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畫廊,人文薈萃。4月19日-25日,福建省歌舞劇院集中5部優秀劇目赴京舉辦福建藝術周,在國家大劇院為觀眾們獻上民樂、交響樂、交響組歌、原創歌劇等形式多樣的劇目,讓大家感受到福建這塊熱土上的物華天寶及多樣化的藝術魅力。
三百多位藝術家們將通過《刺桐情》、《古田頌》交響演唱會、情景交響音詩《風展紅旗如畫》、大型交響詩《山海的交響》再現崢嶸歲月的歷史回響,描繪福建特有的山海一體的迷人風情。此外,聲名在外的原創民族歌劇《松毛嶺之戀》將首次登上國家大劇院,向首都觀眾展現閩西子女在特定年代的人性光輝。

戲中謳歌家國情深 戲外收獲佳績頗豐
歌劇《松毛嶺之戀》取材于真實歷史事件,以紅軍長征前在閩西的最后一次大戰役——松毛嶺戰役為故事背景,講述了發生在客家妹子賴阿妹和丈夫林阿根身上的動人故事。作為紅軍連長的林阿根,在松毛嶺戰役中順利完成狙擊敵人的任務后參加長征,跟隨中央紅軍繼續進行戰略轉移。而妻子阿妹則默默堅守三十年,等待丈夫凱旋。在得知丈夫壯烈犧牲的消息后,悲痛的阿妹將自己親手為丈夫縫制的衣服放進了家門口的衣冠冢里。雖然和丈夫從此天人相隔,但永恒的愛情會讓他們生死相依,永不分離。
在以阿妹與阿財的故事為主線的背景下,《松毛嶺之戀》更是通過一位客家婦女一生歲月中風雨不動的等待,將堅定的革命信念、堅韌的情感堅守展現得淋漓盡致。從革命老區的小家故事中以小見大,展現了紅軍長征前后波瀾壯闊的光輝革命歷史。進而體現了閩西人民為中國革命、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的巨大貢獻。譜寫出一曲謳歌黨和國家,以及千萬英雄兒女的壯烈贊歌。

正因為《松毛嶺之戀》的故事內容細節刻畫入微,表現形式不斷推陳出新精益求精,才能讓《松毛嶺之戀》多年來一直廣獲好評,獲得了諸多榮譽與獎項的肯定:
2017年作為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及資助項目,入選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2017年重點扶持劇目,參加2017年第三屆中國歌劇節展演。
入選2018年“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年度“優中選優”滾動扶持劇目(全國僅3部)、同年3月入選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展演赴京獻演,同年12月參加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展演周作為開幕式演出劇目。
2019年1月榮獲第七屆福建藝術節暨第四屆音樂舞蹈雜技曲藝類優秀劇(節)目展演“一等獎”。
2019年6月參加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演出,獲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提名劇目”。
2020年10月榮獲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第九屆百花文藝獎一等獎。
2021年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部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


實力團隊為精彩作品保駕護航
作為《松毛嶺之戀》的演出單位,福建省歌舞劇院是目前福建省內唯一從事音樂舞蹈表演藝術的省級專業團體。在國內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現任男院長孫礫先生的帶領下,已為觀眾呈現了多部既具有時代特征又體現較高藝術水準的歌舞劇作品,更為繁榮福建文化,建設文化強省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松毛嶺之戀》云集了諸多國內知名藝術家作為主創團隊,以閩西革命老區為背景進行創作,具有獨特的地域色彩,更能引發觀眾的共鳴。

據悉,該作品由國家一級導演,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拔尖人才”,“文華導演獎”獲得者靳苗苗擔任總導演;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歌劇研究會顧問、中國音樂劇協會顧問居其宏、國家二級編劇王保衛擔任編劇;國家一級作曲盧榮昱擔任作曲;國家二級舞美設計師陳文龍擔任舞美設計;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宋史強擔任燈光設計;現任中央歌劇院服裝造型設計張孔文擔任服裝設計;束勇擔任視頻設計;劉鐵英任執行編導;王杰、苗良棟、李偉斌、郭勇濱、蔚金良、李文平、仲晨晨負責樂隊創作。
《松毛嶺之戀》薈聚多位名師名家,讓他們在對作品的創作上不但能很好地發揮傳統歌劇特有的藝術手法,充分應用民族音樂獨有的抒情手段表現作品,更能夠在此基礎上結合地方文化,完美地融入濃郁的福建地域特色風情,營造更具閩西特色的故事氛圍,并創新性地利用當代舞臺的表現語匯,從而彰顯出美輪美奐凄美壯麗又震撼人心的音畫意境。從而讓作品的呈現更加精彩。

導演專訪:戲中戲外的真與情
作為《松毛嶺之戀》的總導演,靳苗苗女士也和我們分享了她在創作中的心路歷程。靳導從事民族民間舞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經驗,她直言歌劇作為一門非常綜合的藝術,和舞蹈雖有不同,但歌舞不分家,藝術是相通的。所以,盡管這是一個需要重新學習的領域,但得益于自身的舞蹈功底,將舞蹈的表現方式如“養分”一般融進歌劇表演中,便可以在表達上做到既抓住觀眾的眼睛,又抓住觀眾的耳朵。
談及故事原型,靳導表示《松毛嶺之戀》創作前期的采風經歷讓自己至今都記憶猶新。靳導回憶起當主創團隊來到故事發生地——長汀中富村,聽到原型主人公后人講述這段過往時,老人家只用了一句話來形容他的母親:“我的媽媽特別不容易”。靳導也因為這一句看似簡短,卻有著極其沉重意味的話語而感動落淚。 “你能夠感受到,他背后的故事一定是非常不同的或者是非常讓人震撼的。”

正是因為這樣一份感同身受的震撼,才讓主創團隊竭盡全力地想將更多真實故事通過藝術表現的形式呈現于舞臺,傳達給觀眾。
靳導亦給予了參演《松毛嶺之戀》的演員們極高的評價。她一開始擔心年輕演員可能在排練中的情感不夠深刻,不夠強烈,會習慣性通過自己的聲音表達和塑造來完成表演。但一切的擔心似乎都是多余,“我覺得他們(演員們)被這個劇感動了。”靳導說道。作品首演時原型的后人也來到現場觀看演出,當演員們和他們見面,真正貼近他們時,“演員”和“人物”就能夠真正地融合了。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更多的人。

經典的作品不僅是對故事本身的再刻畫和升華,更有著極強的現實意味。《松毛嶺之戀》正是如此。靳導和主創團隊想給觀眾呈現的,不僅是過去那段烽火歲月的重塑,更想向現代人展現那段歷史中無上的信仰與堅守。這既是妻子對丈夫歸來的堅守,也是革命志士對理想信仰的堅守。貫穿整個故事的“愛”不只是兒女情長之愛,更是家國熱血之愛。而“戀”更是超越了男女的愛戀,而囊括了對家鄉、對歲月、對親人,甚至是對紅軍、對革命的深情之戀。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反應,更是對演員,對觀眾極具現實教育意義之所在。靳導也表示,參演作品的很多00后演員,他們不會對過去那段崢嶸歲月有太多距離感,在表演過程中會被感動,會沉浸于故事中,為主人公的命運而落淚,好像真的把書里的人物演活了。作為一部革命題材的藝術作品,《松毛嶺之戀》無疑是成功的。

同時靳導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可以來看一看這個故事,“看看自己的父輩祖輩是怎么走過這樣一段歲月,因為這種近距離的在劇場,能夠通過聲音,通過肢體畫面,包括臺詞的傳達,我覺得他(觀眾)的感受力就更不一樣了。”
不日經典再唱響 相會國家大劇院
據悉,歌劇《松毛嶺之戀》將作為福建省歌舞劇院北京藝術展演周最重點的推薦項目,于2021年4月23日、24日登上國家大劇院進行演出。同時《刺桐情》音樂會、《古田頌》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山海的交響》音樂會、情景交響音詩《風展紅旗如畫》等多個經典項目在展演周呈現給觀眾們。謳歌真摯情感、追尋紅色記憶、體悟家國情懷,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通過這些作品,再一次感悟烽火歲月中堅定的革命信仰和無畏的熾熱深情。

本次的閩韻盛典,恰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19日赴京舉辦《2021全媒體福建旅游北京推介會》,這5部劇目在首都的集中展現,也是福建省文化軟實力的一次華麗亮相,可謂對于福建旅游北京推介會的一次文化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