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君(李永存,筆名薄云)跟藝術打交道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了。早在文革剛剛結束不久的那個年代,他就是青年前衛美術社團星星畫會的成員,在理論和實踐上主張藝術創新;他也是85青年美術思潮的支持者。不過由于身上有俱生以來儒雅的基因,又多少受到學院藝術氛圍的熏陶,他對過激的藝術活動似乎同情多于行動的參與。他反對藝術停步不前,主張藝術跟隨時代前進或走在時代前面的態度,始終沒有變化。在幾十年的探討現代與傳統關系的過程中,他對社會、人生,對藝術的本質的思考、認識也更深刻了。這在他的創作中,也有所體現。他似乎在對待藝術的觀念和形式美感的關系上,對后者的重要性的理解更全面了。當然,這與他對傳統認識深度的提高有密切的關系。他的油畫和水墨作品有鮮明的意象性追求,寫對客觀自然的主觀感受,寫胸中丘壑。因為有長期的生活體驗,有現代藝術與傳統經典的修養,又有他的藝術聰慧與悟性,他在處理形與意的關系上,技巧相當運用自如,可謂游刃有余。作品美中有氣度,有力感,是永存真性情、真心境的流露。這次展覽的作品是他從藝數十年階段性的陳示,他的藝術還在前進之中,為永存君的藝術鼓掌、叫好!”
——邵大箴 《意象•印象——薄云作品展》前言

薄云,《牧歸》,布面油畫,80cm×210cm,2017

薄云,《山河壯麗》,布面油畫,200cm×160cm,2016

薄云,《云山雪霽》,布面油畫,200cm×150cm,2016

薄云,《小河灣》,布面油畫,100cm×110cm,2011

薄云,《光自遠方來》,布面油畫,130cm×155cm,2012

薄云,《濤聲》,布面油畫,200cm×150cm,2016

薄云,《泊》,紙本水墨,50cm×50cm,1979

薄云,《秋山夜泊》,布面油畫,200cm×160cm,2018

薄云,《霜落江南》,布面油畫,200cm×150cm,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