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值此新春天地人和、萬象欣欣之際,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冬奧會的舉辦,將是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們的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強大、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的重要標志。同時,北京冬奧會也是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作為舉辦城市北京特別注重傳統文化藝術的宣傳,這其中冬奧會會徽、吉祥物、大型場館建設中的中國風元素等等,都是北京作為舉辦城市為宣傳中國文化的智慧結晶。
國畫是中國的國粹藝術,是東方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種類,在這個全球矚目的歷史時刻,用作品講述中國故事,用藝術創作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當代中國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基于此,時代丹青文化傳媒擬邀請30位具有鮮明藝術風格和代表性的中國畫名家,以網絡展覽的方式,通過國內外100余家新聞媒體,將中國文化藝術通過視覺的形式充分展現在全世界觀眾面前.通過冬奧主題的創作積極參與冬奧會,宣傳冬奧會,助力冬奧會,努力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展覽時間:長期
曲楊
參展畫家
曲楊,1986年生于山東濟南。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師從畫家李廣平先生。現為齊魯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教師,博士在讀。
出版:個人畫集《學院派精英·曲楊》;《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范本—曲楊作品精選》;合集《博觀約取---齊魯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集》。作品曾在《文藝研究》、《美術觀察》、《巨匠之門》、《最美術》、《美術報》、《藝術生活快報》、《俱來》等期刊發表。
作品欣賞
傳統筆墨 現代思維
——曲楊“陶藝風繪畫”的可貴探索
文/賈德江
高等美術院校是培養中國畫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批又一批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相繼畢業,成為中國美術事業發展的生力軍。無疑,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但是,在我的印象中,當前“學院派”的教學體系,大多遵循從“臨摹—寫生—創作”的教學模式,而在實際教學中,導師大多偏重于寫生教學,偏重于“技”的探討,對學生的創作訓練重視不夠,創作課幾乎都安排在畢業前夕,以畢業創作為標志結束了本科或研究生學業。因此“學院派”教育培養出來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大多基本功扎實,而創作能力相對薄弱已成為歷年應屆畢業生的通病。
半江明月 43x43cm 2021 紙本水墨
作為曲阜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的曲楊,則與眾不同。當她將一系列中國畫新作擺在我面前時,我驚奇她作品形式的戛戛獨造,我贊嘆她繪畫語言的別開生面。她的造型能力、筆墨功底、色彩表現以及藝術學養,都體現在她創作的作品中。我不知該贊揚她指導教師的教學有方,還是應褒獎她本人的聰敏睿智。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無論是本科階段的專業學習,還是研究生階段的深造,曲楊從不放棄自己的創作,一直行進與民族繪畫的軌跡之上,專業訓練與創作活動具備了連續性、深入性、系統性,并在文化共性中對中國畫有著獨自的理解與把握,呈現出傳統繪畫元素與當代文化觀念凝結生成的民族化樣式和鮮明的文化品格。
水晶真色 43x43cm 2021 紙本水墨
從她創作的大量作品中可以明顯看出,她在大學寒窗苦讀的七年中,并不是以筑基為鵠的,也不以完成學業為滿足,而是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而致用”方面來,投入到藝術個性的開發中來。堅持以創作帶動基本功訓練,帶動技法的成熟,使專業化訓練在創作中得到檢驗,應該是她學習的方法和經驗。這大概也是她畢業成績所以能出類拔萃的原因所在吧。
山月如夢 43x43cm 2021 紙本水墨
曲楊的創作屬于中國畫的范疇,但她使用的卻不是一般中國畫家的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的語言、她是以自設的不同形狀的陶瓷器皿為載體,憑借來自陶藝的特殊藝術語言,在紙上作陶藝的平面化繪制,顯示出陶藝與繪畫相輔相成、互為融合的特點。我把她的這種特色鮮明、富有創意的繪畫命為“陶藝風繪畫”。她畫中的陶藝形制多以古瓶為主,古樸雅逸,采取的手法是“以工寫意”的畫法,表現內容多是洋溢著文人氣、書卷氣的老屋、書齋、茶坊、雅舍中的古典家具、文房清供,時有花卉翎毛等生靈出現,使畫面生氣盎然。畫中的意象是精心選擇的,或廳堂一方,或書房一隅,或茶舍一角,或閨室一處;畫上的物件是精心設置的。
花動一山春色 43x43cm 2021 紙本水墨
無論是明清桌椅的擺放,還是插有花卉古瓶的陳設;也不論是屏風的曲折多變,還是幾案上散置的功夫茶,抑或是鳥籠、團扇、古書、隔扇、卷軸畫等的穿插迭出,無不流露出對傳統文化的情思,體現著一種對遠逝文化的追懷。這一切都不是屬實再現的描繪,而是簡約提煉的結果——造型不受制于物,不以再現物象為目的,有較大自由和靈活性。雖有適度的變形夸張帶來的奇崛但不乖戾,追求的是以形寫意;雖取自生活的自然形態,卻是隨心營構,以物境聯想到人境,折射出心中的情意。
陶然造化 43x43cm 2021 紙本水墨
曲楊的全部作品,幾乎都具有或顯或隱的裝飾意味,而這種裝飾意味又蘊含在活潑率真的表現手法之中。這是她繪畫形式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有人誤以為裝飾性必定與匠氣分不開,因而不如隨意性自然天真。其實不盡然。裝飾性與隨意性在繪畫形式中是一對矛盾,二者在同一風格或同一畫面上往往是相互消長的。裝飾性出于精巧的構思,獨出心裁的設計,從而形成畫面上的形式美;隨意性仿佛是妙手偶得,漫不經心所為,于是產生某種情趣。這是繪畫表現形式中的兩種不同手法,兩者之間不宜比較高下,而各自都有優劣之分,有自然與造作的差別。通觀曲楊的畫,那些具有裝飾意味的物象,嚴謹而不失灑脫,爛漫而不讓寫意,卻找不見工筆的雕琢與匠氣。原來作者有兩個奧秘:一是她在創作過程中注重把裝飾性和隨意性結合起來;二是她吸收了現代構成意味的圖式,在她的作品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報道富貴太平 43x43cm 2021 紙本水墨
按她自己的說法,這種對圖式構成的探索所形成的構圖美,是受到西方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意識的影響,點線面的構成規律和黑白灰的設計意識是自然地滲透到她的創作中。它的優點是用于提煉對象更見秩序,可以激活并改造傳統的講求秩序與格律的程式;缺點是忽視靈性與隨機,易板易刻。曲楊的聰明之處在于把這種意識與傳統“意在筆先”、“意匠經營”統一起來,在充滿感受充滿靈性的意象造型中自覺地在寫實與裝飾的結合中強化大的線面關系和色彩關系,突出具有視覺沖擊力和情感指向的秩序,從而以新的面貌豐富和發展了傳統中講求格律與個性的程式意味,而避免了千篇一律缺乏創造的程式化傾向。她在繪畫語言和形式的探索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收效。
碧山 43x43cm 2021 紙本水墨
曲楊實現“陶藝風繪畫”,形式技巧大大不同于前人的另一因素,就是引進了西方繪畫的肌理意識,以不同于筆法的多姿多彩的肌理效果,渲染陶藝主體與背景之間相互映襯所營造的氣氛,突破了傳統繪畫空白背景的慣用程式,讓畫中陶藝不是孤立地呈現在畫面上,而是在不同肌理的環境襯托下,融為一體,平添夢幻般的古意,豐富了繪畫的藝術表現。所謂肌理,是畫面質地、線條、筆觸與施色厚薄所形成的綜合效果,雖閃現于畫面的表層組織之上,卻滲透到造型意象之中,運用得恰到好處,可以起到輔助狀物抒情乃至表現畫家藝術個性的作用。
惜華 43x43cm 2021 紙本水墨
為了發揮這種作用,曲楊主要在背景底色的處理上進行了多種多樣的嘗試,比如變一般宣紙為粗糙的皮紙,變三礬九染變潑墨潑彩的撞墨撞色,變勾染勻凈為時見書法顯隱其中或類乎陶瓷的窯變,變細膩的賦色為拓印而成的粗晶體紋理,同時發明了許多可以取得特異效果的制作手段,有意制造斑駁陸離的朦朧氛圍,突出主體,生動地體現出畫家對“陶藝風繪畫”形、神、意、趣的美學追求。
69x138cm 水晶真色 紙本設色 2013年
在風格上,她力求回歸久遠的魏唐風神。既取北魏壁畫的線條粗獷奔放。稚拙和色彩單純的特點,恢復古陶紅黑相間的裝飾色彩,構成一種樸拙、整體而莊重的神秘感,也取隋唐精麗雍容的畫風,線描與暈染并重,突出同類色的深淺明暗層次,或不再以某一色調為基調,而是豐富多彩的自由表現,其中石青、石綠、土紅等色又與適當的中黃和金色配合,使畫面顯得高貴而華麗。
69x138cm 陶然無聲 紙本設色 2013年
長期以來,中國畫的價值判斷都聚集于筆墨表現上,都把筆墨放到了價值判斷的首要位置,脫離了筆墨技藝、情趣、氣質的獨特性便無從論及風格,無從論及個性。誠然,筆墨變現的藝術質量是提高當今中國畫藝術品位的重要內容,必須給筆墨的研究以充分重視。但是,藝術家創造美是多種多樣的,既使欣賞吳昌碩、齊白石、林風眠、潘天壽等大師作品,也不是可以用“筆墨”兩字可以概論的。我們從曲楊的作品中所欣賞到的,應該不止是筆墨美,還有造型美、意境美、構圖美、色彩美等多種繪畫元素。
詩家氣象 25x66cm 2020 紙本水墨
曲楊是一位“純藝術”的追求者,是一位具有創造力的實踐者,她筆下所表現的不變的主體具有藝術與文化雙重構成的特點。從構思上說,是獨樹一幟;從技巧上說,是兼收并蓄;從意境上說,是另辟蹊徑;從審美上說,是高潔自許。盡管還不能說這位年輕的藝術家的藝術已經完全成熟,但她堅持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自覺地以現代觀念對待傳統,由此生成具有原創性的“陶藝風繪畫”的獨特面貌,豐富了人們的視覺經驗,拓展了繪畫形式語言的表現領域。這種“傳統筆墨、現代思維”下的可貴探索,正是當前“學院派”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大多數畢業生所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