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巨大的塑像出現(xiàn)在舞臺中間偏后的位置,在陳粒演唱會拉開幕布時,率先接受著燈光的變幻和觀眾的歡呼。
這尊塑像太大了,它高約六米,即便對于看過很多演唱會的我來說,還是會被這樣的舞臺龐大感而調動起興奮神經(jīng)。以至于當音樂響起時,它還禁不住將我的目光吸引,讓我想去細細端詳每一個細節(jié)——
雕塑顯然是以陳粒本人為原型,整體造型帶著“飛天”一般的飄逸和仙氣。被塑造成雕像的陳粒,如女神般神色沉醉且從容,她一只手飄于肩上,另外一只手則懸在空中,似乎指引者某種方向。
陳粒就在這尊塑像前緩緩在舞臺中央升起,雕像同時慢慢往陳粒的方向靠近,背景音樂是陳粒新專輯《洄游》的《第七日》。
那一瞬間突然就明白了,陳粒在“洄游”巡演中打造的是一個自我的音樂生態(tài),而她則是這個生態(tài)的“造物主”,是她音樂世界的“女神”,也是她音樂中的“女媧”。“再捏造萬千生靈,山河造作玩具”,《第七日》唱得不就是這樣“女媧”創(chuàng)造生命的故事嗎。
而什么是陳粒創(chuàng)造“音樂生命”的元素呢,顯然,一邊是具有天地自然感的古意格調,一邊是具有現(xiàn)代質感的情感線條。如果說陳粒的作品是一個個跳動的生命,那么這二者就是陳粒的“水”和“土”,通過不同的配比,形成她音樂世界的生態(tài)萬象。
所以你說陳粒是單純的某種風格都不完全恰切。因為只有進入她演唱會現(xiàn)場,你才會發(fā)現(xiàn)這其中的配比混合,的確是能夠形成那么多元的音樂生命。
而陳粒無疑是這種音樂生命的源起,在現(xiàn)場,她的聲音張馳自然,嫻熟游走于搖滾、舞曲、民謠、古風等的各種的唱腔中,時而恬淡時而奔騰,層次多遠且唱功穩(wěn)定,成為演唱會中引領一切的絕對主體。
現(xiàn)場的音樂編排隨著她唱腔的改變而變。《第七日》《泛靈》《走馬》《望穿》《性空山》《山水人物》等作品,集中體現(xiàn)“山河自然風”,同時用編曲、服裝等點綴現(xiàn)代元素。比如臺上樂手的編排除了演唱會常規(guī)的吉他、貝斯、鍵盤、提琴,還有二胡、嗩吶等民族管弦樂的加入,以打造與錄音室版本不一樣的現(xiàn)場創(chuàng)新。
而《下世紀見》《絕對占有 相對自由》《超認真嬉戲》《虛擬》《七樓》《易燃易爆炸》《歷歷萬鄉(xiāng)》等則是偏于現(xiàn)代感的呈現(xiàn),尤其是當陳粒唱到“想把你收集,泡你在福爾馬林(《絕對占有 相對自由》)”一句時,觀眾還是跟著興奮起哄,大家還是被陳粒天馬行空的音樂才情所打動。
配合歌曲不同氛圍和演唱會的篇章切分,LED屏幕的CG動畫也不斷改變形態(tài),從塑造自然生態(tài)的山川河流云天,到城市中的鋼筋水泥霓虹,再到外太空的宇宙星辰,把一整套陳粒創(chuàng)作中的音樂生態(tài)給具象化。
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動畫中的每一個元素,看上去都是活的生命,在自然生長,反映了視覺設計與陳粒音樂的契合,即每個音符對陳粒和她的音樂生態(tài)來說,都是活的生命。
直到演出的尾聲,動畫停止,巨大的雕塑也隱去,臺上只有陳粒一個人拿著吉他,穿著最簡單的白襯衫,在一束追光燈下唱出:“光,落在你臉上,可愛一如往常”。陳粒回到了最本真的樣子,洄游到了她走入大眾視線的原點。
而隨著這首《光》,我們也很容易想起那句著名的“上帝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陳粒不就是她音樂世界里的“上帝”和緣起么?
通過巡演,她把一個完整的音樂生態(tài)呈現(xiàn)在了大家面前,打造出一種其他歌手演唱會中少有的完整的“創(chuàng)世感”。一切都緣起于陳粒的才情,都是因為她是她自己,她找到了她自己。(梁曉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