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和定融里的底層資產是什么?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基本面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積極向上的態勢,人民的口袋是越來越鼓了,財商也開始慢慢覺醒,“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在信托、資管還是剛兌的時代,有一大波及時上車的投資人賺了一大筆,但是自從2018年頒布了《資管新規》,打破剛兌之后,閉眼買項目的時代結束了,投資人必須豐富自己理財知識,學會辨別項目風險。
于是近兩年投資者聽到理財師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可能就是“穿透底層資產”,那么到底什么是底層資產?為什么要穿透底層資產?今天小簡就給您解釋一下。
一、底層資產是什么
2015年11月,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關于增強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要素等事項的通知》,首次明確了底層資產的類別及定義。
底層資產劃分為15類,其中主要是金融資產,分別是現金及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工具、債券、理財直接融資工具、新增可投資資產、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金融衍生品、代課境外理財投資、商品類資產、另類資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
近年來發布的監管法規中也多次提及信托計劃、券商資管計劃、基金專戶要穿透底層資產。
二、為什么要穿透底層資產?
簡單來說,穿透底層資產的最終目的就是確保項目的真實性和安全性,這是至關重要的。比如你去超市買一袋奶粉,表面看起來都是白的,但是拿到實驗室去一檢測,哪些是真的含蛋白質,哪些是添加了三聚氰胺偽裝成蛋白質,一目了然。
理財產品也是如此,最終呈現到投資人眼前的都是包裝完畢的項目,但是在琳瑯滿目的項目中,哪些是真的好項目,哪些是以次充好,哪些是假項目,我們都需要用X光照一照才能發現它們的真面目,從而避免資金被期限錯配、混合運作等暗箱操作,起到管控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目的。
這個過程就叫做穿透底層資產。
穿透可以分為向上穿透和向下穿透,向上穿透的主要是投資者,這一步驟是為了篩選投資者是否合格;向下穿透主要是監管產品的資金流向和底層資產的流動性風險情況。
三、信托中的底層資產
金融的本質就是配置資產和資本的工具,在不同的金融產品中底層資產的含義有略微的差異,如果我們把資產管理計劃的范圍收窄到信托,底層資產則代表你的錢究竟投到了哪些資產里面,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資產性質、資產體量來評估投資的安全性。
補充說明:資金池項目的資金用途大多表述如下——
投資領域主要為流動性資產,包括但不限于同業存款、債券逆回購等;融資類資產,主要指資質良好企業作為借款人的優質貸款;金融機構產品及其他類資產;證券公司發行的資產管理計劃;基金專項子公司發行的資產管理計劃;金融機構信貸資產;特定資產收益權。
這樣模糊不清的表述,基本上就很難看清自己的錢究竟投資到哪里去了。例如投資到定向增發,參與的是哪家上市公司呢?股票基本面如何,增發價格合適嗎?投資到債券基金中,會不會遇到違約債券呢?期限上6~24個月不等,如何保證項目到期時所投資的資產也能順利退出呢?有太多太多問題無法得到答案。
因此,不論是信托還是其他理財投資,只有底層資產是清晰可靠的,沒有層層疊疊的嵌套,一眼就能看到資金用途,才能在發生風險時迅速啟動應急機制,控制風險,從而獲得相對的安全穩健。
所以選擇項目要看從分析清楚底層資產,也就是研究透此項目的安全性,愛信托就針對底層資產,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得出了可靠客觀的風險評估報告,提供給廣大投資者參考。
更多信托、定融可以到“愛信托”認購,可百度【愛信托】,都具有高返點,具體地址:http://www.piaowww.com
只做最安全的政信類產品,可面簽,返點現結,打款直接打進募集賬戶,安全可靠
認購享全國最高返點,返點熱線:136-1169-7714(微信同)
信托和定融里的底層資產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