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信托剛兌是否會影響到信托的募集?
所謂“剛性兌付”,就是信托產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須像投資者分配投資本金以及預期的收益,當信托資產出現風險、本身沒有足夠的現金價值時,信托公司需要“兜底”處理。
國家為什么要打破剛兌呢?長期以來,剛性兌付,被認是大資管市場難以健康發展的頑疾,也被資管業內稱為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資管產品的剛性兌付產生了嚴重問題:首先、投資者享受更高收益的同時并沒有承擔對應的的高風險,從而吸引了大量沒有風險承擔能力的投資者;其次、剛性兌付預期抬升了無風險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剛兌使投資者過度追逐高收益,倒逼金融機構相互競爭抬高收益率,扭曲市場風險定價,抬高了實體經濟獲取資金的成本;最后、金融體系整體風險。一旦發生違約,金融機構兜底,風險積聚在金融體系中,容易誘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為了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國家主張打破剛兌。
而且,一般來說,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其實也就是信托產品的風險。在制度安排上,信托產品的風險是無法傳導給信托公司的。事實上,多年來個案信托產品風險事件時有發生,但最終投資者利益多未受損失,真正發揮作用的不是“剛性兌付”原理,而是監管部門對風險管理和處置的重視,以及信托公司風險管理和處置措施的及時、得當。對于信托產品,信托公司作為受托人應當盡職管理,信托公司作為正規金融機構具備成熟的信托業務能力,資金運轉能力強,完善規范的處置機制絕不是“剛性兌付”所替代的。
所以,即使打破“剛兌”,稀缺的信托牌照以及信托公司強大的實力背景是無法被撼動的,信托公司面對風險處置風險的能力也不會受到影響。打破“剛兌”只是在一定意義上更完全地履行“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原則。也是讓高凈值投資者逐漸有屬于自己成熟的理財觀念。只要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購買相應風險級別的產品,還是能夠更好地實現資產穩健增長。
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使現在信托公司沒有剛兌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買信托的緣由。但是投資者選擇項目買要具體到項目本身里去,尋找安全性穩定性高的產品是至關重要的。進元財富在三方市場上所售的產品都形成了嚴格的風控體系,每個項目都具體分析到融資方,擔保方,區域財政情況,讓投資者對項目更加了解,這樣資金才能更加安全。
更多信托、定融可以到“愛信托”認購,可百度【愛信托】,都具有高返點,具體地址:http://www.piaowww.com
只做最安全的政信類產品,可面簽,返點現結,打款直接打進募集賬戶,安全可靠
認購享全國最高返點,返點熱線:136-1169-7714(微信同)
取消信托剛兌是否會影響到信托的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