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吐槽一下片名,本片只有奇跡,沒有笨小孩,主角是個大聰明,根本和笨沒關系。而電影本身,我愿稱之為“中國版的超級英雄電影”。而主角景浩就是那個“超級英雄”。整個故事就是一條主線穿到底——主角賺錢給妹妹治病。而在這種親情的感召下,本來就是個修手機的的主角突然開掛,開始逐漸走向人生巔峰。大概就是買次品-堵經理-追老板-建廠子、招工人-群毆大戰-婚禮-貨品被盜、追貨品-受傷被開除,工廠到絕路-齊心協力解決難題-集體走上人生巔峰。
大概是一喜一悲交替出現,從這個角度來講,很能調動起觀眾情緒。然而主角并不是個遵紀守法的人——買次品試圖投機,貸款不還,危險駕駛,硬闖紅燈,欠錢不還。如果放在現實社會中,這就是個投機失敗的標準老賴。但這不是現實,兄弟,這是電影啊!所以主角就像開了掛,強制給你一堆困難,你還都能全部解決!比如趕火車,電動騎得那么快,不說什么了。人家跑步都比一般人快!(也可能是基因問題,畢竟妹妹丟了只鞋還能飛速追上貨車)
還有兩次道路上的危險,闖紅燈被撞飛啥事沒有,爬起來繼續跑(司機也不罵他);被從大貨上甩下來,只斷了兩根手指。大概,這就是超級英雄吧?而且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問題,那便是,一邊無情地撕開社會中人的冷酷一面,另一邊卻大肆宣傳“船到橋頭自然直”的理想化境界。承認,大多數人都不會像景浩那樣面對如此多的困難,但請也別忘了,大多數人也不會像他那般好運——短短幾個月,就結交了一群生死兄弟。被社會遺棄的工人們實際上都有著善良的心。
手機公司老板能夠相信這個小人物的“夢想”……如果說,投機不得,被趕出住所是現實,廠房被收是現實,那這一切都不過只是幻想的烏托邦。你不可能一邊撕開這世界的面具,掏出血淋淋的真相給觀眾看,而另一邊卻像是孩子一樣天真地說這世界上其實還是好人多。這是這部片子最失敗的一點——既想走現實主義路線,批判這世界的殘酷,又想宣揚理想主義的美好,給主角強加上一個圓滿結局。
被很多人詬病的婚禮環節個人感覺在這個影片里還是挺重要的。首先婚禮對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僅僅是兩個人或者兩個家庭的連結與契約關系的形成,也不僅僅是生命中看似重要如轉折點好像會改變很多但其實是漫長道路上一個普普通通的節點。
然而借由這個節點,我們得以創造儀式感創造未來值得回憶的片段,得以找到一個契機一個突破口去和別人產生聯系去歡聲笑語去釋放壓力去暫時逃避現實從而去重整旗鼓直面苦難。同樣借由這個開口,也得以讓我們去重新認識深圳這個城市,去看到仍存在于鋼筋混凝土之間的人間煙火以及我們稱之為傳統的東西,是大城市的現代化里面好像有些格格不入但使人動容的世俗,我甚至認為這個場景可以代表這個時代的一個特點供未來的人認知了解。
而對于電影而言,最重要的一點我想大概還是“我們在這里哭了笑了、我們更像一個集體、我們重新出發,不管有再大的風再大的浪,都可以一起面對。海闊天空。”照我這個思路其實不太難理解為什么導演會在影片中間拿大筆墨描繪這個場景,并且又放在片花里。當然也可以認為單純是中間歡快又花很多心思做了很多收放線工作的一個小高潮。不過我覺得好看就完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