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鋼技術研究院的實驗室里,正在進行一場看似簡單卻具有跨越式里程碑意義的實驗——新品質球團礦的研究。實驗一旦成功,就能進一步提高煉鐵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加速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這場關鍵實驗的操作人員,就是首鋼技術研究院首席技術專家,青格勒吉日格樂。
由北京市委組織部指導并策劃,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全國首檔聚焦人才的紀實節目《為你喝彩》,本期將帶您走近“鋼鐵玫瑰”,青格勒吉日格樂。

勇敢追夢走進首鋼,研發新品種球團礦實現源頭減排、高效生產
從小在沙漠長大的青格勒,一直渴望像奔跑的駿馬一樣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她的個性也有著鋼鐵般堅韌的毅力。高考填報志愿時,她一心向往北京科技大學,也正是這段在北京讀書的經歷,讓她從此與科技結下不解之緣。

2005年,首鋼鋼鐵產業迎來大搬遷,搬離北京后于唐山曹妃甸成立了首鋼京唐鋼鐵聯合責任有限公司進行鋼鐵冶煉,這是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臨海而建的大型現代化鋼鐵基地。也正是這一年,青格勒作為職場新人走進首鋼,開始了她在球團礦方面的研發和生產事業。

在我國,高爐煉鐵主要需要兩種主要原料,分別是燒結礦和球團礦。其中,燒結礦比例一般在75%以上,球團礦比例則在20%以下。然而,生產1噸燒結礦就要產生200多公斤碳排放,而生產1噸球團礦的碳排放僅為燒結礦的三分之一。在低碳綠色發展的新形勢和要求下,使用相對環保的球團礦進行高爐冶煉,是實現源頭減排、高效生產的必然趨勢。由于球團礦生產技術不完善,2010年,青格勒便帶領團隊進行了相關問題研究,成功解決了京唐一期504㎡帶式焙燒機對生球團礦干燥、焙燒和冷卻的運行技術,使國內第一條大型帶式焙燒機順利投產,并在2012年成立了自己的創新工作室,吸引了更多科技人才。

70%球團比提前完成投產,推動我國鋼鐵工業“雙碳”戰略實施
高水平的冶煉工藝,需要經過上百次的實驗才能實現。高爐煉鐵最難的就是黑匣子式操作,整個煉鐵過程都無法看到,這就意味著需要有良好質量的燒結礦和球團礦,包括堿度合適,強度高,冶煉性能好等一系列要求。所以,青格勒只能在實驗室反復模擬高爐煉鐵全過程,以保證實際生產的質量和安全性。

為了檢測球團的粘合效果,需要進行球團礦下落強度檢測試驗,這是生產球團礦的第一道重要步驟。經過多次重新配料,70%球團比的新品種球團礦終于經受住了引力的考驗,接下來它所要面臨的,是在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區)的生產線上,所進行的1250度烘焙試驗。從烘焙到冷卻短短的兩個小時實驗后,模擬試驗已全部完成,渣量比、溫度、膨脹率,所有數值都達到了讓人滿意的結果,在預定的時間上提前完成了70%球團比的投產,這對我國鋼鐵工業“雙碳”戰略的實施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為了攻克球團膨脹率的問題,青格勒還帶領團隊研發出了“消石灰生產超低硅堿性球團礦技術”,成功在首鋼京唐公司3座5500 m³爐實現了高比例球團礦冶煉,并將噸鐵的碳排放降低了150公斤以上。
既是一位扎根鋼鐵事業的建設者,也是一位敢于追夢的奮斗者,更是一位敢于創新的實踐者,未來,青格勒吉日格樂還將在首鋼,這個讓她不懈追夢的地方持續綻放“鋼鐵玫瑰”的絢麗人生。
今晚(10月19日)21:52,北京衛視《為你喝彩》帶你走近鋼鐵玫瑰——青格勒吉日格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