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李守玉,字皓寒,號冰凌山,雪景李,天津濱海新區人。自幼喜愛繪畫,早年師從天津著名山水畫家鄭華俊先生,后受教于天津美院教授霍春陽,顏寶臻等先生。現為北京華韻書畫社名譽社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天津皓翔畫院院長,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特聘畫師,中國美協天津會員。中國人民《美術報》理事,中國翰墨藝術研究院理事。香港中國美術研究院院士,長春齊白石研究院名譽院長,全國著名山水畫畫家。1982年榮獲天津銀獎。兩會期間十幅作品曾在人民大會堂滾動播出。并經常在《天津日報》《中國書畫報》《中國美術報》《今晚報》《中老年時報》刊登作品。多幅作品被中國美協天津美術館,全國殘聯及中外友人收藏。
“傳統山水畫以線條為主,《黃山積云》這幅作品以潑墨塑造山體,云霧也使用冬景中‘借地為雪’的傳統留白技法,通過水墨的暈染塑造出飄渺的感覺。”10月21日,由塘沽博物館主辦第二屆“浩翔杯”國畫邀請展在博物館序廳開展,展覽展出新區畫家李守玉、徐勝利等人的山水、花鳥畫作百余幅,首日便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觀展。新區畫家李守玉向觀眾們介紹了自己的作品,也分享了自己在山水畫創作中的體驗,這讓前來觀展的藝術愛好者收獲頗豐。
李守玉老師擅長山水畫,他的冰雪山水畫更是特色鮮明,在傳統雪景技法上糅合現代感裝飾感進行了自我創作,突破傳統創造組合了一個新的藝術境界,體現出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圖式,畫面語言純粹、境界深邃,雪地、山石、農屋、溪流,在冷寂中充滿了生活情趣,把大家親切熟悉的鄉土情展現在自己的作品里。
李守玉的冰雪山水創作手法是在傳統中國山水尤其是雪景畫法的基礎上融入了一種“雪皴法”、“潑白法”、“重疊法”、“滴白法和、排筆法”以及“畫山無石、畫林無樹、畫樹無枝”等用于專門表現北方冰雪的一種繪畫方法。這種獨特的運筆技巧將傳統中國的用筆、用墨和宣紙等材料的表現境界進一步拓展,達到了一種“玄光輝光幻光意光光開渾沌,月暈雪霽炫晃山川剔透晶瑩”的境界。
在創作中李守玉先生以探索藝術的新技法、新表現形式、新工具材料、新生活內容和從新發現的古文化中尋求創作依托與氣息。他的繪畫藝術已不再以單純的大眾審美為唯一的審美價值取向,而是通古融今,表現藝術創作的性靈、氣質與情懷。
眾所周知,中國畫觀畫之道,一則氣韻二則筆墨。畫山之韻,貴在傳神.從寫實到寫意. 其基本的山水筆墨功夫既有傳統功力的深厚,更有清雅秀麗的明清流派。畫如其畫,文如其人.李守玉的作品中表現對自然的熱愛,在山水的畫面布局由平面向縱身展寬,畫面疏密有度,景隨入遷,山水相依,集中體現畫家的心靈和畫的神韻。
我們在欣賞李守玉的山水畫作品的時候,還要欣賞他的畫山水的筆墨魅力。一幅好的山水畫筆法和墨法是混然天成的。他在繪畫過程中注重用筆如錐畫沙;用筆如折釵股,如金之柔;用筆如屋漏痕,用筆如高山墮石。 在用墨中對“七墨”即“濃墨、淡墨、破墨、積墨、潑墨、焦墨、宿墨”諸法靈活運用。觀其作品山腰樹木叢生,樹枝欹斜,往上高山聳峙,巋然獨立。
構思平中見奇,遠取其勢,近取其質,不落俗套,畫中筆墨蒼潤相間,有虛有實,繁而不亂,變化豐富。這與畫家長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密不可分。畫面充分體現了他的山水畫筆墨渾厚華滋的藝術風格。
李守玉的山水畫,著眼于現實生存環境與自然的天人合一,直抵自然的深層次內核,讓我們不僅看到畫內的自然,更能從畫里走進現實的自然,感受自然的在場。他的山水畫正在向著清俊疏朗、秀逸空靈的美學方面邁進。
《守玉其人其畫》
時間飛轉,轉眼間已經約四年零八個月了,,在美協高研班初識李守玉先生。40天朝夕與共,他留給我的印象極深,性格深沉內向,平時不茍言笑,有時也談吐幽默,令人捧腹。
他癡迷于繪畫藝術,常常獨自伏案作畫,很少鋒芒外露。他平時說話辦事卻干脆利落,且言行必果,所以在高研班人氣極好,很快成了學員中的核心人物。
守玉對中國畫的理解和實踐,無疑受到了其鮮明個性的影響,他對寫意中國畫筆墨的見解和掌控,也充分表現出了自己的獨到之處。
守玉近年的畫作,以山水畫為主,其中描繪北國雪鄉的畫作,更是他擅長表現的重要題材。他筆下的白山黑水,遠眺雪天一色,厚重蒼茫,近景刻劃入微,生動感人。無論一草一木,一舎一橋,均充滿生活情趣,令人過目不忘。
守玉在探索中國畫的道路上,不僅表現出了他的靈性和悟性,還做到了不拘泥于古法,不盲目臨寫名家之作。他在藝術上的自信,並沒有影響他平時不斷修行自已的藝術基功,不斷汲取眾家之長的創作態度。無疑,“法無定法”,在李守玉的畫作里得到了一種新的詮釋,這一點,正是他的過人之處。
守玉作畫,無論小品巨幅,長卷四屏,動筆前都似成竹在胸,或從局部起筆,或從近景刻劃,提筆揮灑,一氣呵成,常令旁觀者心隨筆動,目不暇接,拍案稱絕。
守玉的冰雪山水畫以其凝煉厚重的筆墨,清麗又不失深沉的色彩和散發看濃厚生活氣息的具象刻劃,不僅在濱海新區書畫界獨樹一幟,令人刮目相看,近年來在全國各種展賽上也頻頻入選中奨,屢獲殊榮。
李守玉不僅是一位不斷探索,不斷成功的山水畫家,而且還是濱海新區書畫界里一位有口皆碑的社會活動家和組織家。他在酒店經營和國畫創作之余,為地區群眾性書畫活動的交流和發展掬盡心力,做出了真實貢獻。他還為濱海新區和外省市書畫界之間的藝術交流砌磋搭建了平臺,甚至無償提供了相應物質條件。已經成功地舉辦了二屆的“皓翔杯”書畫大賽,不僅豐富了地區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推動了書畫活動的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