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投平臺的有息負債呈短期化和債券化發展
最近發現越來越多城投的有息債務呈現非常明顯的兩個特征:一是短期化,二是債券化。
短期化是指,在整個有息債務中,短期債務的占比越來越高。目前來看,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上一輪債務擴張(15-16年)時期,一些長期債務逐步到期,如大量的交易所3+2債券逐步迎來行權回售期,而在17-18年金融去杠桿時期,城投及時補充長期限債務的難度提升;
二是過去兩年的政府性債務置換,一些被納入到一類債務的期限較長的銀行貸款、非標和債券等先后被置換完畢,而沒有置換的逐步進入償付期,以及考慮一些非標到期難以續借;
三是隨著隱性債務整頓、城投再融資政策收緊,部分資質較弱的城投,難以發行期限較長債券,以及考慮銀行間融資條件寬松,一些城投接而選擇期限較短的SCP、CP等。
債券化是指,在整個有息債務中,債券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特別是不少城投的長期有息債務中,存量債券規模和所占比重逐年攀升,甚至出現某個城投長期債務全部是債券的情況。
可能原因跟債務的短期化有一定重疊:前期城投上報的一類債務大多是銀行貸款和非標,這兩年隨著一類債務逐步置換完畢,債券存量越來越高;而監管對于銀行和非標進入投融資平臺的控制越來越強,部分城投不得不續發交易所或者銀行間更高票息的債券借新還舊;但由于債務負擔重和市場原因難以發出長債,只能被動發行CP或者SCP滾動,甚至找結構化的做交易所短期限私募債。
有息債務的短期化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城投的流動性風險,畢竟頻繁到期的各類債務,需要更加精確的流動性管理和資金調撥能力。而有息債務的債券化,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原因,都表明城投公司對債券市場的依賴提升。
愛信托認為,隨著2020年及2021年新一輪的城投平臺有息負債到期高峰來臨,越來越多的城投平臺存量債務將不得不通過各類途徑進行置換,債務短期化、債券化將是未來平臺發展的趨勢,但同時區域內主要平臺與次要平臺之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化,投資者尤其需要警惕中小平臺償債壓力擴大的風險。
更多信托、定融可以到“愛信托”認購,可百度【愛信托】,都具有高返點,具體地址:http://www.piaowww.com
只做最安全的政信類產品,可面簽,返點現結,打款直接打進募集賬戶,安全可靠
認購享全國最高返點,返點熱線:136-1169-7714(微信同)
城投平臺的有息負債呈短期化和債券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