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青年科學家郭慶的航空興國夢
文/紀良斌
一架長著奇怪翅膀的小飛機嗖的一下掠向天空,保持在一個高度平穩的飛行了幾秒鐘,滑行著往前沖去,緩緩的降落過程中馬上要接近地面了,忽然又抬頭向前竄了一下,然后輕輕的滑落在地面。
在孩子們的一片歡呼聲中,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郭慶撿起只有機身、機翼和尾翼三部分構成的無動力手擲航空模型飛機,耐心的向簇擁在身邊的孩子講解,機翼的造型設計是孩子制作這款航模的亮點,但是,尾翼稍作調整之后,就能在當前的風速下飛的更穩、更遠,這樣調整的原理是什么。

“航空科技可以是青少年愛國教育過程中很好的一個切入點、支撐點?,F在青少年的愛國情緒大都很高,通過讓這一代孩子們了解我國短短幾十年間航空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和取得的巨大成果,加強民族自信;又讓孩子們看到我們與世界最高水平之間的差距,了解航空產業對于興國、強國的意義,這將幫助青少年將他們的愛國情懷直接帶到具體的學習和生活中去。”郭慶還告訴記者說,航空產業涉及到的數學、物理、新材料、動力、控制等多個領域,每個接觸航空科技的青少年大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并且小朋友對于未知的天空和外太空都充滿著興趣,有利于引導青少年把遠大理想與眼前的學習生活進行非常好的銜接。

郭慶作為中國航空領域青年科學家的后起之秀,把航空產業的教學、科研、制造、競賽、科普培養“五結合”。他認為,中國的航空產業人才培養,這五個方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中國的航空產業有老一輩的先行者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我們這一代需要繼承和發揚,站在前輩用心血甚至生命搭建的平臺上趕超世界上最先進的水平。但是,真正的做到世界頂尖水平,航空產業的技術人才不能斷代,即便是科研和大學的教學工作再忙,我也要盡最大努力抽出時間去引導青少年,希望在他們的心中播下航空強國的種子。”
郭慶話語中透露著堅定和自信,這個祖籍北京的漢子方臉濃眉、身材健碩,長年繁重的科研工作讓他華發早生。從郭慶在航空領域中的斐然成績,便可看到他為此付出的心血。
郭慶于1982年9月生于北京。2004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2012年獲得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博士學位。2013年留校任教?,F任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綜合信息與控制工程系教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北工業大學航空科技創新基地負責人,校航模隊領隊。

在工作上,郭慶碩果累累。
西北工業大學每年選拔不超過40周歲、政治素質好、師德高尚,受到學生喜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的優秀青年教師,每年設特等獎5人,一等獎10人。郭慶取得2021年度優秀青年教師一等獎。
郭慶自2013年在西北工業大學留校任教以來,以航空創新教育為己任,長期帶領學生參加國內外各類高水平賽事及創新活動。
在國內和國際的飛行器設計及航空類創新大賽中帶領團隊取得優異的成績,五年來共培養近3000名學生,其中參賽獲國家獎的學生超過500人次,獲國際獎的學生逾40人次,每年競賽指導學生累計超過500學時,并跨越全校13個學院的22個專業。
2016年在帶隊參加于德國漢堡舉辦的NFC世界新概念飛行器設計大賽中突破重重考驗最終獲得全球總冠軍,得到國際航空領域專家的一致好評,并贊譽團隊為世界大學生航空創新最嚴謹團隊。
2017年以來累計帶領團隊獲得國際級冠軍2項,亞軍季軍各1項,國家級冠軍2項,全國一等獎25項,二、三等獎近百項。其中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屆帶隊參加于埃及開羅舉辦的世界軍事無人系統大賽并蟬聯冠軍。在2019年10月和2020年12月舉辦的世界大學生航空設計類最具權威性的賽事之一的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中更是分別奪得5項和8項一等獎。并于2017年和2019年分別獲得陜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特等獎。在今年剛剛于遼寧阜新結束的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中帶隊獲得3項冠軍,1項亞軍,5項一等獎。

郭慶研究的方向是飛行器總體設計。對小型太陽能飛機,載重型無人機,新概念布局飛機,及無人機應用等領域有深入的研究。累計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基金等項目4項,發表論文7篇,專利10余項。郭慶不僅在教學和科研上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在航空科普方向上也成績斐然。
在長期致力于將西北工業大學的“三航”文化推廣至全國各中小學過程中,通過航空創新教育的方式進行航空創新理念的教育普及,經過在全國各地的多方深入調研,為滿足航空科技進校園的需求,他目前已針對中小學生編寫了157節航空創新科普課程,正在編寫的面向青少年的航空創新類教材5冊。
作為主編已出版教材《模型飛機創新設計與實踐—簡易飛機設計》,據不完全統計,陜西省200余所中小學在其科技課或科技社團中作為教材使用,山東、湖北、湖南、廣西、四川省部分中小學已作為科技課教材。該系列叢書現已通過新華書店面向全國青少年發售,目前已接受數百所學校的預定,有望成為中小學的校本教材。
并于2017年至2020年作為賽事的工作組組長聯合陜西省教育廳組織策劃并連續成功舉辦了三屆陜西省中小學生航空創新設計挑戰賽,累計參賽人數數萬人次,參賽學校500余所,為面向青少年的航空科普教育打下扎實的基礎。
郭慶策劃并參與組織的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進校園活動每年接待中小學生4萬余人,為前往西北工業大學研學的同學們開啟講座、航模制作、飛行表演和航空知識的普及,目前累計來校參觀的中小學生約15萬人。其中2018年暑期接待武漢市400余所中小學萬余學生來西北工業大學開展“三航”科技主題研學。經過調研,學生中對航空報國的熱情從最初的不足10%上升至85%。為學校招生宣傳、航空知識普及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傳播及選拔優秀青少年航空科技創新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郭慶認為,航空不僅可以強國,還可以富國。中國航空產業的強大,既有助于國家應對目前復雜的國際形勢,還可以通過相關新材料、動力學等多學科的相關科研成果的突破和落地助推中國制造走向新的高地。
他說:“在我國航空領域,優秀而年富力強的青年科研人員很多,希望更多的航空人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盡量多的把精力投入到航空人才尤其是青少年的引導與培養上。從航空領域而言,只要我們帶著強烈的愛國情懷、甘于寂寞和奉獻,必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