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群英會》那可妥妥的是曲藝文化界訪談節目中常年的“C位擔當”了,諸如李光曦、臧金生、陶慧敏等眾多老中青藝術家都曾參加過這檔節目。近日,青年相聲演員高曉攀也受邀做客《群英會》,向觀眾們講述了他的“相聲之路”。
提起《小先生》《姥說》《我感謝》《最好的未來》這些高曉攀的代表作品,相信喜愛相聲文化的小伙伴們都耳熟能詳。從默默無聞到成為嘻哈包袱鋪的班主,這條“相聲之路”他其實走的并不順暢。
高曉攀活躍于大眾視野之中是源于他的代表作《小先生》,華麗的詞藻,獨特的相聲劇展現形式讓很多觀眾交口稱贊。但誰又能想到,當年高曉攀初次表演《小先生》時卻并未被大眾所理解,高曉攀在節目中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只用了四個字來形容——鴉雀無聲。
“所有的過去都不重要,坦然面對未來,向險而生”簡單一句,卻擲地有聲的表達了高曉攀的態度!正所謂“是金子早晚都會發光”,《小先生》在國外爆火,一路火至國內,觀眾甚至親切的稱呼高曉攀為“小先生”,他的才華終于被觀眾發現,也終于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于他而言,質疑與非議并不能阻擋他對于相聲的追求,在他眼中,創作相聲作品是因為喜愛相聲文化,并非為了去討好誰,他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向每一個人展示著他對于相聲的執著。
就如同前不久,因特殊時期導致小劇場無法開門營業,高曉攀為自救選擇了線上直播“云相聲”,一開始并未得到網友的理解,直播幾個月以來嘲諷與謾罵幾乎從未停止,但高曉攀對此卻“充耳不聞”,依舊我行我素的推行著自己的“自救之道”,甚至將這些負面情緒轉化成了創作靈感,寫出了反諷型相聲《我感謝》。仿佛外界的質疑聲越高,高曉攀就越是干勁十足!
他不僅帶領嘻哈包袱鋪的相聲演員們舉辦了“云開箱”,還邀請了相聲界的老先生們重返舞臺,用高曉攀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相聲界本來就有傳幫帶的習俗,學藝之初他們給了我們傳承,我們正值當打之年時,應該帶著他們”,功夫不負有心人,從觀眾逐漸開始留言支持到央視端午特別節目邀請高曉攀直播云相聲《我要當網紅》,他對于云相聲的堅持終于看到了回報。
逆風前行卻越挫越勇,高曉攀以不懈的堅持努力為自己掙出了一條路,若是深究他到底為何這么拼,怕是也只有他對于相聲的熱愛能回答這個問題了,因為熱愛所以不忘初心,因為熱愛所以不曾放棄。
《小先生》韻味獨特廣為流傳;《姥說》情真意切催人淚下;《我感謝》字字珠璣大膽敢言,《最好的未來》寓意深遠發人深省。高曉攀的作品總是能以笑中帶淚的方式直戳觀眾內心,以作品回饋觀眾,才是一個好演員應有的樣子。
或許“作品火和演員火究竟哪個更重要?”本就是道無解的難題,但可以肯定的是,恪守初心,不斷努力創作好作品的演員一定是值得每一位觀眾喜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