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前言
值此新春天地人和、萬象欣欣之際,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冬奧會的舉辦,將是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們的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強大、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的重要標志。同時,北京冬奧會也是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作為舉辦城市北京特別注重傳統文化藝術的宣傳,這其中冬奧會會徽、吉祥物、大型場館建設中的中國風元素等等,都是北京作為舉辦城市為宣傳中國文化的智慧結晶。
國畫是中國的國粹藝術,是東方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種類,在這個全球矚目的歷史時刻,用作品講述中國故事,用藝術創作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當代中國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基于此,時代丹青文化傳媒擬邀請30位具有鮮明藝術風格和代表性的中國畫名家,以網絡展覽的方式,通過國內外100余家新聞媒體,將中國文化藝術通過視覺的形式充分展現在全世界觀眾面前.通過冬奧主題的創作積極參與冬奧會,宣傳冬奧會,助力冬奧會,努力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展覽時間:長期
樊洲
參展畫家

樊洲。字龍人。號龍隱。1953年出生于西安。中國文脈的承傳者、韻律山水的締造者、曲線交織畫法的開創者。
1986年任職西安中國畫院專業畫家。現任中國文化部中國藝術節基金會西安藝術中心主任。
1992年發心為復興中國文化盡力,隱居秦嶺終南山,溯源尋道,深研釋道及歷代文論經典,實修“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天人合一”中國文化理念。
2009年提出“物我相忘,因緣生發”的創作理念,以音律書法入畫,開創了音畫理念合一的藝術風格。作品有《彩墨山水》、《金墨交響》、《水墨氤氳》三大繫列。
2014年由中國文化部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脈.文脈——樊洲山水畫藝術展》。
2015年《樊洲水墨世界巡迴展覧》啟動,先後在巴黎、波恩、北京、上海、臺北、日本、長沙展出。
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藝術館、博物館收藏。出版有多部中國畫專集。
作品欣賞
樊洲的聲畫藝術
彭 德/當代資深藝術批評家
樊洲隱居終南山,沉浸在書畫和音樂的世界,長達二十余年。終南山挺拔的山脈,清澈的水域,澎湃的松濤和舒緩的流云,造就了他的獨特藝術風貌。他自編自演的琴曲,在悠遠恬淡的基調中間或閃現出秦腔的高亢和華陰老腔的激昂。他穿越古代和現代,將今人的襟懷寓于傳統書畫的線條和古琴的韻律之中,交織成讓我們感到親切而又陌生、新穎卻又熟悉的藝術效果。他的作品,即便不見高山也有高山的氣勢,不見流水也有流水的律動。

無極 62X42cm 紙本水墨 2011年

涌動 113x56.5cm 水墨宣紙 2020年
中國古代的雅事,多指訴諸聽覺和視覺的琴棋書畫,以琴最為突出。琴棋書畫的琴,指的是古琴,由伏羲、炎帝和黃帝創始與繼承,代代相傳。在古代,除了天災人禍,士大夫和文人墨客的家庭,每天都不能離開琴瑟。“士無故不撤琴瑟”,說的正是琴瑟作為法定的禮教工具,涵養情操的必備樂器。琴棋書畫的書,指的是正草隸篆,首推行書。行書在各種書體中最為隨性而自由,能貼切地體現書寫者的志趣。琴棋書畫的畫,指的是文人畫。文人畫重墨輕色,標榜得意忘形,不斤斤計較描繪對象形態的逼真,而是強調意蘊、意象和意境,追求畫中之意和畫外之意。

上善若水 950x210cm 紙本水墨 2010年

智源 140x70cm 紙本水墨 2014年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通感,以五行框架予以統攝。五行框架涵蓋天、地、人、神、器。比如,五行木火土金水,對應五色青赤黃白黑,五音角徵宮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以及天宇的五星、大地的五岳、祭壇的五神、朝廷的五官,還有五方、五時、五瑞等等,構成固定組合。其對應項之多,數以百計。音色、音容、色調、韻味、色物、色味、氣色之類的合成詞,鮮明體現出感覺的關聯,即音、色、味、氣、觸之間的勾連。樊洲不僅將樂音入畫,還將氣功入畫,將武術入畫,表達的正是人的通感。這種通感,無論中外,人所共有。

妙音 140x70cm 宣紙水墨 2020年

騰化 70x92cm 紙本水墨 2018年

爻 140x70cm 紙本水墨 2017年(選一)

天光 68x138cm 紙本水墨 2021年

清音 138x69cm 水墨宣紙 2020年

深水靜流 245x125cm 紙本水墨 2017年

天心月圓 140x70cm 紙本水墨 20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