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二区_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430618.com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前言
馬一鷹

二十世紀抽象藝術的誕生是一次人類審美觀念的躍遷。視覺藝術從迷戀了幾千年的具象表現狀態中突然綻放出抽象藝術,這是藝術表達中的質的飛躍。這個飛躍,意味著藝術對自身的超越。
抽象藝術的名份雖然產生于西方藝術圈域中,但抽象藝術的基因卻是人類所有族群藝術中所共有。借著西方抽象藝術的激發,中國抽象藝術近二十年來的發展突飛猛進,由于中國文化中的根性理念與抽象藝術觀念的不謀而合,抽象藝術的發展在中國藝術生態中如魚得水,充滿了生命活力。目前,中國抽象藝術已經成為推動全球抽象藝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力量。
這次的“內蒙古抽象”展,是“中國抽象”展長跑途中的強勁加油與加力,會推動中國抽象藝術以更強勁的態勢飛跑于藝術時空,奔向新天新地!
 

展覽概況
中國抽象藝術促進沙龍
協辦單位 >
內蒙古當代美術學會
學術支持單位 >
中國策展人論壇
展覽時間 2021.10.1-無極
策展人 >
馬一鷹 | M A Y I Y I N G
助理策展 >
李沐蕓(李慧)| L I M O Y U N
展覽總監 >
崔大月 | C U I D A Y U E
合作單位 >
山西大同原本美術館
甘肅蘭州榕 · 美術館
學術委員會 >
任小穎 · 胡曉藝 · 陳大同 · 楊麗婷 · 王海嬰
展覽地點 >
《Art藝繪》微信公眾號

 

參展藝術家 >

 

包玶鍹(包玉榮) · 蔡樹本 · 芬筍得日 · 高亞男 · 郭敏 · 哈森 · 火日茶 · 李勇 · 凌軒 · 劉垚宏 · 馬媛 · 任俊峰 · 王非非 · 王華晨 · 王鵬瑞 · 王星旺 · 烏琳高娃 · 烏日晗 · 云宇峰 · 張項軍
合作藝術家 >
N O.1
首屆“中國 · 山西抽象”展 >
薄云(李永存)· 陳蕾蕾+陳蓓蓓 · 高一 · 郭彥霖 · 郝瑛 · 石君 · 許琦 · 楊蕊源 · 張淇媛
N O.2
首屆“中國 · 遼寧抽象”展 >
唐麗淑 · 房梓 · 高昕 · 屈樂春 · 王雪樹 · 王易罡 · 王振羽 · 雯雯
N O.3
首屆“中國 · 廣東抽象”展 >
蔡煒柏 · 陳恒超 · 陳小鹿Twiggy · 陳天 · 杜平 · 烞藝實驗室 · 何柏俊 · 賀艷 · 梁鎌芝 · 廖軍偉 · 陸軍 · 蘇茜茜 · 王少帥 · 溫度和上 · 曾魏 · 張嵐芊
N O.4
首屆“中國 · 陜西抽象”展 >
陳建嶺 · 馮建華 · 高小雅 · 胡名杰 · 雷振華 · 藺寶鋼 · 劉馨潞 · 邵燕心 · 譚旭 · 王華 · 文三廣 · 張濤(一道)· 張昊 · 張菊芳 · 張蕾
N O.5
首屆“中國 · 甘肅抽象”展 >
成林 · 丁含欽 · 爾冉霞邇 · 范慶華 · 姜昱 · 連廣 · 水印 · 楊曉偉 · 趙云飛

 

參展藝術家作品與簡歷

 

▲ 包玶鍹(包玉榮)·《象之語境》· 綜合繪畫 · 50X83cm · 2021
| 作 | 品 | 闡 | 述 |
萬物皆有象,象為萬物之表,物之象的顯現既物之某些屬性的呈現,亦是物與物間交融與凸顯。作品假借方體圖形來隱喻宇宙中的萬物之象:漂浮、存在、凝聚、疏離、統一、變化等象意,皆有其自身的規律可尋,有待于我們去探尋。
| 藝 | 術 | 家 |
包玶鍹(包玉榮)
蒙古族。2004年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版畫研究生畢業。2014-2015年以青年骨干的形式訪學于中國美術學院。現任職于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導。作品多次在自治區美術展覽中獲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作品入選國家級展覽兩項,部分作品發表于《中國版畫》《藝術評論》《電影文學》等雜志;主持完成自治區課題四項、參與完成自治區課題六項,參與國家級課題一項;編輯教材一本(副主編),主持完成校級精品課程一項,在國家級核心期刊《裝飾》、《美術觀察》《電影文學》及《美術教育研究》《教育科學》等省部級期刊上發表15篇教學相關論文。
 

 

▲ 蔡樹本 ·《寂漠紅妝》· 綜合材料 · 50X100cm · 2021 
| 作 | 品 | 闡 | 述 |
暈開了的情節,無法判定它的走向,也不知道在哪里終結。
只是像記憶中撒滿喜怒哀樂的絡石,被研碎,然后涂抹開。
一度被這種情緒感染——以自己的方式燦爛,自顧自的閑散狀讓人難以想象,經歷炙熱冶煉的也是它。只想現在燦爛千陽,無所謂昨日曾經蒼然,所以它去了我去不了的地方,而我只能在它的美艷中隱去……
| 藝 | 術 | 家 |
蔡樹本
蒙古族。1953生。先后就讀于內蒙師大、中央美院、西安美院,獲碩士學位。青島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壁畫學會會員。
藝術簡歷
作品曾參加第七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首屆全國壁畫大展》、《首屆全國陶藝壁飾展》、《中國現代漆畫展》、《首屆全國環境藝術大展》、《中法友好年數碼藝術展》、《中華民族大團結全國美術作品展》等美展。其中:油畫《祝酒歌》由中國美術館收藏;《2009中華頌·世界遺產風景油畫系列創作》,組畫《武隆喀斯特》在北京博物館展出并被收藏;《內蒙古重大歷史文化題材美術作品創造工程》,油畫《陰山巖畫》、《興安嶺》由內蒙古美術館收藏。油畫《恩情》獲得《首屆全國少數民族美展》銀獎;油畫《絲路行》獲得《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美展》優秀獎,曾三次獲得內蒙古藝術創作最高獎“薩日娜”獎。被評為內蒙古十大杰出青年畫家。
曾應邀出訪歐、美、日、俄、韓、蒙古國及港澳臺多個城市進行藝術考察和學術交流活動,2016年赴希臘、意大利和西班牙進行寫生創作活動,舉辦《行走的色彩——蔡樹本藝游歐洲》交流展。2017年應邀赴美國洛杉磯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并接受當地媒體關于草原畫派的專訪。2018年應康納美術家協會邀請,赴丹麥、瑞典參加駐地藝術家文化交流項目,舉辦《北歐行·三人展》
出版蔡樹本藝術作品集《壁畫》、《陶藝》、《環境藝術》、《樹本畫馬》等四卷。
 

 

▲ 芬筍得日 ·《渾善達克》· 綜合材料 · 60X85cm · 2018
| 作 | 品 | 闡 | 述 |
沒有絕對的內容,也沒有絕對的手段,彼此適合碰撞在一起,就會形成完美的藝術表達。
| 藝 | 術 | 家 |
芬筍得日
蒙古族。內蒙古科爾沁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促進會會員,吳冠中藝術館特聘畫家。工作于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美術學院。
 

 

▲ 高亞男 ·《都市霓虹系列001》· 影像尺寸可變 · 2021
| 作 | 品 | 闡 | 述 |
本次呈現的作品為都市題材霓虹系列作品,有人說霓虹燈是城市的美容師,給人夢幻絢麗的感覺。霓虹燈既是城市繁華、喧囂、熱鬧的象征,但又給我們一種躁動、不安、惶恐的感覺,它帶給我們的感受是綜合的復雜體。在日益強大的現代化的機器轟鳴聲中,在日益緊張的異化都市里,每個人都有一顆浮躁的心,此作品旨在思考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關系,也想用這種強烈的、耀眼的、躁動的、沖突的、迷離的聲光的展示,反映出我們面對的病態的都市生活的失調和沖突的思考,引起人們的反思,也表達了人對于自然的平靜的渴望,正是此作品想關注的和表達的問題。
| 藝 | 術 | 家 |
高亞男
1981年出生于內蒙古集寧。現任教于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藝術系。2004年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2011年9月考取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民族性藝術研究。2014年畢業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 郭敏 ·《跡》麻 · 色粉 · 60×60cm · 2021
| 作 | 品 | 闡 | 述 |
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飄灑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塵,有著變化莫測的差異性!黑白灰存在與此,具有合理性。
《跡》的創作用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里去。肌理塑造感受空間中的變化。給人以希望,像跳動的心弦。像縱橫在黑暗中的星辰。
| 藝 | 術 | 家 |
郭敏
1980年出生于內蒙古 
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現任教于內蒙古大學創業學院
2017年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教師”
2019年評為內蒙古自治區高等院校“教壇新秀”
2021年授予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榮譽
2021年油畫作品《煤變》入選“紅色百年內蒙古”大型主題油畫 · 雕塑創作工程
近年來主持國家級、自治區級課題三項,參與課題完成多項;發表論文十余篇,作品獲得區內外各種獎項十余項。
 

 

▲ 哈森 ·《不知所云》· 之一綜合材料 · 100X100cm · 2021
| 作 | 品 | 闡 | 述 |
只言片語之裂牘
王充《論衡》:竹生于山,木長于林,截竹為簡,破以為牘,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宣紙,紙如其人,每一張都不同:紙色、生熟、肌理。墨塊,它的生產,是古代的行為:燃燒,煙氣,凝結。完成一個固態的重生。文字是誕生墨和紙的原力,要寫、要記、要表。真草隸篆。
蔡京有一幅札,是寫給友人的閑言碎語,此公書法了得,也是惡貫滿盈,是“六賊”之首。這片寫了雞毛蒜皮的札,寶貝似得供到現在。二王,三蘇,四家,每個只言片語流傳的大腕,字里行間無不浸透著個人的修為,為我們想象他們的音容、性情提供接入點,讓后人在一片小紙旁邊,心情復雜地綴跋、鈐印。
華夏文明是一個歷時性、線性的過程,書法在這樣的背景下歷經由甲骨、金文、大篆、小篆、隸、草、行、真書等階段,縱橫唐、宋、元、明,書法成為一個民族符號、一種性格表達,是華夏文明中最率性的部分。書法,把文字書寫性發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了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并能激發審美對象的審美情感,確是中國人一個大創造。
文化的漸進也是百轉千回的,天災人禍忽明忽暗。這滔滔長河的滾滾來去,許多痕跡由清晰和可讀,漸變為模糊和漫漶。閹割和撕裂是常態-看到的部分,黑暗的部分,是人在操作。書法,華夏文化的一個明亮的點,只是真真假假的亮著。
我們知道的歷史,尤其是正經八百的歷史,是在多方面“打扮”之后呈現。這些被無數次重組的“史實”,以一種完整的姿態呈現,至于它的此是誰的彼,猜測和揣摩,甚至繼續編纂,又是另一種面貌。
在“裂牘”里,在破壞過的整體里,有著更完整的存在—語言和結構都被撕裂后、片段式、隨機的重組后,一件事物的視角由單一和集中的,變成了無限多個-它成為了這“裂牘”意義上的新世界。原意的本體還在,但是原意所錄已經完全消失,強硬的符號被拆解和碎片,為各種變化提供可能,是一個新的未知。
老子說: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忽恍。
| 藝 | 術 | 家 |
哈森
出生于1973年
跨界于繪畫、創意、設計領域二十年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材料藝術工作室
創意/設計
1998-1999 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特別節目組CCTV中國名人保齡球擂臺賽 舞美設計
1999 北京點睛閣企業形象策劃有限公司 總經理
2001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系列書籍裝幀設計
2002 大型普通話推廣有聲讀物《朗朗書聲》 總策劃人
2003 銀川摩托車旅游節開幕式晚會 總制片人
2004 中法文化年中法汽車拉力賽 視覺策劃
2005 皇馬中國行 視覺策劃推廣
2007 廣州亞運會亞洲之路 視覺創意
2008-2009 土耳其旅游亞洲推廣 視覺策劃
2009-2017 CCTV體壇風云人物 獎牌設計
2011 中土文化年(中國) 視覺策劃制作
2013-2018 赤峰市數個鄉鎮改造規劃設計
2019-2021 克什克騰旗城市規劃顧問 景區升級規劃設計
2019-2021 中國北疆風景大道 形象規劃
2020- 天津工業大學藝術學院企業碩士導師
繪畫/展覽
2008 七 KISS藝廊(北京) 聯展
2013 宋莊藝術節 西游記 力波村畫廊(北京) 聯展
2014 宋莊藝術節 裂牘 明度藝術(北京) 個展
2014 近墨者森 弘道藝術館(北京) 個展
2014 工作室開放展 中央美術學院 聯展
2016 山有微云 弘道藝術館(北京) 個展
2016 周而復始 丹培拉繪畫多重詮釋研究展(北京 上海 深圳 廈門 武漢 威海 晉中 長春 呼和浩特 包頭 ) 聯展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
上海馬利藝術館
深圳大芬美術館
廈門中華兒女美術館
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
威海半島美術館
晉中學院美術館
吉林藝術學院美術館
內蒙古美術館
包頭市美術館
2017 周而復始 綜合材料繪畫研究展(蕪湖 深圳 成都 邯鄲)聯展
蕪湖市美術館
西南民族大學高小華美術館
深圳大學美術館
邯鄲韓玉臣美術館
2017 城市之光/周而復始-國際高等藝術學院公共視覺藝術交流展(上海) 虹廟藝術中心
2018 第三屆保利學院之星當代藝術展(北京) 聯展
2018 第三屆保利學院之星藝術展(義烏) 聯展
2018 中國宣紙與繪畫意大利展(米蘭)聯展
2018 周而復始 綜合材料繪畫研究展(鄂爾多斯) 聯展
2021 首屆內蒙古綜合材料繪畫邀請展 聯展
2019-2021 周而復始-綜合材料繪畫學術邀請展(長春 盤錦 上海 重慶 深圳 西安 北京)
吉林藝術學院美術館
遼河美術館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館
重慶市美術館
深圳大學美術館
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收藏/出版
中央美術學院
《裂牘 札》76/72CM 綜合材料
《裂牘 蘭亭 第一種表達》170/80CM 綜合材料
《青花》106/75CM 綜合材料
《清夏》47/38CM 水墨
《半畝塘》47/38CM 水墨
深圳市寶安區美術館
《裂牘 札NO.2》76/72CM 綜合材料
臺灣蜜雪兒藝術中心
《清白人間》120/120CM 綜合材料
山東海代美術館
《山水》20/30CM/9 綜合材料
北京弘道藝術館
《農家院I》136/34CM 水墨
《農家院II》136/34CM 水墨
《剛洗完澡》34/34CM 水墨
以及私人收藏
出版《周而復始-丹培拉繪畫多重詮釋研究》
出版《中國宣紙與繪畫》
 

 

▲ 火日茶 ·《歸》· 綜合材料 · 100x160cm · 2020
| 作 | 品 | 闡 | 述 |
藝術——個人修為的影子,一切取決于造化;不為作品而作品,不為觀念而觀念;不為藝術而藝術;把物質歸給材料,把情感還給孤寂;讓仁愛歸于作品,讓萬物述說生命。
| 藝 | 術 | 家 |
火日茶
蒙古族。1969年出生于內蒙古通遼。研修于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F為長春理工大學客座教授、自由藝術家。
1986年至今,嘗試將西方當代繪畫、裝置藝術、綜合材料和東方傳統水墨、篆刻藝術融合,并應用到舞臺美術、壁畫、裝飾、插畫等實踐工作中,部分精品被加拿大Ruyl畫廊、意大利米蘭畫廊、岫云軒等機構及私人藏家收藏。
重要展覽:
2018年參加“ARTBANK 意大利《xing療法》展” (意大利科爾基亞諾米格畫廊) 
2019年參加“中日韓聯展”(韓國首爾)
2019年“新概念藝術展”
2019年“國際邀請展”
2020年舉辦“火日茶 · 朱智罡抽象藝術雙個展”(河南鄭州)
2020年參加“NY20國際駐留:疫見##遇見藝術#展(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
2020年參加“首屆中國藝術家羅馬尼亞展”
2020年參加“中外藝術家作品展”
2020年參加“藝術的力量 · 中國藝術家意大利展”(意大利米蘭國際藝術中心)
2020年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抽象藝術大展”
2020年參加“抽象與創造力 · 2020年第四屆新國際抽象藝術聯展”
2020年參加“3x3格抽象藝術”提名展:記錄和紀念一個時代(Art藝繪)
2020年參加Visual Arts . 中國(特別)大展(Art藝繪)
2020年參加“中國策展人論壇主題展”(河南鄭州)
2021年參加“一路有您”——2021跨年(特別)大展(Art藝繪)
 

 

▲李勇 ·《灰·氤氳》丙烯 · 樹脂 · 油畫 · 100x100cm · 2015
| 作 | 品 | 闡 | 述 |
關于作品《灰》
“灰”不是顏色的定義,是一種中間態,是多重存在的可能性,是中西方文化的探索與延展,是一個自我反思與救贖的過程,是當下藝術語境中的自我定位、身份認證,追求自在的真實。
我通過不同的材料去探索去感知,不是一種確定的界限,是從自然世界轉向了對藝術本質中純粹形式和可視的空間的表達,可能是一種抽象的視覺形式結構,人類要重新審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系統,探索協同進化的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或“偶爾荒誕”或“自由選擇”力圖通過對某些外部表現的觀察和分析來了解的內部存在。
“灰”可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從思考視覺出發,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大自然,“心源”是本體內心的感悟,自然的美并不能夠等同于藝術的美,對于客觀事物的這一轉化過程,內在思考是基于堅持藝術與現實關系之上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地重啟自己,不是再現模仿,而是更重視主體的思考與表現,是主體與客體、再現與表現的高度統一,所謂“自然-釋然-當然-怡然”。
| 藝 | 術 | 家 |
李勇
內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師,內蒙古美協綜合材料藝委會研究成員。學習經歷:畢業于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油畫專業本科,天津美術學院研究生同等學歷,內蒙古大學美術學碩士學位,致力于油畫和綜合材料繪畫的美育實踐研究,并在全區美育實踐大賽獲獎。參與多項呼和浩特和北京的藝術交流活動,作品多次公開發表并收藏。
藝術成果:
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百年內蒙古”大型主題油畫、雕塑創作工程作品《黑岱溝露天礦》,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音樂美術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和教師基本功展示大賽獲教師組審美和人文素養展示單項獎 ,獲教師組個人全能獎,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2021年,“灰”李勇作品展,內蒙古工業大學設計學院
2021年,第三屆國際抽象展,北京
2020年,內蒙古草原油畫院第四屆寫生油畫作品展,內蒙古美術館
2020年,內蒙古首屆綜合材料繪畫展,內蒙古美術家協會
2019年,“靚麗北疆、魅力草原”,內蒙古草原油畫院作品展,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
2018年,“周而復始”中央美術學院綜合材料繪畫研究展,藝未來
2018年,中蒙藝術作品展,蒙古國立大學,烏蘭巴托,蒙古
2018年,“多彩中國微型藝術展”,威尼斯摩納哥運河酒店,威尼斯,意大利
2018年,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教師紙本繪本作品展,天津濱海新區美術館
2017年,天美·日新 | 中國高等美術院校基礎教學研討會暨紙本繪畫作品展,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7年,蒼穹之下 · 內蒙古當代藝術展,內蒙古美術家協會
2017年,當代藝術家聯展,藝泰空間,呼和浩特
2017年,中俄當代藝術展,NOVY美術館,圣彼得堡,俄羅斯
2016年,第二屆陜西省現代文化藝術節,陜西省美術博物館,西安
2016年, “重新連線” 歐洲文明與中華文明的對話國際藝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鄂爾多斯,丹麥皇家美術學院,中國、丹麥
2015年,“畫詩李勇個展”,藝泰空間畫廊,呼和浩特
2015年,法國桑麗斯中國藝術特展,皇家園林圣莫里斯古教堂Saint Maurice,Senlis,法國
2015年“里仁為美”——新世紀的文化之源藝術展之全國巡展,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
2015年,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美國肯塔基藝術學院聯展,中國/美國
2015年內蒙古首屆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呼和浩特
2014年, “魅力草原情 · 騰飛中國夢“油畫作品邀請展,捌柒畫廊,呼和浩特
2013年,首屆中國HHHT國際文化藝術產業博覽會
2012年,《無微不至》宋莊微博大展,宋莊美術館,北京
2010年,“印象草原”內蒙古草原油畫院作品展,桂林市美術館,桂林
2007年,內蒙古青年油畫家展覽,銀獎,內蒙古美術家協會
2003年,第三屆中國油畫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2002年,“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北京
2000年,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美術作品展一等獎,內蒙古美術家協會
 

 

▲ 凌軒 ·《Ich》布面油畫 · 皮革 · 200X150cm · 2019


| 作 | 品 | 闡 | 述 |
這張作品,我命名為Ich,是一個德語詞匯,含義是“我”、“自我”和“自身”。
2019年夏,我在柏林到北京的航班上,瞭望舷窗外的西伯利亞凍土,一種深沉的藍色在我心中留下烙印。三個月后,當我面對這張兩米高的畫布審視自己的人生,藍色開始不斷在我腦中重復。藍色從來是一種貫穿我生命體驗而我并不自知的色彩。在故鄉的大部分時間里,在歐洲游歷時的凌晨與午后,在各大美術館或者畫廊的展廳里,藍色于我存在且重要。然而生命體驗中的偶然性不斷發生,它不斷地切割完整的直覺,使之碎片化。我的意志在反抗,努力的使完整的藍在畫布上呈現。
這張作品,是我對自我、童年與經驗的一次追述。被時間簡化的記憶以完整的圖像呈現,然而間歇的細節卻在不斷打擾這種完整性,這是一張以行動為目的的作品,沒有預設,沒有結局,是自我審視與對抗的外在表象。
| 藝 | 術 | 家 |
凌軒
1992年出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2016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大學工業設計系公共藝術方向
2016—2019年旅居德國柏林,從事藝術創作
現生活并工作于北京
展覽經歷
2018年秋于柏林參加群展Kunstausstellung Julius-Liebe-Brueck von Isabella Gabriel Niang
2019年參加中國抽象藝術(濟南)大展

 

 

▲ 劉垚宏 ·《迸發的生命》綜合材料40x50cm2021
| 作 | 品 | 闡 | 述 |
畫,是作者內心的真實寫照,是個性的展示和靈魂的詮釋,我喜歡生命不被束縛、野蠻生長的狀態。
到了一定的年齡才會明白,少就是多,無就是有,失去就是得到。畫畫也是同理。拋棄世俗的眼光、過多的繪畫技巧與認知,才能感悟藝術的真諦,體會最本真的生命,創作出恣意颯爽的作品。
| 藝 | 術 | 家 | 
劉垚宏
現生活居住于北京。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國際當代藝術家聯合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中國意象研究會會員、中國當代女子畫會會員。
展覽情況:
2021年作品《百合》參加不見不散新唯美藝術邀請展·北京上上國際美術館
2021年作品《生命的種子系列》之一參加迎“三八”——河北女畫家藝術作品展·河北群眾藝術館
2020年作品《愛的詮釋》參加金九銀十邀請展·北京上上國際美術館
2020年作品《如夢非夢》參加第三屆青島國際當代藝術展·青島當代藝術館
2020作品《生命的種子系列》之二參加她藝術國際交流展·成都天藝美術館
2020年作品《生命的種子》參加北京市人美教材首屆美術教學成果展·北京京帆書畫院
2018年作品《靈魂的振翅》參加與時代悅鑒,都會藝術展·沈陽大都會公元
2017年作品《荷塘月色》參加喜渡倉合藝術空間開幕聯展·沈陽喜渡倉合
 

延伸閱讀
首屆“中國 · 山西抽象”展在大同源美術館開幕
首屆“中國 · 遼寧抽象”展
Abstract . 首屆“中國 · 廣東抽象”展
Abstract . 首屆“中國 · 陜西抽象”展
Abstract . 首屆“中國 · 甘肅抽象”展

分享到:
標簽:內蒙古 中國 抽象 Abstract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