法真的讓歧視消除,但是電影展示了希望,如果帶著尊嚴地理解不同的人,也會有人理解自己。這就夠了。話說因為前一段時間又看了教父,所以這片子托尼家的風格一下子就讓我想到了柯里昂家族的往昔。不僅僅是在電影上,而是更關注人的命運本身。更多的我們世界的本身及產生與現實的聯系,而不是僅僅看完書,哦,這電影很好看。

來自白人的公開歧視,和與自己同胞的陌生感,自己成為了找不到容身之地的邊緣人的寂寞。但實際上,如電影里Oleg說的,他自己選擇了去南部走一遭,去親身體驗那些水深火熱,去試著用自己身上的光環改變人們的想法。這可以說是悲憫了吧。男主角白人抬頭是個不擇不扣的黑人仇視者,為了錢不得已接下司機的工作。在和黑人男主一路的旅途中見證了一連串事件的起起伏伏。兩人克服困難最后回到了家,白人男主角放棄了偏見邀請獨自一人的黑主角與家人共度平安夜。當唐在看到農場里的黑奴是怎么樣的心情。

這種情景我個人真的無法體會“矛盾”這種心情肯定會有,但絕不止這么簡單,看到自己的同類人此情此景,而自己這么高高在上(唐非常自傲,他想改變自己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從而改變白人對黑人的觀念)看到那個畫面,我也鼻子酸酸的,明白這樣的場景非常難受,但就是不能體會。看這部影片,真的需要對歷史有一點了解,才能更好的體會人物的內心,當時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這個矛盾真的很激烈了。

請以人取人,不要以族群、膚色取人,不要自居唯一延續的古國而屈人,讓我們更加在原則上融入世界,接納世界,團結能團結的一切力量打破舊的秩序!黑人的客觀現狀和白人的客觀現狀都是事實。在不太揭露社會問題的情況下皆大歡喜就是正常思路。因為沒有膚色不同,但不代表以其他形式劃分人群進行歧視。城市農村,富貴貧窮,落后少數民族,職業區分,等等方面一樣存在。

看完這部電影明白了更多如何與人相處,這部電影中的家庭,愛情,友情,平等,和諧讓人舒服。博士之前告訴托尼自己結過婚,雖然這也不能代表他不是同性戀,但我更傾向于博士說的“不夠男人”只是因為自己太容易被欺負,對比托尼來說不夠血性。畢竟真正的男同也不是就不把自己當男人看了。在那個年代,同性戀是很嚴重的事情,所以博士不會隨便表露出來。影片沒告訴我們的博士是否是同性戀,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