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
2021年12月30日,司法部發布《全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明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有效覆蓋,優化升級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網絡平臺,促進三大平臺深度融合,推進智慧法律服務建設,進一步優化法律服務機構布局,加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
一、總書記高度重視公共法律服務發展
2022年對于我們中國人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年份,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這樣綜合性運動會的舉辦,體現了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2022年底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彰顯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代領導集體將會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在全球新冠肺炎肆虐的時候,中國仍然能夠如此堅挺,充分說明了中國近些年來正在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快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統籌研究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調解、仲裁等工作改革方案,加快發展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調解等法律服務隊伍,整合法律服務資源,盡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法律服務更加便捷。
二、開創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新局面
截至目前,我國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司法鑒定機構、仲裁機構、人民調解委員會、基層法律服務機構等各類法律服務機構合計達到76.5萬個,專業法律服務人員388.5萬人。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建設快速推進、深度融合,服務質量、效率不斷提升,50萬余人取得法律職業資格。律師、公證行業年服務量均超過1100萬件,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年辦理各類法律事務80萬件,公共法律服務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基礎性、服務性、保障性作用有效發揮。
三、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健全便民措施,推進鄉村依法治理,促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實現鄉村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全覆蓋,補齊公共法律服務短板,保障困難群眾獲得優質法律援助。加強無律師縣國資律師事務所建設,鼓勵、支持外地律師事務所在無律師縣設立分所,全國無律師縣問題基本解決。立足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貼近基層和群眾的特征和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有效補充律師資源不足地區的法律服務力量。依托中心城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或優質法律服務機構,通過遠程視頻系統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偏遠地區、法律服務資源匱乏地區人民群眾提供遠程法律服務。2025年前在全國建成10個云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四、重點保障特殊群體合法權益
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擴大法律援助范圍。落實法律援助法關于擴大殘疾受援人范圍和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加強對特殊群體的法治宣傳,引導群眾通過法律方式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律師協會、公證協會、司法鑒定協會制定完善公益服務制度,指導法律服務機構建立健全特殊群體減免服務費用制度機制。加強特殊群體服務指導,針對各類群體不同特點,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典型案例庫。加強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服務機構無障礙環境建設,有條件的可建立綠色快速通道或者提供上門服務。
五、律咚咚信息科技公司在行動
律咚咚(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響應國家號召,通過互聯網+智慧云律所和綜合法律服務一體機等終端設備,結合律咚咚APP、小程序、PC端等線下系統,結合全國律師資源平臺,將公共法律服務帶進社區、村居、園區、企業,助力公共法律服務數字化、智能化建設! 律咚咚,打造數智法律生態圈,做公平和正義的踐行者!
掃碼關注我們
律師推薦
張律師
張律師自執業以來,已經辦理了大大小小上千件各類案件、經濟糾紛和家庭婚姻糾紛案件,通過專業技能及不懈努力充分維護好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電話:400 6087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