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藍鯨渾水(ID:hunwatermedia),作者:路暢,授權轉載發布。
今年是B站的“破圈之年”,這一觀點近乎已成共識。而B站為了破圈所作的投入和努力,也是頗為可觀的。
首當其沖的就是邀請明星入駐。在今年,B站以每周數名的速度,快速邀請藝人入駐。僅 2020 年上半年邀約入駐的明星藝人數量,就已較之往年一整年更多。目前,明星類頻道已經超過 800 個,是最大的頻道類別,占到了總頻道數的三分之一。而明星藝人的入駐,也為B站帶來更濃重的娛樂圈“味兒”。
8 月底開播的B站自制綜藝《說唱新世代》,更是為B站的娛樂綜藝氛圍添加了強勁的助推劑。這檔集結了李宇春、黃子韜、MC Hotdog等明星藝人的說唱綜藝,目前已收獲1. 1 億次播放。
而B站的野心,明顯不止于此。
比起引進外部明星藝人,培育平臺內的原生藝人似乎更具性價比?,F在,一大批up主正走在出道的路上。
從綜藝開始,醞釀娛樂味兒
“虛擬人成材計劃”、“破圈吧變形兄弟”、“百分之二的愛”……
這三個短語,你聽說過幾個?它們無一不是在短短的近兩個月內,B站新開播的自制綜藝。
盡管《說唱新世代》的討論熱度更大、關注度更高,但在遮擋節目的掩蓋之下,B站悄然開播了遠不止這一檔綜藝。
起于二次元、以興趣社區自居的PUGC視頻平臺B站,無論從內容基因還是社區氛圍,都天然缺乏其他長視頻平臺濃郁的娛樂基因。在B站的用戶互動中,“飯圈”甚至更多被作為負面詞匯使用。
在這樣的社區氛圍下,綜藝節目的引進,更需要考慮老用戶和社區氛圍的平衡問題。獨特的社區文化,使得常規的綜藝節目在B站是否會“水土不服”成為了一個疑問。
例如,即使是當下B站主推的自制綜藝《說唱新世代》,其各項數據仍然均不及正在連載的大熱動畫《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前者的總播放、點評人數、B站評分分別為1. 1 億次、4. 2 萬人、9. 5 分,而后者分別是1. 4 億次、9. 5 萬人、9. 8 分。
而對于“圈外”網友的感知來說,二者的熱度則是完全相反的。查詢百度指數,《說唱新世代》的百度指數最高峰時為《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的 22 倍。

(二者百度指數對比)
但由熟悉B站的B站自身自制綜藝,仍不失為B站擴充綜藝內容最穩妥的方式,這也并非是B站首次進軍綜藝節目。
“放映廳”是B站以PGC長視頻為內容的一級分區,這一分區下早已增設“綜藝”二級分區。

(“放映廳”下設“綜藝”二級分區)
早在 2016 年,B站就推出了首檔自制綜藝《故事王Story Man》。后續開播的第二季制作與笑果文化、青豆結冰聯合出品。作為自制綜藝的早期試水,故事王并未取得強烈的“破圈效應”。
故事王第一季在獲得 913 萬總播放,第二季獲得 3180 萬總播放。從數據來看,播放量并不優秀,但卻為B站自制綜藝嘗試了一個愛優騰等長視頻平臺從未走過的道路,并且這一路線近年來愈發明顯了——up主偶像化。
up主加持綜藝,還是綜藝加持up主?
如何在B站這個差異化的市場制作傳統綜藝節目?B站給出的答案非常簡潔:讓用戶喜歡的up主去拍綜藝。
這一方式行之有效,且自帶流量的知名up本身就可為綜藝節目帶來大量曝光。而這和B站從 2016 年開始自制綜藝時就開始探索的道路是相同的,且近些年來也在不斷加強up主的“偶像”人設。
在 2016 年的《故事王》中, 12 位參加節目的嘉賓,均為來自B站各區的UP主。今年 7 月底開播的《歡天喜地好哥們》,采用了五大up主出鏡的真人秀形式。
自制綜藝能否達成“破圈”效果與否暫且不論,但對up主的“造星”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
以出演《歡天喜地好哥們》的 2019 百大UP主“LexBurner”為例,一共擁有 360 個投稿的LexBurner, 184 個投稿在動畫區, 134 個投稿在游戲區。該up主往期視頻幾乎從不出鏡。而真人秀的參演使得這一頭部up主的流量較之以往更大。
目前,《歡天喜地好哥們》第一期節目,已成該up主全部視頻中播放量最高的視頻。在該節目開播至今的不足兩個月內,已為LexBurner貢獻了播放量最高的前 10 個稿件中的 5 個稿件。

(紅框為B站自制綜藝《歡天喜地好哥們》節目)
在官方力推的自制綜藝之外,一種由up主自制的、偏向生活娛樂視頻的、形式上接近綜藝的“輕綜藝"也在日漸興盛。這些輕綜藝多由大up主真人出鏡,以進行一些游戲、挑戰等形式錄制視頻,多人合作投稿。
88 萬粉絲的”茶幾君夢二“B站認證為 2018 年百大up主,在目前的 130 個投稿中, 127 個都為鬼畜區。

作為鬼畜區頭部up,在他最近的 5 個投稿中,三個都為與其他鬼畜區up主合作的”輕綜藝“。從播放量來看,這類視頻流量并不遜色于該up主以往的鬼畜視頻。
up主轉型的背后,是B站的龐大野心
通過持續的跟蹤觀察,渾水發現up主出演綜藝、輕綜藝這一現象并非個例。
在未”破圈“前的B站,動畫區、游戲區、鬼畜區這種更具”B站味兒“的視頻板塊,更融于社區文化。例如,在 2019 年百大up主中,僅游戲區up主就獨占了 27 名。
而這些內容分區的up主,其視頻都存在一個共通點——他們極少甚至從不真人出鏡。
在各大視頻平臺中,這一現象是B站所特有的。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暫且不表,但他的確為up主帶來了隱憂。
一個從不露臉的視頻作者,可以面向更廣闊的受眾群體么?可以適應更豐富多變的內容形式么?可以轉型為傳統藝人么?可以成為年輕人的偶像么?
在 2019 年Q2 財報電話會上,B站CEO陳睿曾表示:“發展新的用戶群體是優先級最高的事情。”至此,“破圈”成為小破站的頭等大事。
無論是被寄予厚望”破圈“的說唱題材綜藝,還是高頻率的邀請明星藝人入駐,都在對外界表明,已經不是”小破站“的B站,現在更急需的是泛用性更強的、受眾更寬廣、更”傳統“的面向主流人群的藝人,而不是小眾文化圈層內部的頭部up主。B站 11 年,up主已經太多了。
而比起外部邀請,更簡單的方式是什么?up主集體出道,從視頻創作者,包裝升級為自帶流量的藝人。不難推測,這也是近來各分區up主或自主抱團、或官方邀約,頻頻出鏡轉換內容方向的一大原因。
陳睿曾表示,對社區發展第一有利的用戶就是up主。目前來看,up主或為B站核心資產。在對外品宣上,up主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在今年議論紛紛的《后浪》、《入?!?、《喜相逢》三部曲中,B站原生的up主均有較強的參與,而這也與B站自制綜藝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通過更面向主流的表達方式,將小眾up主,推向主流人群。
這種路線的野心不可謂不大。各大分區的頭部up主們,如果可以實現向“藝人/明星”的華麗升級,與up主深度綁定的B站,將會發展成為什么樣子呢?試想一下,如果愛優騰的爆款自制綜藝,參演嘉賓均是平臺方自己的簽約藝人,坐擁節目和藝人的雙重獨家流量、長視頻和短視頻的雙重表現形式,這會一個多么龐大的娛樂帝國?
正如陳睿在今年Q2 財報電話會上強調:“B站是內容吸引用戶,社區留住用戶。所以B站用戶增長的發動機是內容出圈?!?/p>
up主偶像化,或許是B站正在探索的出圈之道。up主偶像化對社區氛圍的改變已在悄然發生,這是B站必須要支付的代價,至于“出圈”的效果,仍需靜觀其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