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西瓜視頻、上乘優品聯合出品的國內首部全鏡見證非遺傳承人真實情感的紀錄片,2021年11月16日即將在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三端聯動播出。
近些年,傳統文化復興,國家對非遺的保護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各類保護舉措紛紛落地實施。
放眼浩瀚的中國文化歷史長河,非遺毫無疑問是“瑰寶級”的文化資源,其不僅蘊含著中華文化的精髓,還是民族文化和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和載體。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部分非遺被遺留下來了,由此成為了“遺”。在傳統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非遺如何被煥醒?如何被年輕用戶關注并積極參與進來?是這檔節目策劃的初衷,也是后續要堅持做下去的意義。
《非遺智造局》第一季主題為——在故宮以東,遇見非遺之美,由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單位提供支持,從故宮以東出發,以東城區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基礎,覆蓋多種非遺元素以及故宮、鐘鼓樓、天壇等地標建筑。全景紀實了十多位具備代表性的非遺傳承人,在他們身上,我們第一次發現了原來還有這樣的非遺?還蘊含著這么多古人傳承下來的智慧以及堅守傳承背后,不為人知讓人回味深長的故事。
《非遺智造局》 “沉浸式”體驗,帶來“活態”傳承
我們所說的“活態”傳承,其實就是要讓非遺“活”起來,從古老的歲月中蘇醒,走進現在老百姓的生活,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找到一方位置,這樣才不會被邊緣化,這樣的傳承,也才會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北京絨花(絨鳥),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歷經千百年流轉,融合了多朝代多民族的文化、美學修養,形成了獨特手工工藝和造型特點,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不久前,火爆熒屏的清宮戲《延禧攻略》讓不少年輕人認識了絨花,這個從宮廷里走出來的非遺又進入了大眾視野。
蔡志偉,北京絨花(絨鳥)東城區級代表性傳承人。他從一個建筑材料商人,機緣巧合迷戀上了絨花手工制作,開始拜師學藝。生活的種種坎坷沒有阻礙他向上的腳步,隨著制作越來越好,研究越來越深,他得到了與時尚設計師合作的機會,從此為傳統的北京絨花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幾張紙,一把剪刀,這些在我們眼里最尋常不過的東西,到了剪紙傳承人的手中,卻如同被附上了魔法一般,只需幾分鐘,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便躍然眼前。剪紙又區別于繪畫,其精髓在于鏤空,通過對紙張的鏤空形成圖案或花紋,觀賞者不單只是欣賞剪紙的圖案,還能透過鏤空欣賞這些圖案所造成的光影效果。這就是來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文化帶給我們的視覺盛宴。
楊鉞作為一名90后剪紙傳承人,一直在男友的保護和庇佑下,舒適的生活著。當他們的愛情和生活面臨巨大的挑戰的時刻(疫情與失業),她堅持不懈的努力,通過剪紙藝術攜手與丈夫闖過了難關,迎來了更好的日子,目前跟DIOR在做一些合作,為剪紙非遺帶來了新的視覺震撼。
更多精彩非遺文化,盡在《非遺智造局》
據悉,《非遺智造局》第一季,在故宮以東,遇見非遺之美,首次發掘能讓年輕人產生興趣的非遺文化,分為10期,11月16日起,每周二和周六,在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聯合上線,讓我們一起向所有傳承非遺文化的大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