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值此新春天地人和、萬象欣欣之際,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冬奧會的舉辦,將是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們的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強大、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的重要標志。同時,北京冬奧會也是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作為舉辦城市北京特別注重傳統文化藝術的宣傳,這其中冬奧會會徽、吉祥物、大型場館建設中的中國風元素等等,都是北京作為舉辦城市為宣傳中國文化的智慧結晶。
國畫是中國的國粹藝術,是東方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種類,在這個全球矚目的歷史時刻,用作品講述中國故事,用藝術創作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當代中國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基于此,時代丹青文化傳媒擬邀請30位具有鮮明藝術風格和代表性的中國畫名家,以網絡展覽的方式,通過國內外100余家新聞媒體,將中國文化藝術通過視覺的形式充分展現在全世界觀眾面前.通過冬奧主題的創作積極參與冬奧會,宣傳冬奧會,助力冬奧會,努力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展覽時間:長期
武劍飛
參展畫家
武劍飛,山西太原人,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蔣采蘋重彩工作室。十大最具影響力藝術家,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重彩國際文化院院長,亞洲藝術科學院中國重彩創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武劍飛重彩工作室導師、特聘教授。2003年擔任《中國美術》雜志、《亞洲藝術》雜志出品人、總編輯,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
曾榮獲《全國獲獎藝術家博覽會》藝術金獎;《中國鄉村田園畫展》銀獎;《第十屆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十大最具影響力藝術家稱號。廣州《水墨廣東~藝術博覽會》水墨藝術成就獎;作品被中南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北京市政協,首都博物館,哈爾濱博物館,中國銀行,中國人壽保險北京公司,瑞士金鷹保險集團收藏。
出版個人畫集十余部?!度嗣袢請蟆罚êM獍妫?,中央對外新聞周刊《北京周報》(6種外文版);《意大利僑報》《世界日報》《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等全球百余家媒體以中文、英文、西班牙、法文、德文、日文、韓文、俄文報道。
作品欣賞
武劍飛的重彩山水藝術
文/斯凱樂
藝術家的眼睛是發現美、創造美的,所以藝術家的功能,完全區別于常人的思考。藝術家對創作的思考,以及藝術創新的理想,對藝術創作顯然十分重要。
當代寫意重彩畫家武劍飛教授,用他的作品把我們帶到他的寫意重彩世界。我們把武劍飛的繪畫稱為“當代表現主義”,他運用中西方諸多原素,以當代人的審美趣味,忠實自己的藝術理想,鍥而不舍的對中國寫意重彩不斷探索,數十年如一日的藝術實踐,始終保持著自我獨立的思考。不斷以自我獨特的藝術視角,展現當代審美的價值。
無論是具象或者抽象藝術,其內涵一定是發自藝術家本體的原發形態,內心的體驗和來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的塑造,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藝術表現語言。武劍飛的寫意重彩藝術就是以“表現主義”面對自然,面對生活的。以一種博大胸懷,展現中華大美河山的精神氣概,以雄渾壯麗,線面結合,色墨結合的繪畫截體布局構成為祖國山河立傳。
武劍飛對傳統繪畫形式的不舍,并不是我們說教的繼承傳統繪畫那么簡單,而是以傳統筆墨轉化成當代人的繪畫思維,不固守成法,有機融合獨特的個人繪畫圖式,尤其是大型重彩山水作品更是受到廣泛應用,對大型重彩山水畫的創作駕馭能力,打造氣勢磅礴場景,整體色彩的布局堪稱一絕。他長期致力于研究“寫意重彩課題”,并根據不同環境的需要,創作不同視覺美感的重彩藝術作品。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創作優秀的藝術作品,是每一個藝術家的文化思考。武劍飛教授以內在的情感,生命靈性與技藝融為一體,“寫意重彩山水”成為他內心深處無法改變的研究目標。寫意重彩山水看似簡單,但創作起來是非常有難度的課題。筆墨的技藝以及與色彩結合,在中國畫領域差不多有些似水火不相容,要融合的恰到好處可以說沒有一定成熟表現的方式方法,繪畫整體性是很難控制的。武劍飛的寫意重彩山水從傳統中來,又不同于傳統,屬于另辟蹊徑的藝術。
自九十年代起,他是第一個提出中國重彩藝術應該作為國家文化形象的藝術家。
中國傳統水墨雖然歷史悠久,其時代表現力在某些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國際背景下的中國影響力。其實,武劍飛教授一直在探索一種能夠被東西方都能夠接受的中國繪畫形式,武氏寫意重彩正是恰逢其時展現的一種中國時代精神,令人耳目一新。寫意重彩藝術的繪畫審美形式,也正在被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