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郭 立
對于許多人來講,大學階段的專業選擇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涉及到今后的就業、事業發展空間、成就、收入待遇等等。我們每個人在青少年時代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希望未來能夠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在面對理想與現實沖突時,更多的人卻選擇了向現實妥協,聽憑命運的安排。
但現實生活中也有極少數的人,他們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愿向現實低頭,不聽憑命運的擺布,堅持自己選定的目標,鍥而不舍,孜孜以求,最終達成了自己的夢想。

《貢嘎雄峰》紙面丙烯畫 60x160 cm
在上世紀80年代的重慶,就有這樣一位理工藝術男,為追求自己的理想,作出常人難以理解的舉動。他原本就讀于重慶一所重點大學的工科專業,但因自幼太酷愛繪畫,在大學三年級時,毅然決然放棄學業,重新參加高考,最終考入他喜愛的油畫專業,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著名畫家朱兵先生。
1963年,朱兵出生在一個高校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重慶建筑工程學院(今重慶大學建筑學院)土木工程系教授,母親是沙坪壩區育英小學老師。生活在這樣一個典型知識分子家庭的朱兵,從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船之一》紙面水彩 55x76cm
70年代的中國社會有個普遍現象,就是許多人都喜歡繪畫,這與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態不無關系。朱兵家有位鄰居周老師,是位美術專業教師,繪畫專業水平較高。
據朱兵回憶,當時周老師家常有校外的學生來他家私下學畫,朱兵經常去玩耍觀摩,并逐漸喜歡上了繪畫,尤其是西畫。1970年的暑假,朱兵告訴母親也想跟周老師學習繪畫,于是母親與周老師表達了朱兵學畫的意愿,周老師欣然應允,那時也無需繳學費,就這樣朱兵成了周老師的入室弟子。
據朱兵講,當時在學院里一起學畫的鄰居和同學大約有6、7人,整日沉浸在繪畫藝術學習和求索之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一起展望未來。

《傾葵向陽》布面麥克畫 70x140cm
新中國成立后,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乃至藝術,均采用了前蘇聯體系。在藝術領域,19世紀至20世紀俄羅斯的繪畫,以其場面恢弘的歷史敘事性繪畫及現實主義繪畫,整整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如蘇里科夫(1848-1916)的《近衛軍臨刑的早晨》、《女貴族莫洛卓娃》;列賓(1844-1930)的《庫爾斯克省的宗教行列》、《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扎波羅什人給土耳其蘇丹復信》等。

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當朱兵在周老師家里第一次接觸這些不朽的繪畫巨制時,幼年的他從視覺到心靈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和震撼,“這個世界上居然有人將油畫畫得如此美妙和不可思議!”朱兵在心里暗自贊嘆。自此,在他幼小的心靈埋下了繪畫藝術的種子。
朱兵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雖然堅持學習繪畫,但理科成績一直在班上拔尖,高中考入重慶一中理科尖子班。其父非常希望朱兵能像他一樣,今后從事土木工程專業,尤其希望他能從事建筑設計。
1980年,朱兵以優異成績考入重慶建筑工程學院(今重慶大學建筑學院)建筑設計系,也算是了了父親的心愿,一切都顯得那樣的順理成章。建筑設計專業也開設繪畫課,但對于已經具備扎實繪畫功底的朱兵來說,卻絲毫沒有挑戰性,建筑繪畫與純粹的繪畫藝術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這樣的情形,在朱兵心里逐漸產生了一種難以言表的落差,使從小就酷愛繪畫的他,開始對父親為他所作的職業規劃和要求產生了抵觸。這種潛意識的抵觸情緒,并未因專業課程學習而逐步淡化,反而變得愈發強烈,此時的朱兵在“理想”和“現實”間倍受煎熬。

《父親扛起的愛》布面油畫 115x145cm
1982年秋,朱兵應原重慶一中美工組的師兄彭進邀請,去四川美術學院玩,此時彭進已考入四川美術學院國畫專業。目睹師兄的學習氛圍及取得的優異成績,再一次刺激了朱兵那原本已波濤起伏的心緒。
了解朱兵之前繪畫水平的彭進,無意間說了一句“其實如果你依然熱愛繪畫,你也可以來考川美。”“我也可以考嗎?”朱兵沖口而出的一句發問,使他自己也被驚嚇到了,這才發現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訴求,依然是那樣的執著,那樣的強烈。
回到家的朱兵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川美的藝術氛圍,師兄的話語,不斷在腦海里沉浮,他一次又一次地拷問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潛意識:“我真的酷愛繪畫嗎?!”當得到肯定的答復后,驛動的心慢慢歸于平靜。同時,一個人生重大決定已然產生!

《霧都風貌》水彩 90x60cm
1983年,已是建筑學專業大三的朱兵,瞞著父母,毅然決然放棄學業,重新參加藝術類高考,“一定要考入川美油畫系。”7、80年代的文藝青年,只要學習繪畫,70%的都喜愛西畫,這與西畫現實主義題材及繪畫語境有極大的關系。在重慶,流行這樣一句話:“川美的油畫,西師的國畫。”因此,許多熱愛油畫的學子都將考入川美油畫系作為首選。
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1982年的6年中,重慶市的兩所藝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和西南師范學院美術系)都是分別招生,考生可以同時報考兩所院校。兩校分別進行專業考試和錄取,專業成績優秀的考生可能會同時收到兩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如果考生喜歡油畫,而且兩校的錄取都是油畫專業,考生會選擇川美而放棄西師,這曾導致1978年至1982年西師美術系計劃錄取的學生中有多名未入學(那時沒有補錄),導致國家教育資源浪費。
因此,從1983年開始,國家為了保護師范院校,開始試行重點師范院校優先錄取政策,就重慶而言,只要西師美術系錄取了,川美就不能再錄取。
1983年,朱兵以全重慶市美術專業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被西南師范學院美術(今西南大學美術學院)系油畫專業優先錄取,無緣四川美術學院,對于朱兵來說算是一個遺憾。

《洪崖洞夜景》水彩 40x60 cm
拿到西師美術系錄取通知書的朱兵,無法再隱瞞,將他的決定告訴父母,萬般無奈之下,父母只得同意他的選擇,去西師報到重新開始大學四年學習生活。
如愿以償的朱兵來到西師真可謂如魚得水,專業成績優秀,身材魁梧,長發翩翩,且喜愛足球運動,曾任西師足球隊隊長,在那個時代完全是標準的潮流青年,以至于當多年后外系校友說到朱兵,第一印象就是他的長發。
大學四年的專業學習如白駒過隙,轉眼就到了畢業分配季,興許是受建國后歷次運動的影響,朱兵多次向系領導表示不愿分配去教育系統教書,并希望能分到重慶市內的國營企業。按朱兵當時的專業成績和表現,西南地區云貴川的許多高校可以任由他選,但都被他拒絕。

《向日葵之一》紙面水彩 55x75cm
朱兵不愿意離開重慶市,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朱兵在大學期間戀愛了,對象是同為83級西師音樂系的重慶女孩黃鷹。黃鷹同樣出生在重慶市一知識分子家庭,受過良好教育,美麗端莊、溫柔善良且善解人意,畢業時分配到重慶市團校任教。
兩人同為文藝青年,一個從事繪畫,一個從事音樂,可謂天造地設。因此,朱兵不想離開重慶,離開自己心愛的戀人。經多次力爭,1987年秋,朱兵分配到位于沙坪壩區楊公橋的原四機部軍工企業國營重慶無線電廠(716廠)宣傳部,成為一名宣傳干事。
當時的國營重慶無線電廠在重慶非常有名,不僅是軍工企業,標準的“鐵飯碗”,更是重慶地區兩家引進日本三洋18英寸彩色電視機產生企業之一。
在這之前,重慶無線電廠連續三年向國家申請分配美術專業畢業生未果,朱兵到來使該廠如獲至寶,上至廠領導,下至頂頭上司宣傳部長對他滿懷希望。

《高原晨曦》布面油畫 65x114cm
朱兵在很快就進入工作狀態,并為企業完成了三件大事。其一,為企業設計并組織施工完成辦公樓前主體雕塑;其二,組織編寫設計企業首本宣傳圖冊,并在深圳排版香港印刷,獲得廠領導高度稱贊和表彰;其三,作為重慶市電子工業系統企業代表團成員,進京參加全國電子工業系統成果展,并負責重慶展區設計和施工布展工作,獲得重慶市電子工業局和廠領導的表揚。
這對于才參加工作的朱兵來說,可謂才華初露,一時風光無限,前途一片光明。但此時的朱兵卻高興不起來,雖然在廠中干眼里朱兵前途無量,但在朱兵看來,一張報紙一杯茶便度一日,這絕不是他期望的工作,根本不能發揮他的專長和才華。更何況每月87.5元干巴巴的工資,對于即將成家的他無疑于捉襟見肘。
前路在何方,畢生所學何以致用,繪畫創作何時才能施展?此時的朱兵陷入迷茫與困惑之中。此時的中國,改革開放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新興的市場經濟模式不斷創新和涌現,社會對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尤其是室內裝飾設計人才更是炙手可熱。

《中山古鎮》布面麥克畫 55x200cm
許多具有設計專業類的院校以及建筑設計院,相繼組建了專業化的裝飾設計公司,開展市場化運作,同時向社會大量招聘專業設計人才。朱兵也迎來了人生的三次機遇。
1988年初,重慶市設計院成立室內設計研究室(現重慶港慶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前身),研究室負責人張主任了解朱兵的簡歷后,提出調朱兵到研究室負責設計工作。
同年3月,重慶建筑大學(朱兵母校)成立室內裝飾設計公司,公司設計總監鄔英煒教授與朱兵父親關系很好,看著朱兵從小長大,也是朱兵在建筑學院學習期間的導師,非常了解他的專業水平,遂提出讓朱兵調如該公司從事設計工作。
88年6月,重慶市建筑專科學校(現重慶大學C區)成立建筑系,系主任也是重慶建筑大學校友,本來就了解朱兵,提出將他調入建筑系工作。
圖11

《晨霧》水彩 80x105cm
上述三次機會,無論那一個,都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朱兵的人生軌跡。三個單位先后向朱兵所在企業提出調動要求,均遭到企業的拒絕,理由是,我們等了三年才分配來一個專業生,按廠里規定,要調走必須在企業干滿5年。
萬般無奈的朱兵心情變得格外沮喪!那時的中國社會,人事檔案管理是人才流動的枷鎖,沒有人事調動手續,你哪都去不了,它嚴重阻礙著人才的合理流動。

《船之二》紙面水彩 55x76cm
皇天不負有心人,1988年8月,四川美院羅曉航老師在江西南昌萬壽宮承接了一個大型壁畫繪制項目,經朋友介紹朱兵與其它三位藝術家共同參與。一行四人耗時兩個月完成壁畫創作,工作完成后朱兵個人分得上萬元的報酬,這對于才參加工作不久的朱兵無疑是個天文數字,相當于他工作十年的收入。
如此巨大的收入反差,給朱兵帶來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它導致朱兵暗自下定決心辭職下海,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改變生活,努力尋求施展繪畫創作的新天地。
得知朱兵要辭職,部門及廠領導多次找朱兵談話,希望他不要辭職,但此時朱兵意已決,遂于88年11月,辭去重慶無線電廠工作,正式下海創業。同年12月,朱兵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轉型,與戀人黃鷹攜手邁入婚姻殿堂,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紙面水彩 84X115cm
1988年至1991年,朱兵先后在重慶建筑大學室內裝飾設計公司、重慶金三角裝飾公司擔任設計師。1991年6月,朱兵與兩位朋友共同成立了重慶金字塔裝飾公司,由于合作伙伴之間諸多矛盾,朱兵于93年3月退出金字塔裝飾公司。
經過4年多的商海拼搏,朱兵在參與裝飾項目設計、施工,廣泛積累經驗的同時,也廣泛集聚了人脈資源,為其自主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3年11月,朱兵創辦了自己的裝飾設計公司——重慶新空間裝飾有限責任公司,現更名為“重慶新空間文創設計有限公司。”
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意為著向當初的目標又邁進一步。但在當時的中國,就純繪畫創作而言,一個沒有資歷的年輕人,想單純依靠繪畫為生是無法養活自己的。

《向日葵之三》紙面水彩 55x75cm
因此,搞裝飾、設計等實用美術工作,就成了大多數藝術工作者的共同際遇,朱兵亦不例外。醉心與繪畫創作而不削于應用美術的朱兵,為了家庭責任,不得不向現實妥協,拿起心愛的畫筆,在實用美術領域找尋生存和發展機遇。
從1993年創辦自己的公司至今近30年中,朱兵承接或合作參與的裝飾設計及施工項目形形色色,林林總總,既有普通的工裝項目,也包括較具影響的大型文旅項目。如重慶市榮昌區《安陶小鎮》、四川茂縣疊溪、四川雅安靈關、重慶渝北禮朝屋基等等。
在30年的裝飾設計生涯中,朱兵始終保持對繪畫的熱愛和執著,利用盡可能的機會,將繪畫藝術應用到日常設計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在采用馬克筆繪制設計效果圖時,他盡量融入西畫繪畫的理念和技法,使設計效果圖更具有美學感官。

《安陶古街》大門設計效果圖
這也在客觀上促使他以馬克筆為畫材,探索和開創一個新興的畫種——“麥克畫”,以傳統西畫的理念和表現技法,創作麥克畫。由于麥克畫的色彩表現不能像傳統西畫那樣調色,只能用不同顏色的麥克筆在畫面上配色,所以繪畫難度大大高于傳統西畫,而且耗時更長。
最能體現他在此領域創作成就的,當數他創作的一大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重慶古鎮系列”麥克畫。在這批古鎮作品中,許多作品視野開闊,場面宏大,布局考究,色彩豐富,表現手法多樣,刻畫細膩而不失大氣,古樸中透著時尚。藝術地再現了重慶這些千年古鎮的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淶灘古鎮》紙面麥克畫 60x180 cm
30年的商海打拼,使其對人生及繪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感悟。在物質生活有基本保障的前提下,近年來朱兵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回歸繪畫,找回兒時的夢想,重新拿起畫筆創作他心中的世界。
自2012年以來,朱兵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繪畫創作上,除麥克畫外,創作了為數不少的油畫(含丙烯畫)和大量的水彩畫。他將自己對人生真諦的感悟和對藝術本質的理解、思考,融入作品中,并不斷探索自己的繪畫特色。
得益于學院派扎實的基本功,朱兵在創作中,十分重視畫中人物的造型、神態刻畫、畫面構成、色彩搭配及畫理關系。注重在構建作品藝術性的同時,充分主張作品的思想性,通過作品傳達自己的價值觀、審美觀和藝術觀。

《非遺傳承人》水彩 122x102cm
走進朱兵位于渝北區安家嘴的繪畫工作室“昱山堂”,滿璧皆是他近十年的創作成果,既有較早時期的“重慶文化古鎮”系列麥克畫,也有近幾年完成的“重慶網紅景點”系列、“船”系列以及“向日葵”系列等一大批水彩作品。
更有與時代結合的創作,如反映2020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祖國不會忘記》;《啟航》、《父親扛起的愛》以及為參加香港云峰畫院《2023世界水彩大展》,而創作的反映非遺傳承人生存現狀的《非遺傳承人》、反映新時期農村百姓生活的《喜訊》等等,作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喜訊》水彩 102x165cm
朱兵認為當今世界畫壇,繪畫藝術潮流變化太快,整體呈百花齊放之勢,各種流派推陳出新,欣欣向榮。但他還是趨向于較傳統的寫實技法和現實主義題材,在傳統中謀求變通,在變通中實現創新,堅持具有自己特色的繪畫風格。
一路走來,朱兵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他自己的不懈努力外,也得益于親人、好友的支持、鼓勵和無私的幫助。他非常感慨地告訴筆者,他十分感恩人生旅途中的多位“貴人”。首先是他的妻子黃鷹,一直站在他的身后,理解、支持、陪伴、肯定他,給予了他前進的動力、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向日葵之四》水彩 55x75cm
其次,他非常感恩原重慶市文化局副局長、市文聯原書記李自治先生、市裝飾協會原秘書長肖能定先生和同學兼摯友著名畫家蔣德斌先生、滕華劍先生等。感謝他們在其設計生涯和繪畫創作中給予的支持、鼓勵、認可和幫助。
擇一事終一生,追逐繪畫夢,可謂朱兵的人生注釋。朱兵的人生之路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我們不僅應該有理想和追求,更應該擁有為實現這些理想和人生目標,而敢于突破、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勇氣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湖廣會館》麥克畫、水彩 50x70 cm
荀子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故而有曰:“有志之人立志長,無志之人常立志。”常立志,朽木不折;立志長,金石可鏤。
我們需要的正是在面對人生各種艱難險阻時,鍥而不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和氣概!
2022年5月于重慶
藝術家簡介

1963年8月生于重慶。1987年畢業于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文學學士。高級工藝美術師,資深室內建筑師,高級景觀設計師。
重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民主促進會重慶開民畫院會員
重慶市文史書畫研究院會員
廣東巴蜀(珠海)書畫院藝術顧問
重慶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委主任(首屆)
重慶市住宅與城鄉建設研究會專家
重慶市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重慶工商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藝術系客座教授
重慶工程職業學院藝術設計系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