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練習書法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能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延年益壽。
醫學專家研究結論表明,在可使人類長壽的二十種職業中,書法名列榜首。有人曾經做過統計,發現從古到今的書法家,大多都是高壽。唐代的柳公權活到87歲,歐陽詢84歲,虞世南80歲;其后的文征明89歲,翁同和85歲,何紹基74歲等;進入現代、當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90歲,舒同93歲,啟功93歲,歐陽中石92歲。事實證明,書法對于人的健康長壽的確有一定作用。

書法家為什么長壽?
練習書法,能使人身心協調統一。寫字需要從一筆一畫做起,有規有矩,如起筆、行筆、收筆都十分講究。這好像做事,起筆像做事的開端,行筆似做事的過程,收筆如做事的結尾。懸肘書寫,提筆凝神,心無雜念。心、眼、手凝聚于一點,一橫一豎,一撇一捺,一點一劃,全神貫注。發力于思維,落實在毫端。寫每個字都會牽動上百塊肌肉,氣血流通。而且在運筆的時候,人的心跳速率及指頭的脈沖均逐漸減慢,漸漸地進入身心和諧、平靜的狀態。長此以往,對人的精、氣、神能起到一種神奇的調節和平衡作用。

練習書法,還可以調節情緒。過喜傷心,過怒傷肝,過憂傷肺,過恐傷腎,過思傷脾。而書法練習或創作時,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其心態安穩,“心理平衡”,從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血脈通暢。“壽從筆中來”就是這個道理。 有人把書法創作、調節情緒的作用總結成四句話:“洗筆調墨四體松,預想字形神思凝。神氣貫注全息動,賞心悅目樂無窮。”所謂“洗筆調墨四體松”,是通過洗筆、調墨等預備動作,達到四體放松,疏通全身氣血經絡。“預想字形神思凝”,王羲之說:“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先,然后作字”。這就要思想集中,把意識調節到最佳狀態。這樣才能進入形象思維,就會頓覺心曠神怡,氣力強健。“神氣貫注全息動”,是把神、氣貫注于書法運動的全過程,關鍵要做到神領筆毫、氣運于手,以此帶動全身心的活動。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書法運動的最實質性階段。“賞心悅目樂無窮”,好的作品可以賞心悅目,令人樂在其中。學習書法,可以從自己的創作中得到滿足感,心境也隨之得 到一種超然與凈化。

書法是形象思維,由右腦主宰。很多人白天工作處理問題,多以左腦來進行邏輯思維。在業余時間練習書法,可以舒緩神經,左、右腦交替運用,交替休息,使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勞逸結合。因此,在工作之余或工作感到勞累時練練書法,確實是一項很不錯的健身運動。
書法練習或創作,有動有靜。動可凝神聚氣、舒展筋骨,如打太極拳;靜則神定志安、心情舒暢 ,如品茶、若觀花。如此狀態,能不長壽乎?通過練習書法,可以鍛煉一個人做事認真、沉穩、有始有終的品格,日復一日,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好習慣也能使人長壽。另外,在書法創作過程中,大多數人都喜歡寫古人優美的詩詞、佳句,長期在佳句中浸潤、陶冶,人的心情會變得輕松、愉悅,天長日久,自然長壽。
作者:任波濤
2022年9月

任波濤,男,漢族,1969年11月出生,陜西興平市人,研究生學歷。中國文人書法家協會理事、西南將軍書畫院理事、陜西天人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標準化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毛筆書法清新俊朗、典雅大氣。在《中國改革報》《青年文摘》《藝術主流》《收藏快報》等刊物上發表書法、散文作品200多(幅)篇。被授予“國家文化傳承人物”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