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泰男,年齡:58,籍貫:河北滄州,文化程度:高中,個人愛好:本人從小酷愛寫字!讀書!臨摹大小篆!漢隸筆耕不輟!參加中央電視臺【藏寶天下】欄目組的書畫大賽中!作品被欄目組收藏!在沈陽經常參加公益活動!深受專家好評!
劉永泰性格平易近人,為人淳樸友善。他生性好學,一生仰慕書法。喜歡直抒胸臆的創作,無論何時何地,素紙鋪展開來,濃蘸筆墨,下筆如行云流水,神采飛揚,筆鋒上下游動,左右擒縱,點畫無一處含糊懈怠,法度盡在他的指腕之間。那流暢的線條,清秀美觀的墨跡氤氳滿紙,散發出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芳香,書法藝術的魅力、神韻展示的酣暢淋漓、熠熠有神。他說:“書法的寫與法、筆與墨將中國文化內涵表達的淋漓盡致。它的種種筆法如人的坐臥、行立、揖讓、顛伏,各盡意態,但它們既相互矛盾又彼此映襯協調。”通過這種不同節奏感的書寫表達,劉永泰的書法作品生動、自然,讓人回味無窮。
中國的書法是中華文明歷史發展的一個載體,與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有著密切的聯系。劉永泰表示,書法幾千年來一直在見證著是文化的發展傳承。從歷代的名爵公卿到如今的學者文人,都將其看作是一種至高的藝術追求,他們用各自的點、畫書寫經營來闡述對書法藝術和歷史人生的理解。
莊子曰:“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做學問如此,寫書作畫同樣需要廣袤的視野、深厚的學養。劉永泰說:“書法到一定程度就是在書寫文化、書寫內在修養。書法的技巧通過平時的書寫訓練是可以達到的,但作為書法藝術最終追求的意境和神韻,則不僅需要客觀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學養,一個沒有文化內涵的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書法家。”從唐宋開始,書家開始重視詩詞和書法的創作結合。宋代文學大家趙孟的《前赤壁賦》,氣勢蒼勁雄渾、飄逸,用筆縱放自如,快勁流暢,一如他豪放、俊逸的文風,把文的內容、書的形式結合得渾然天成。書法只有賦予文化內涵,它的藝術魅力才能千古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