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是一部很好的電影,講了一個很溫情的故事,互相理解,男人之間的友誼,看完之后很舒服。這樣的電影近年來是很難見到啦。電影很暖也很好看,如果只是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電影確實很深入人心。但是白人救世主的說法并也不是沒有依據,這電影無處不在的流露出白人對黑人的偏見與歧視,是從白人角度上看待的種族歧視。

體現出更多的是白人對黑人的那種憐憫之情,我同情你,所以我支持種族平等,這始終并不是將對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問題的,所以未免有些虛偽。這部電影很貼近生活,就好像發生在身邊一樣。對于影視作品,我更在意情節人物的豐滿,對于綠皮書,第一次看完后總覺得自己理解的差點意思,比起外界給它很高的評價一度懷疑自己太菜理解不了。

我只理解了這部影片的一個面,但是卻沒有讓它豐滿起來,對于情節的思考多余人物塑造的思考,這也使我錯過了很多細節。果真是好的影片是需要多次觀看,尋找細節的,在自己的腦子里將這部影片的骨肉一點一點填滿。托尼在吃炸雞的時候對謝利說的蔬菜之類的食物一樣,炸雞在美國歷史上曾被認為是黑人喜愛的典型代表食物,這種街頭小吃用手抓著吃,看起來有點粗俗市井不拘小節,曾被認為帶有種族歧視色彩。

謝利說從未吃過炸雞實際上也算是對他種族身份的一種否認,他認為自己是精英,這種食物在他看來是一種身份歸屬,所以之前他也許刻意回避它。為黑人打抱不平的方式難道是時刻提醒他們不要忘記曾經受過的屈辱?繼續相互對立?中國人和日本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國仇家恨要時刻謹記清算到底,防止死灰復燃,但是白人和黑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那就應該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而不是整天打生打死。

綠皮書我也覺得配得上奧斯卡獎。此外劇情精彩演技精湛,是很棒的電影了。有的時候我覺得,不管怎么樣,不管多么落魄,活著就是唯一的救贖與希望,雖然我并沒有遇到多么嚴重的低谷,說這樣的話可能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大」,但是我真誠的希望,當我有一天遇到低谷,依舊能夠這樣認為。這個片子的zz正確是讓人可以欣然接受的,白人也不是什么救世主。兩個人從開始的隔閡到互相理解和尊重,是兩個人之間的。

黑與白只不過是現實的設定。有些事也許就發生在我們當中。同時也給我們安慰與啟示。“這部電影里的黑人形象實在過于高大上,與現實中黑人的真實情況相差太大,容易讓國內很多沒有分辨能力的群眾媚黑得更徹底,甚至誤以為黑人其實很優秀,甚至遠遠優秀于黃種人,僅僅是因為其膚色而被白人歧視”首先,膚色來分別“優秀”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尤其是認為一個種族比另外一個種族更“優秀”本身就是種族歧視的一種。其次,這個電影本身傳遞是平等和尊重。雖然里面的黑人主角很優秀,但是在當時的年代已經受到了歧視,并看不出哪里黑人的形象更“高大上”了起來。什么種族都有優秀的人,不明白“黑人過于高大上”這種觀點的依據。最后,作為一個有著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我們更應該具有包容性,抵抗歧視,而不應該充滿了自滿和自傲對其他人指指點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